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7日,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治理体系”在成都开幕,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李佳林在主题为“智能互联时代的公共治理”的分论坛上发言。现将发言实录整理如下,与读者分享。
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李佳林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可以代表成都市新经济委参加本次论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是清华大学联系地方政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理论创新的研讨平台和品牌活动。今年的论坛在成都举行,很多知名的专家大咖汇聚蓉城,为成都带来思想的盛宴,也将帮助成都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做得更好。所以作为一名在成都工作的清华毕业生,我要感谢母校,感谢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把本次论坛放在成都举办。
我猜大家首先可能会关注到我所在的部门的名称——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大家可能会想知道这个部门究竟是干什么的。虽然我也还在思考这个问题(笑),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是成都市为了当前发展需要而专门成立的一个市政府组成部门,其职责简单来说就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并以此推动城市战略转型、重塑城市竞争优势,这在全国是最领先的,甚至独一无二的。
我们这个分论坛的主题是“智能互联时代的公共治理”,大家可能会想知道这跟发展新经济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我简单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发展新经济?二是为什么是成都?三是我们做了什么?
为什么要发展新经济?
新时代带来新挑战。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正在深刻变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冲击工业革命以来已经成型的经济、社会、政府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从新技术内在的安全和隐私,到新业态对传统利益格局的改变和重组,再到新模式监管的滞后和空白,传统治理方式、治理手段已难以为继。
新治理呼唤新经济。新挑战急需治理机制变革,必须深刻洞悉经济新趋势、社会新变化、治理新难题,转变治理思维、创新治理体系、完善治理规则,才能有效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和战略主动。
新经济赋能新治理。利用新技术手段和借鉴新经济内生规则提升治理水平,将有力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新经济发展需要包容审慎态度,也为新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推动政府职能随新经济变化而变化,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
为什么是成都?
成都应时而谋、顺势而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坚持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的重大抉择,作为重塑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
成都,拥有创新创造的文化基因。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领跑新经济关键因素。绵延千年的文化滋养,孕育出了成都以创新为魂、以创造为本的文化内核,从世界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的修建,到和宋代纸币“交子”的发行;从新中国第一支股票“蜀都大厦”的发行,到国际“双创”指数的发布;从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盈创动力”的建立,到天府新区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新经济产业载体的顺利诞生,彰显出成都人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度、包容度。成都拥有56所高等院校、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国家级重点学科超过60个,国家级科研机构30余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50个,也为成都创新创造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人才优势。
成都,拥有系统完整的产业体系。我们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加快培育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提升先进制造产业能级,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质量提升,培育会展、金融、物流、文旅、生活服务5个千亿级产业;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建起“5+5+1”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高水平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引导产业错位协同布局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精准落地。
成都,拥有对外开放的时代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使成都由第一轮开放的内陆腹地跃升为第二轮开放的战略前沿。我们坚持在国家战略和世界城市体系中谋篇布局,立足作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以通道建设塑造开放格局,蓉欧班列年度开行列数及累计开行总量继续位居中国第一,通达24个海外城市,2018年共开行国际班列2619列,占中国中欧班列总数25%,成为泛欧泛亚重要的铁路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开通国际航线116条,成为国内航空第四城,迈入世界机场26强。我们正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新机场,构建1.5亿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一市两场”国际航空枢纽。
成都,拥有美丽宜居的城市特质。我们启动全长1.7万公里的世界最长天府绿道慢行系统和世界最大总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这两个最大绿色发展工程,就是要营造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公园城市,将极大地造福成都人民,吸引每一个愿意在中国发展的新市民。我们着力打响“成都休闲、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四大品牌,努力提高商业资源集聚度和生活方式多样性。成都突出的创新创业环境优势、人才可获取优势、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城市宜居宜业优势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做了什么?
成都积极顺应新时代拥抱新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努力让新经济真正成为培育新动能的主要支撑、推动治理方式变革的引领力量。
(一)明确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基本路径是:坚持以新技术为驱动,聚焦前沿技术,打破转化壁垒,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坚持以新组织为主体,推动各类创新组织、创新企业迅速成长,培育扶持一批独角兽企业,聚集一批新经济领域高端领军人才。坚持以新产业为支撑,顺应新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一批新经济聚集区。坚持以新业态为引擎,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精准医疗、互联网教育、IP经济等新业态。坚持以新模式为突破,加速发展平台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引入共享经济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五新”之中,新经济因新技术而衍生,是基础、是驱动力量,具体表现为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五新”共同构成集成、协调、系统的新经济发展路径。
(二)加快构建新经济产业体系。新经济具有聚合共享、跨界融合、快速迭代、高速增长的特征,在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内涵。我们从高质量发展认识、产业发展基础、未来方向判断,明确了成都聚焦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形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按照产业生态圈理念,打破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界限,建设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娱乐、新文创、大健康、新金融七大产业核心区,区(市)县依托产业功能区确定本地新经济布局,构建起新经济发展“7+N”空间版图。我们着力构建支持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围绕“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出台新经济发展18条政策措施,向市场主体精准推送政策福利包。我们实施新经济梯度培育和双百工程,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全环节不同痛点、不同需求,分层分级对新经济企业给予人才、融资、技术创新、上市、品牌宣传等差异化支持,打造独角兽或行业领军企业、准独角兽、种子企业的新经济企业梯队。
(三)着力培育新经济产业生态。围绕人才、技术、资本、数据、场景等新经济要素出台各类专项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最直接的要素支撑。在人才要素方面,实施“精准引才计划”,发布成都人才白皮书,打造“黄金眼”全球人才搜索系统2.0版,人才新政12条发布后已吸引近30万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到成都落户。在技术要素方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在资本要素方面,实施“上市倍增行动计划”,在蓉办公的私募机构数达498家,基金实际管理规模超过2500亿元,设立2亿元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构建涵盖企业发展初创、成长、爆发阶段全过程的融资服务体系。在数据要素方面,实施“数据大会战”,优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建设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平台,建立城市网络理政中心,推进政府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有序开放。在场景要素方面,实施应用场景供给计划,在全国首创“城市机会清单”机制,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公园城市等新经济应用场景,全面梳理并向全社会发布两批次《城市机会清单》,共发布12大类1214条供需信息,将新经济与城市发展需求有机链接,为全球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提供在蓉发展的入口和机会。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本次论坛既是思想激荡的舞台、又是互动合作的平台。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专家、校友走进成都、了解成都、感知成都,沉浸式体验成都以新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效能治理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热切期望各位专家、校友把更好的技术引入成都,把更好的项目布局成都,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成都,与蓉城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我们衷心希望成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治理体系的探索实践,能够为各位专家的理论创新提供研究素材,为解决发展问题贡献成都智慧、提供成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