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二胎热”咋办 专家为你“指路”求医快捷道

2017-07-06 11:23 来源:羊城晚报 
2017-07-06 11:23:27来源:羊城晚报作者:责任编辑:李然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中心主任 杨冬梓教授

  二胎政策放开后,羊城各大医院生殖中心人潮涌动,令不少远道而来求治的患者望而却步,有的无奈转而求助地下黑诊所却落个人财两空。如何才能在众多家生殖中心找到一条求医“快捷道”,尽快满足生二胎愿望?如果选择私立生殖辅助医疗机构需要注意什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生殖中心主任杨冬梓教授为你支招。

  A 选“打爆头的热门”医院看过来

  生孩子是双方的事,尤其是想生二胎者,现在想生二胎的人大部分都是七零后、八零后,年纪老大不小,身体或多或少有些问题,这些是否会影响生育?尤其是之前生头胎也需借助生殖辅助技术才能“造人”成功者,更是需要男女双方先检查身体。那究竟需要做些什么检查?该注意哪些检查事项?杨冬梓教授提醒如下:

  1、患者准备:夫妻双方做生育力的评估,先做检查再咨询可省时。评估主要包括夫妻双方是适合自然生育还是需要借助生殖辅助技术。同时要评估妊娠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胎儿畸形发生率,夫妻双方讨论决定是否进行辅助生育。35岁以上的求诊者需要注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情况,因为这个年龄如果有上述问题的话,怀孕后的流产率相对较高。

  建议:除了做生育力评估,还建议做代谢检查,夫妻双方需交代清楚双方家族史。不能只注重生育,而忘记优生优育,不能忽视身体可能带来的潜在遗传病隐患。

  2、首诊不强求非教授不看。

  杨冬梓介绍,在大医院生殖中心,能出门诊的医生都是有资质的,医生都有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不论哪个医生看,流程都相同,因此,患者首诊时挑选医生完全没有必要。目前不少人有从众心理,看见哪位专家“热”就去追哪一位,这样很容易因为挂不上号而耽误时间。

  建议:万一挂不上心仪专家号时,可以先挂其他医生的号,先做检查,同时继续预约心仪专家的号,等检查结果都拿到,这边预约号往往也能等到,这时拿着结果咨询心仪专家,效率会高一些。

  3、确定做试管婴儿后大多数机构不需重新排队。

  杨冬梓介绍,一旦确定要做试管婴儿大多数医院是不需要重新排队的,而且目前对进入试管婴儿周期及准备进入周期的患者医院并不限号。患者只需要根据日期来定治疗时间即可。

  建议:为减少来医院次数,要注意初诊时一次性开好检查单。这样随时可以来医院检查,抽血一般不需空腹。但有几项检查有时间要求需要注意:比如男方查精液,需要提前3—5天禁欲,有的人担心精子质量不好,会提前十多天就禁欲,这样也不合适。女性查卵巢储备功能需要在月经的第1—3天检测才准,有的人输卵管有问题需要做造影检查,检查需要在月经干净后一周内做,了解这些然后照日期来医院做检查,就可以减少误跑的次数。

  B 做试管婴儿,先查查医院或机构有无资质

  杨冬梓认为,现在国家允许专家多点执业,一些私立医疗机构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助孕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医院生殖中心人满为患的“老大难”。但她同时提醒患者,如果选择非公立医院就诊,一定要先判断该医院能不能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有无开展相关业务的资质,对医院和行医的医生资质进行考证后才能做,因为实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生除了要有妇产科证书,还需要有辅助生殖技术培训证书。此外,因为生殖中心对胚胎的培养环境,包括温度、温度都有严格要求,场地合不合要求,有无定期的空气细菌培养、每天胚胎培养室有无温度、湿度监控。环境是否达到辅助生殖技术所要求的环境,这些都关系到“造人”成功与否。一旦选择不当,可能破了财而且“造人”不成功,甚至给身心带来永久创伤。

  杨冬梓特别提醒,有些不合规的地下诊所为了增加患者的成功率,会不顾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用加大促排药物的剂量、增加胚胎移植的数目等方式达到提高成功率,但是这对患者来说风险极大。过大的药物剂量会使患者卵巢过度刺激,进而引起患者腹水、胸水甚至威胁生命;增加胚胎移植术所带来的双胞胎、多胞胎问题,疤痕妊娠甚至可致子宫破裂危及母子生命。近年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已经“接手尾”收治了不少出现上述问题的患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对开展试管婴儿服务的资质是按照相关要求有专门的评审,条件具备评审合格才能“开门收客”。据广东省卫计委官网公布的文件,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广东省共有53家机构可以开展相关服务,但这53家机构开展的业务项目是有区别的,有一些机构只能开展部分技术业务阶段,有的刚刚起步属于试运营阶段。(详见省卫计委网站公布名单)

  建议:地下黑诊所千万不能去。要谨慎对待某些医院或机构“有求必应”的许诺,因为辅助性生殖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的。(记者陈映平实习生 陈雪雁 通讯员 王海芳)

[责任编辑:李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