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奕(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
童年时,我生活在安徽一个没什么人知道的小地方,外婆家的门前是一座大山,高得遥不可及。
我的乐园在外婆家旁边一连串的小山丘上,那里是一片接一片的茶园,未曾修剪过的茶树,在那里自由生长。
每年的清明后,这茶园里就会挤满了村子里的人,大人摘茶叶,而我只负责找覆盆子吃,红色的汁水粘在肉嘟嘟的小手上,而甜美的滋味真是沁人心脾。有时也会认真地与小伙伴们摘一摘茶叶,两叶一芯,不多不少,摘上一竹篮带回家给外婆炒制,或者卖到马路对面收茶的工厂,换几块零用钱。
新鲜的茶叶不能受到挤压,要松软地趴在竹篮里透气,等到拎回家后,就铺开来,把混进去的老叶子或者其他一些植物的叶子拣出来。厨房里那口大铁锅被洗得干干净净,不带一点油水,底下的柴火也烧到热度适中,外公把带着嫩绿光泽的茶叶倒进锅里,用他起满茧子的大手不断翻动,茶叶在一次又一次地起落中蜷缩在一起,渐渐变成墨绿色。那时觉得外公特别厉害,竟然可以徒手入锅不怕烫。
炒好的茶叶放在特制的盆子里,底下架着火盆,烘上一晚上,第二天茶叶也就可以封进罐子里了。
听起来好像并不难的样子,但这熟练的手法,娴熟的火候,恰到好处的起锅,大概都是外公一年又一年积攒下来的经验。
每天闻着茶的香气,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喜欢山间的风迎面吹向我,喜欢小河里流淌的水漫过我的脚丫,喜欢山丘上那又小又酸的山楂,喜欢后院里等了一年的青李,早晨有带着茶香的露水,晚上有漫天的星辰。最喜欢的是那白色的画着代表吉祥图案的大茶壶里,喝不完的茶水,小时候根本提不动那大茶壶,只能让茶壶的一边抵着桌子,然后慢慢把茶壶放斜。我喜欢喝泡到中午的茶,那时已经换了
几遍水,味道不浓不淡,我最喜欢。这茶在我的童年里是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它几乎每天一成不变地在那里泡着,又仿佛千变万化。也或许它并没有改变,而我在成长,所以它对于我而言也变了。
大抵是小时候的回忆吧,所以我现在对于爱喝茶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后来有一天,那片承载着我所有乐趣的山丘起了一场大火,那本该满怀生命的绿色突然就变成了死气沉沉的黑色。第二年茶季到来时,我也已经从那里搬走。
我再也没有看过茶季里的外婆家。就像我们再也回不到童年时光里那样。
(指导教师:孟爽)
【获奖理由】
茶的味道,其中就是家乡的味道。本文描写生动,细腻,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炒茶的过程,颇具乡土气息。喝茶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亲情的体验,乡情的享受。因为那是童年的回忆,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有淡淡的忧伤,有浓浓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