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代文论发展需要强化学派意识

2017-03-30 19: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03-30 19:38:03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责任编辑:贺梓秋

  作者:金永兵

  中国的文学理论需要创新和突破,尤其是在西方文论强势话语的压力之下,如何创造具有中国气派或者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是近代以来几代学人的内在焦虑。当代文学理论良性发展和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拥有一个丰富的多样化的理论生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不断地进行着增量式发展,呈现出与世界文学理论特别是欧美文学理论的基本同步性。但是,西方文学理论生态的丰富性没有也不可能直接被我国所移植,我国学界的情况常常是一段时期内什么热闹、什么样的文章好发表便研究什么,缺乏清醒的理论自觉性和学派建设意识。诚如有的论者所言:“中国文学理论的演进,是一种纯理论体系的演进,在对照西方时,成了‘一条线演进’;西方文学理论的演进,是两条线,一是文学理论体系的演进,二是文学理论流派的演进,而越到后来,流派理论的演进越占上风。”因此,中国除了随社会转变而来的文学理论转变之外,文学理论的演进是缓慢的,因为中国没有流派理论。这种看法的背后,折射出文学理论流派的重要意义,即它不仅可以呈现多元的视角、多样的方法、各异的观念见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术共同体内部不同学派之间坦诚的学术批评、质疑与对话,可以形成健康的学术生态和理论成长的良性机制,形成文学理论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文学理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径,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的方面。

  理论学派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对已有理论资源和文化传统的深入挖掘、梳理,需要学界对此形成共识并积极培养。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对现代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的变迁进行大致的梳理、反思、比较与筛选,勾勒出这些年来文学理论演化的大致脉络,努力总结出初步的文学理论的学派萌芽与雏形,同时查检出它们实际存在的诸种状况和问题,为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提供富有生命力的历史资源。纵观近30年我国文学理论的演化历程,应该说,文学理论的研究主力阵容已经大致形成了各自理论相对明晰的哲学基础、逻辑起点、核心理念、学理构架、概念范畴体系、价值取向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内在的连贯性、整体性和完备性,在特定层面也已基本能够实现自圆其说、自我确证。

  当我们感慨西方文学理论在20世纪形成理论丛林的繁华与多样的时候,也可以窥见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在理论学派建设方面呈现出来的可喜局面。粗略梳理,至少可以见到:有学者大力张扬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唯物史观传统;有学者强调对文学理论的反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入开掘,在文学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中建设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力求使文学理论成为一门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有学者主张建立“宏观文艺学”,即在文学理论研究的领域内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坐标,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考察、剖析、综合各种文学理论的观念、价值取向、研究体系和流派框架;有学者注重吸收康德美学思想以及王国维文学研究的审美传统,将“审美”“审美意识”等作为理论的核心范畴或者关键词,主张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有学者在国际生态理论潮流中从生态角度对文艺学进行研究,建构“生态文艺学”,等等。这些,都可看作是我国文学理论出现的学派“萌芽”与“雏形”。

  这里强调“学派”只是作为“萌芽”“雏形”而存在,是因为: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探索与论辩,文学理论的研究主力已经大致确立了自己理论的立足点、学理构建的总体方向和方位。在文学理论界主要几家的论辩中,各学派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基本雏形;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完整理论学派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反复的理论确认与体系建构,需要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实现自身的确证和完善,并需要时代的最终认可。所以说,目前的文学理论流派建设,只是一个起步,一个开端,一个萌芽的季节。再者,从现实状况来看,几种主要的文学理论见解,虽然观点鲜明、态度坚定,但参与争辩的论者,往往自己并没有建设理论学派的明确意识。也就是说,各个论辩方对于自身呼之欲出的学派雏形,并没有自觉的认定。理论学派意识的萌生和学派雏形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时期我国文学理论的进展。

  大力强化学派意识,不断加强学派研究,是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境遇的迫切需要。学派研究可以呈现出当代文学理论及其主要理论家思想的主导性,洗涤掉其思想的权宜性和面对急剧更迭的理论现实所产生的驳杂性;学派研究可以显示出“中国问题”,因为“中国问题”不仅仅只存在于现实中,更呈现于理论家的理论思考和归纳中,30年来中国文学及其理论的真问题到底是哪些,为何产生,如何解答,可以从学派的分合演化中获得启示;学派研究可以标示当代文学理论的走向,考察中国当代文论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而这个趋势就确定了理论“接着讲”的基本方面;学派研究可以显示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因为这30年是接受多重文论资源滋养的30年,也是自觉追求当代本土文论话语建构的30年。中国当代文论家在中西对话、古今对话中所呈现出来的群体性特征,让我们可以切实地触摸“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之所在,而不是再作天马行空的玄想。

  缺乏理论学派的文学理论,是缺乏锐气与朝气的文学理论,很容易走向僵化与板结。因此,对于已经出现的文学理论学派意识和学派萌芽,学界尽管可以有各种不同归纳和总结,但是,对此,我们必须着力加以保护,加以发扬,努力促使其健康地生长、壮大。如果文学理论流派发达起来,那么,它将会在学科建构、理论拓展、人才培养等诸多层面,大大改变我国文学理论的格局、面貌和发展态势。(金永兵)

[责任编辑:贺梓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