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一川:文化自信需尊重中国现代型艺术

2017-03-02 17:46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7-03-02 17:46:30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责任编辑:李姝昱

  第二种,倚靠网络的艺术,我称之为倚网型艺术。在当前社会公共领域中产生最有力影响的就该是它们了。它们通常倚靠互联网上的超高人气而形成最初的公共影响力,再以团队协作或产业运作方式,紧密倚靠互联网平台而展开第二度、第三度或更多的改编、生产、营销等环节。近年产生影响的《小时代》系列、《煎饼侠》、《捉妖记》、《夏洛特烦恼》、《寻龙诀》、《美人鱼》等影片,以及《伪装者》、《琅琊榜》、《芈月传》等电视剧,以及《匆匆那年》、《太子妃升职记》、《灵魂摆渡》、《盗墓笔记》等网剧,都带有这样的特点。

  这类艺术之所以热起来,有多方面的原因,这里只谈与互联网关系密切的几点。首先,网作热销。这类艺术的创作或生产的焦点都集中在网络人气作品的再生产上:某作品在网上赢得人气,就可被高度关注,从而随即被改编为其他门类艺术。为人熟知的一个例子是“筷子兄弟”组合。其次,网络众筹已成为近年流行的艺术投资新渠道。它不仅可以吸纳诸如BAT一类大型互联网产业投资,而且还可以汇集众多网络投资人的资金,共同用于艺术品制作。再次,新媒体营销。随着近年来一批新媒体营销公司崛起,越来越多的电影和电视剧都倚靠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去实现营销。正是借助于互联网对电脑和手机的作用力,它们的日常热销成为现实。最后,随着倚靠互联网的热销的实现,这类作品必然同时呈现出作品意义层面的平面化喜剧特点。这是从《人在囧途之泰囧》到《心花路放》、《港囧》、《煎饼侠》和《夏洛特烦恼》等影片所一直采取的美学策略。

  倚网型艺术正在塑造网民心理,这代人成长起来以后,他们的趣味、人生态度、个性气质等,还会同老一代一样吗?不会的。想想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有一位游泳队员所说的“用尽洪荒之力”的话吧,在她内心,涌动的想必是《花千骨》、《鬼吹灯》、《盗墓笔记》等IP艺术品的人物形象、故事及其所代表的审美趣味,而不再是传统艺术形式了。那么,如何在今天文化自信的建设中,认识这些青少年网民或网生代的新状况并加以必要引导?我想,这是艺术界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拒绝他们的符号体系,就会形成自说自话的困窘;反之,也不能任由其率性而为,而需要理解和疏导。

  第三种是疏网型艺术,就是依然按照传统方式去创作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品。他们不得不承受网络对他们的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处在上述两种情形之外的疏网型艺术,可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似乎被冷却在一种相对寂寞的境地,与网络型艺术和倚网型艺术的热火相比而形成截然反差。这类疏网型艺术总是在与互联网平台保持必要距离的情况下从事艺术创作、生产、营销及消费的。它们中虽然既可包括产业型、团队型艺术,也可包括个人型创作,但毕竟多是按照传统美学规范去运行,与网民群体趣味存在较大的距离,甚至构成对网民趣味的大拒绝。当然,它们也可以在被加以数字化处理后放到互联网上供观众鉴赏,复制、转载、鉴赏、评论等,获得更为广大的受众群,但这些不能对其本身的语言和意义系统施加根本性影响。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小说,部分坚持艺术理想而又低票房的影片如《一九四二》、《黄金时代》、《刺客聂隐娘》等正是如此。刚刚去世的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可以被上网、被改编成舞台剧、电影和电视剧等多种其他艺术门类,但无法改变其作为疏网型艺术的本性。今天,无论如何,人们都已经离不开网络,不能无视互联网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作家、艺术家如何还能坚守在自己的书斋、画室里潜心创作?还能够按照原有的那种方式创作吗?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如果上述三种艺术活动形态的划分有其合理处,那么可以看到,当前中国艺术呈现出近网热而远网冷的结构性特点。当前和中国未来的艺术向何处去呢?我想:生活在变,艺术也在变,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和艺术都不可能有不变的永恒物,而是时时处在运动和变化的激流之中。

  这里面有两方面情况值得注意。一方面,网络型艺术中有可能自动分离出能够挑战自我或拆解自我的异己力量,也就是有可能出现向网络型艺术自身的浅俗化、平面化或娱乐化趋向开战的力量,结果是形成新的网络型艺术(趋向)。另一方面,疏网型艺术也应当已经和正在自动地分离出两种或多种美学力量:一种甘愿这种“冷寂”的命运持续,以便可以不受现实功利干扰地继续从事自身的精英艺术,把对现实人生的深度体验和个性化建构提升到历史需要的新高度,引领当今艺术与文化发展的脚步。例如,那些通常的高雅艺术如长篇小说、文化散文、音乐剧、话剧、舞剧等样式,或许正可以在冷寂中获得沉潜入生活的纵深处采撷并孕育硕果的良机;另一种在于甘冒美学风险地挺身打入网络型艺术或倚网型艺术的内部,从中提炼、抢救或挖掘出可以缝合或融合进当今世界艺术文化水准的因子来。这样两方面或更多方面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当前的三种艺术形态格局发生一些变化。

  面对这三种艺术形态,我觉得,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创造符合现代型艺术样式的新的艺术形态,在民族的、传统的宝贵艺术遗产当中,适应当代网民趣味的变化,但是也要坚定不移地输入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价值体系,并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将其传承下去。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就是把传统与现代兼顾得很好的范例,该剧是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它将喜剧场面和悲剧场面交错在一起,既能满足时尚趣味,又能满足对悲剧的严肃性思考,形式是流行的、时尚的,意义又是崇高的、感人肺腑的。影视作品的受众很广,很多艺术都不能够像电影和电视剧这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公共性,所以我在这里谈论它们多一点。花大力气通过影视作品去增强文化自信,似乎需要予以更多的重视。当然,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和设计等艺术门类也应当在当前文化自信建设中起到自身的应有作用。

  归结起来,我认为,中国艺术界在当前文化自信的建设中应当起到审美中介的作用,应当重点通过承认现代型艺术的审美品质和文化地位、创造现代型艺术的新圆环而为中国人文化自信素养的养成尽到自己的职责。

[责任编辑:李姝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