English


守住心中的“诗和远方”

2017-02-12 16:05 来源:河南日报  我有话说
2017-02-12 16:05:53来源:河南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冯军福

  近日,央视强档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引来好评如潮。年仅16岁的才女武亦姝凭借出色表现最终获得冠军,更在网上“圈粉”无数。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孩童,吟诵的是千古诗句,展现的却是百态人生。

  能背两千首诗词,又能写得一手好字的武亦姝,让网友感叹“满足了自己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患有淋巴癌而用诗词慰藉心灵、磨炼意志的普通农民白茹云,更让人们体会到诗词中蕴藏的强大精神力量。古老的诗词歌赋,在这些选手的吟诵下再度焕发青春活力,原本以为曲高和寡的冷门节目,在春节期间却成为荧屏的一股清流,受到观众热捧。这种“古树开花”、冷门热销式的收视现象背后,透露出观众的品位升级和制作方的理念转型。

  从观众的立场来说,放眼荧屏,我们看惯了那些粗制滥造的“神剧”、明星云集的“大片”。从不断翻拍到不断模仿,高度雷同的节目内容让观者审美或审丑疲劳,套路满满的座上嘉宾让人们感觉诚意缺乏。《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一改过去“一笑二闹三唱四跳”的庸俗套路,既让人惊叹折服,也让人泪流满面,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的创新融合,让“有意义”变得“有意思”,让“有文化”不失“有趣味”。

  但真正让节目走红的,还是诗词本身的魅力。诗词歌赋是人们表达情感最古老的方式,也是我泱泱大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但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快餐文化盛行,如今能静下心来读诗、写诗的人又有多少呢?纵览网络,吐槽谩骂的比比皆是,以文会友的却少之又少;评价个人,颜值体型至关重要,文化内涵反而无足轻重;步入书店,职场成功学成为畅销书,古典诗词文却被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下,语文老师经常被问道:高考诗词默写一共才6分,凭什么要我背那么多古诗文?

  这样的浮于表面、功利先行,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一片“诗心”,或者缺乏文化基因。相反,灿若星汉的诗人景象人人神往,咿呀学诗是我们的共同记忆。诗词大会的走红,恰好说明每个人心中都有“诗和远方”,都想亲近这一传统文化。而现代社会的浮躁情绪,也急需诗词这股清新之风来涤荡。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如何使诗词大会掀起的这股风潮更加持久?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制度层面出发,要求把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力求让传统文化绽放新的光彩。政策春风下,但愿诗词热潮能一路火下去,越来越多人能出口成章、谦逊有礼,牢牢守住心中的“诗和远方”。(冯军福)

[责任编辑:刘冰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