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戉与天戉:中国之美的起源及特色(下)

2017-06-06 11:35 来源:《探索与争鸣》 
2017-06-06 11:35:38来源:《探索与争鸣》作者:责任编辑:贺梓秋

  北斗的帝星功能与天戉

  不从天相与天戉相关的天相资料,而从天相的整体结构进入天戉,这样做看似远离了主题,其实以一种通过揭示中国天文学特质的方式而更接近了主题。而且,中国天文学的特质与中国文化的整体特质紧密相关,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中国文化的整体特质,使王戉与天戉的对应得以出现,又使戉在王上和在天上都从核心象征隐退出去。与中国文化特质相对应的中国天文的特质是怎样的呢?围绕天戉的揭秘来讲,包括着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天北极与北极星的关系,二是北极星与北斗星的关系,三是北斗星与四方之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关系,四是北斗与南斗和勾斗(勾陈六星)的关系,五是斗的三大名称(斗、车、钺)之间的关系,六是作为北极、北斗以及所关联整个天象而来的璇玑玉衡的名称与内容的关系,七是斗与金面四目的魁星罡星的关系。以上七点弄清了,远古的天戉如何进入中心而又如何转换为其他形式就会透露出来。此节先讲前五点,后两点下节讲。前五点呈现了:北斗如何在天相整体的复杂性中,成为帝星主要象征的天钺。

  第一,天北极与北极星的关系。李约琴、郑文光等中外学者皆讲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不同于西方天文学的特点,是各种天文观测最后汇集综合为以天北极和拱极星为中心而展开的整个天相体系。在北纬地区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天北极构成了天的中心,日月星都围绕着它运转。离北天极稍远的四方星相,如后来命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二十八宿以及四象之外的星群,在一年的季节运转中有出有没,形成出没星区,在北纬36度左右的黄河流域,高出地面36度的北天极和以这一度数为半径形成的圆形天区的星相终年不没,形成常显星区。这样中国的天相就由北极、常显星区和出没星区形成天相整体的基本结构。在这一整体结构中,天北极是中心,控制着两大星区中所有星辰的运转。北天极只是一个天文空间,处于这一空间点的星成为北极星。在远古时代,由东西南北各族群形成出现了统领四方之“王”的最初中国之时,北极星就成了统领四方众星的天帝。可以说,一方面,北极星成为天帝是与地上形成了中国和中国之王成为天下之王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地上中国的形成和天下之王的形成,又是由天上北极星的唯一性和中央性而造就的。理解这一天地之间和天人之间的互动,是理解远古中国形成的关键。然而,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岁差,占据和靠近北极的星在时间中变化着。陈遵妫计算出了从约5000年到约3000年前占据或最接近天北极的星有:右枢(前2824年)、天乙(前2608年,五帝时代)、太乙(前2263年,尧时代)、少尉(前1357年,殷商时代)、帝(前1097年,周公时代)。⑧天北极不变而北极星会变的天相事实,对中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文化从远古开始就是擅于保持、继承、发展传统的文化,对北极星的变化的思考,既凝结为后来的道的以无为本和有无相生的思想,又对应着后来王无常位,有德居之的思想。从星相的名称看,右枢、天乙、太乙、帝,都应成为过北极天帝,而少尉或者未曾做过,或者做的时间短而被后来的角色完全掩盖了。因此,北极、北辰、极星、天极、太一、天一、天心、天枢、天帝等在词义上很多时候都是可以互换的,因为其都扮演过相同的天帝功能。不管怎样,极星(天帝)的存在和极星(帝)与北极(道)的微妙关系,构成了中国思想特质之如是形成与多样演化的天相基础。

  第二,北极星和北斗星的关系。中国的星相是由北极星、恒显星区、出没星区为结构的整体。北极星为中心控制着整个恒显星区和出没星区。随着地上中央王朝的形成,天上的恒显星区成为了北极天帝所居住的中宫即紫宫(后来扩展为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从空间的静态上讲,紫宫的中心是极星,控制整个天相,从动态上讲是北斗,极星通过北斗来控制整个天相。这样帝星体系有两个关键部分:北极星和北斗星,北极星是北斗星的主宰,北斗星发挥北极星的功能。从星系结构看,北极星、中宫诸星、北斗星,构成一个整体,从功能作用看,北极星和北斗星构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整体皆可以称为北辰。“辰”字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天相甚为重要,主要有二:一是作为重要时点标准星,二是整体的功能—动态。当出现“北极”“北辰”“极星”字样时,内含着运动着的北斗星在其中,当出现“北斗”字样的时候,内含着相对不变的极星和永恒不变的北极在其中。因此,在很多时候,极星(以及北极、北辰、天心、天一、太一)与北斗是可以互换的。极星和北斗之所以可互换,又在于北斗曾经离极星很近,⑨即使没有像冯时极力主张的那样做过极星,也应当是与极星有内在相连乃至一体性的整体。当北斗移到中宫(紫微垣)墙外之后,本有的内在联系使二者仍被视为一体。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更在于北斗的特殊功能。这就与下面一点相关了。

  第三,北斗星与四方之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关系。北斗的重要性在于对于季节的指示功能。在《夏小正》里,有三星最为重要,中央的斗,东方的大火(心宿)和西方的参。《公羊传·昭公十七年》把斗、火、参称为三辰。⑩后来心宿发展为东方的青龙,参宿演进为西方的白虎,6000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墓中,仰卧的男性骨架脚下人骨作斗柄的北斗形象,两旁用蚌壳塑有左青龙右白虎,正是这一发展的形象写照。而北斗无疑与青龙白虎有紧密关联。天相整体的再进一步演进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二十八宿的天相整体,这一新演成的整体同样与北斗紧密相关。在文献上有《鹖冠子·环流》讲的:“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在图像上有曾侯乙漆柜上的天相图:中间是个大的斗字,围绕斗是一圈二十八宿的星名,然后是左青龙右白虎形象,斗字四个延长笔画指向东方的心宿,南方的危宿,西方的觜宿,北方的张宿,突出了北斗与四方星区的互动关系。北斗与极星一体,这一包含斗极在内的北辰,通过两种方式与天上众星发生关系,一是隐形的气,二是可见的星,在这两个方面中,极星都是通过北斗而与四方众星关联起来,在隐的方式中,《春秋·文耀钩》曰:“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含元出气,流精生一也。”《后汉书·李固传》曰:“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御览》卷22引徐整《长历》曰:“北斗当昆仑,气注天下。”在显的方式,极星通过北斗之柄(如《夏小正》等文献,曾侯乙漆柜上的北斗斗柄所指,及现代学人李约瑟、卢央等论著中的图示),指向四方众星,形成中国天相的整体。

[责任编辑:贺梓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