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饿了?这道北京名菜的魅力却不止于此

2017-12-19 09:49 来源:光明网 
2017-12-19 09:49:20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赵艳艳

  尚未出炉已飘香,三分已醉味芬芳,入口爽脆沁肺腑,食过多时留余香。

  烤鸭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光明网、咪咕文化联合主办的“致 非遗 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带你去探访北京便宜坊焖炉烤鸭制作技艺。

  烤鸭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各地烤鸭的方式都大不一样。北京烤鸭始于明朝南京的金陵烤鸭,据说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吃起来满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宫廷取名为“烤鸭”。

  橘黄色的鸭皮里包着外脆内嫩的鸭肉,令人垂涎三尺。裹上葱白、沾上甜酱吃更是满口留香,那滋味真是异常鲜美。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便将南京的烤鸭师傅也带了过来。

  北京烤鸭主要分为挂炉烤鸭及焖炉烤鸭两大门派。一派是全聚德的挂炉烤鸭,以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烤制时无烟底火旺,掌炉者的技术在于不时要用挑杆调换鸭的位置使其受热均匀,才可令烤出的鸭子外观饱满,皮脆肉嫩,烤鸭出炉端到桌上时仍带有一股果木清香。

  另一派是以便宜坊为代表的焖炉烤鸭,便宜坊源于明永乐14年(公元1416年),由一南方人在北京米市胡同创办,开始以经营烧鸭和桶子鸡为主。其匾额为明代名士杨继盛所题。

  已有600年以上历史的焖炉烤鸭是利用地炉,以“暗火”将鸭烤熟,接近南方的烧鹅做法,特点是控制整体的温度将鸭子在不见明火下仍可处理到外脆肉嫩,完美呈上。由于“不见明火”,所以干净卫生,对环境污染小,被称为“绿色烤鸭”。

  2008年,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南宋既有了“焖炉烤鸭”。而元代古籍《饮膳正要》里,也对“焖炉烤鸭”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描述。

  焖炉烤制技艺是古老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在中国源远流长,远在商代就有了一种叫“坩锅”的器皿,可以说是“焖炉”的雏形。

  所谓“焖炉”,《营造法式》中解释为:用砖直接在地上起炉,有一立方米左右。砖为特制,可耐火调温。烤鸭不直接和明火接触,炉子里有很多“秘密”。便宜坊的每一块炉门老砖都是秘制的,温度高时能够吸收热量;温度低时则可释放热量。

  焖烤鸭子之前,先将秫秸等放进炉内点燃,使炉膛升高一定温度,再将其灭掉,然后将鸭坯放在炉中铁罩上,关上炉门用暗火烤制。烤好的鸭子成品呈枣红色,外皮油亮酥脆,肉质洁白、细嫩,口味鲜美。

  用于烤鸭的鸭子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传统的北京烤鸭用的是“北京填鸭”,大块头,肌肉丰满,背宽而长,肥瘦分明。上好的烤鸭鸭龄不能超过三个月,不然太老的鸭子烤出来鸭肉的口感就不好了。

  吃烤鸭也很有讲究,首先要把薄薄的荷叶饼在手掌上摊平,放上一片鸭肉,然后再用大葱去蘸甜面酱,这样一来,肉就不会凉得太快。葱蘸完甜面酱之后,把酱多的一面朝向手掌心放着,再来一片肉,将葱盖起来。

  最后在叠饼的时候,把底下的饼向上折,把厚的地方往薄的地方翻过来卷,这样厚薄均匀口感上就会提升,慢慢地卷紧,这样底下的酱就会往上升。吃完之后,再吃一口黄瓜,清清口,再吃下一个,会觉得没那么油腻。

  近六百年来,便宜坊独树一帜的焖炉烤鸭吸引着四方食客。2005年,便宜坊根据现代人们追新求异的饮食要求,创新推出了“花香酥”和“蔬香酥”烤鸭,其中“蔬香酥”烤鸭在2005年第6届国际美食节上获餐饮最高奖项--金鼎奖。由于烤鸭大师极少,远不能满足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白永明,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起,师从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传承人唐春姿。

  依便宜坊的讲究,褪鸭毛一定要用58摄氏度的水,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而那时的店里还没有温度表,屠宰褪鸭毛时的水温全是用手试出来的。“手摸三下,第四下不敢摸了,温度就到了。”为了练习准确拿捏水的温度,白永明的手几乎每天被烫掉皮。

  作为第20代传承人,白永明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培养一支专业队伍,使百年焖炉技艺后继有人。保护现有技艺,防止侵权行为,传承创造新技法。

  他说:“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但作为传承人,有责任做好这些工作,让焖炉烤鸭的辉煌延续下去,代代相传。”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凌之然 图片拍摄:王树平

[责任编辑:赵艳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