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近几年,随着地下水开采过度和污染严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因为地下水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联系,许多人没有保护地下水的意识。这也使得地下水危机越来越严重。  
 焦点报道
  近两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更加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政策。去年1月,省人大修订发布了《地下水保护条例》,明确了地下水保护政策,在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和地表水能满足需求区域,除消防、抗旱应急取水外,禁止新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和新增取水指标,已有的全部限期封闭。
  北京拟2014年长江水进京后加大地下水回灌力度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北京拟计划在2014年南水北调"长江水"进京后,加大回灌地下水力度。初步计划,将在自然渗透的基础上,采取人工回灌方式涵养地下水,实现北京地下水的补采平衡。
    北京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坊间有一个说法,北京十多年来超采的地下水已经超过了56亿立方米,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一组数据显示,北京去年用水36亿立方米,其中20多亿立方米来自于地下水,剩下10多亿立方米才为地表水。
    现在北京地下水水位已经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已经形成了2650平方公里的沉降区。  现在北京城区和郊区大概有1万多口自备井,现在自备井也存在着水质恶化,出水率降低等问题。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从2014年长江水进京开始,北京会利用3-5年时间用长江水替换下城区大概是800多个自备井,这些自备井一旦关闭,市民也会感觉到水质的提高,但到底每年能替换多少自备井还要看长江水的来水量。 【详细】
  水资源短缺成可持续发展瓶颈 专家吁关注水足迹
  
 地下水污染
  2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新韩村东南角的村民朱和星家。朱和星说,家里的井有三四十米深,平时洗刷用水全靠这口井。但是从去年12月开始,井水突然变黑,就像墨水一样,并且气味刺鼻,喝起来发苦。
  全国政协委员雷后兴:地下水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
  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专家调查,全国90%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全国政协委员雷后兴认为,当前一些地区由于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污液以及化肥、农药等渗漏渗透,已经造成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态势,地下水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
    雷后兴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展核心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已经很差。北方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使当地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更加严重,特别是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的不断恶化,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已达到50多种。 【详细】
  台环保署称桃园机场地下水含致癌物 超标102倍
  
 地面沉降
  北京地下水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已形成了2650平方公里的沉降区。
    1972年北京遭遇大旱,随后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至2000年前后,北京市共打生活井1万多眼,工业用井近5000眼。至上世纪90年代,北京地下水超过地表水,成为市民生活主要水源。到2008年,地下水约占北京市用水量的65%,平均每年地下水开采量维持在25亿立方米以上。
  中国第一高楼地面出现裂缝
  看着非常棒的中国第一高楼,地面上出现了裂缝。而这道裂缝和地面沉降之间的关系,也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
    2月20日,央视《新闻1 1》报道称,2月16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照片,显示上海陆家嘴环路,即环球金融中心与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产生地面裂缝,长约七八米,地面已经开始上下错开。
    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有的城市甚至被预言会在几十年后消失。以华北平原为例,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范围,达到6.4万平方公里。 【详细】
  多地超采地下水致地面沉降 专家称不该饮鸩止渴
  辽宁日报:近日,中央电视台报道说我国有50多个城市面临地面沉降的威胁。哪些地区比较严重?
    秦四清:我国地面沉降的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有三大片区,一个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个是华北地区,另外就是陕西和山西的汾渭地区,按面积来说,全国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地区达到7.9万平方公里,我国东、中部地区的上海、天津、北京、江苏、浙江、河北等17个省市,沉降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较严重的城市有上海、天津、台北、苏州、宁波等地。 【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