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乡贤 新乡村

  当前,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外出务工潮波澜壮阔,许多乡村精英流失、人去地荒,中国农村正呈现空壳化。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农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该如何发展,如何治理?千余年的文脉如何接续,传统乡村文化如何重构?

  乡贤,多是饱学之士、贤达之人。重构传统乡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贤。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典型故事 更多»

绍兴乡村治理昔有“枫桥经验”,今有“新乡贤”

  从能人治理到贤人治理再到众人治理,从服务治理到引领治理再到制度治理,从经济治理到社会治理再到文化治理,14日,国内社会治理方面的学者聚会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研讨探索绍兴正在进行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和经验。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绍兴历来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在践行群众路线、推进乡村治理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的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的事迹和绍兴“新乡贤”文化现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杰出院士吴孟超先进事迹成为乡贤好教材

15日,“肝胆春秋——爱党爱国爱民的杰出院士吴孟超先进事迹展”在吴孟超的故乡福建福州开幕,精心布置的展览成为一部乡贤文化的生动教材。本次展览共分“星耀霄汉,感动中国”“追求理想,赤心报国”“游刃肝胆,振兴中华”“薪火传承,英才辈出”“大医至诚,怀德如玉”“情系八闽,造福桑梓”6个篇章,共有128个版面、52件实物、10部专题片,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吴孟超的形象和精神。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告诉记者,92岁的吴孟超院士前几天还在病房、门诊和手术室忙碌,还在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着。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静彦说,吴孟超院士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是目前闽籍最具时代感的模范人物之一。

“编外村官”肖而乾:家乡养育我 一定要回报

一位副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自1995年退休后,卷起铺盖和老伴一起回到山乡老家,挽起裤脚当起了农民。近二十年来,他扎根农村一线,竭尽所能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这位“副县级编外村官”,就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政协原副主席肖而乾。
  涣山村是芦溪县上埠镇的一个小村庄。1995年,“在县里当大官”的肖而乾带着老伴回老家定居的消息让乡亲们大吃一惊:这老倌不在城里享清福,回来作甚?

植物学家蒋高明和他的“弘毅生态农场”

朴实的衣着,黝黑的皮肤,如果不是鼻梁上的眼镜和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很多人会把蒋高明当作沂蒙山区的一位普通农民。
  2005年,身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蒋高明,成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接到聘书的那一刻,蒋高明决定要进行他梦寐以求的生态农业乡村实验:“不能只待在实验室里,必须一竿子插到底,插到村。”

汕头乡贤陈桂洲保护笛套音乐的故事

坐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华信大厦音乐厅里,一曲古朴典雅的传统笛套古乐《闾欢》激荡心神,让人仿若置身于远古时代。演奏者都是潮阳区东信文艺协会的成员,从10岁蒙童到古稀老人,无不倾情演奏。
  初次见到陈桂洲,他的手机铃声响起,是一曲悠扬的潮州音乐。旁边的朋友说,那是他自己拉的,录下来后设置成铃声。陈桂洲是潮阳区东信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但在潮阳,陈桂洲为人所熟知,不是因为他的商业集团,而是因为笛套音乐。

华中科技大学贺雪峰:保护养育乡村精英的土壤

赵华今年6月从石家庄学院毕业了,连续3年为乡亲办“村晚”的他决定和几个同学独立创业,开办一个集实业、互联网、品牌公关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将反哺家乡的形式向经济实体方向延伸。
  赵华虽然只有22岁,但在沧县甚至河北省已是小有名气的人,这是因为自2012年起,他就在家乡沧县赵码头村带领乡亲们办“村晚”,以身边人演身边事,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促进乡风和谐。

陶铁男与袁士畴:做村民和科学家之间的桥梁

接到记者的电话,72岁的陶铁男有些犹豫,甚至不解:“我们只是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再平常不过,不值一提。”
  再三沟通,记者两天后总算在北京市农科院见到了陶铁男,与他在一起的是79岁的袁士畴。他们正计划第二天去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向种植户示范推广名为“京科糯”的玉米品种。
  陶铁男曾任北京市农科院院长,2008年退休。袁士畴是生物学家,1995年退休。下乡推广农业科技,便是他们退休后“愿意做的事”。

郭中一:把小团山还给“失去山林的孩子”

  郭中一是一位名人。在台湾,郭中一作为东吴大学物理学副教授,主讲宇宙学,深受学生欢迎。同时,他又是一个颇为活跃的社会活动家。
  在祖国大陆,郭中一是安徽小团山香草农庄的庄主,生态农业的践行者,同时,又是“中英书院”的主讲人,一位常常讲《诗经》《楚辞》的文化学者。
  在位于安徽肥西县铭传乡的小团山香草农庄简朴自然的室外大厅里,记者见到了郭中一。

退休副司令员李元成当村官的故事

李元成是刘炎村人,该村因抗日将领、原新四军第一师政委刘炎在该村诞生而得名。
  2005年,55岁的深圳警备区副司令员李元成退休回到家乡。桃源县委组织部任命他为刘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退下来的老支书向银甫“扑哧”笑了:“人家大司令,怎会回来当个小村官。”“当,我当。”当晚,李元成在日记中写道:“开辟农村第二战场!”

薛彬和他的胶州乡贤艺术馆

匡源行书轴、高凤翰山水册页、宋孝真竹石图轴……看着眼前一幅幅古人书画,正在青岛胶州市乡贤艺术馆参观的市民王虎十分惊讶:“这个艺术馆收藏了胶州历史上50多位名家的100多幅作品!”
  45岁的薛彬,就是该乡贤艺术馆的馆长。作为土生土长的胶州人,他自小随祖父研习书画、篆刻,后得潍坊陈寿荣老先生等名家指点。20年来,他节衣缩食鉴藏古玩字画,尤其对胶州本土文化名人真迹有一种挚爱。

光明专论 更多»

“新乡贤”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

在当代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乡村社会面临着多重困境:农业易成弱质产业,农民易成弱势群体,农村易成落后地区。如何应对“三农”问题?成功的农村提供了借鉴。光明日报近期推出“新乡贤·新乡村”系列报道,发掘浙江等地“新乡贤”和“乡贤文化”与新乡村建设的新闻故事、新闻人物和新鲜经验,给人们重要启示,值得从历史的深度与现实的高度予以总结、省思和凝练。

钱念孙:营造适宜乡贤成长的生态环境

  中国在绵延数千年的古代社会里,县以下的广阔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简略地说,从县衙到底层民众之间存在的巨大基层权力空间,主要依靠乡贤发挥作用来达到有效填补。

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乡贤”是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按传统的标准是“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是指做事,立言是指做学问。

胡彬彬:村落文化重建,乡贤不能缺席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村落被空置,甚至遭遗弃。同时,交通网络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种种条件,加剧了外部文化渗透农村的速度,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家庭意识淡化,安土重迁的习俗弱化,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面临逐渐消失的危险,可谓是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乡贤回乡,重构传统乡村文化

  当农民奔向城市务工、生活时,他们很快发现,让城市接纳他们是何其之难,要想融入城市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光明日报评论员: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样板

  在这当中,乡村空心化、乡村文化断裂、农村社会治理失效尤其令人忧心。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乡村已经被一路高歌猛进的城镇化抛在了身后,正气喘吁吁地奔跑在它狭长的影子中。

网友评论 更多»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 查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