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不改仗英雄。在“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中国军人不畏强敌、舍生忘死,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如今,这些抗战英雄正在老去,正如那段历史正在远去一样。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兵口述抗战故事,真实还原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向所有抗战老兵致以敬意!
文振亚的四姨之子梁陶与文振亚岳父粟沛胞弟、后来获授大将军衔的粟裕是湖南省立二师的同窗好友。当时,在洪江做民训工作的人数并不多,有陈兴、戴世虎、文振亚、周汝聪、贺琼(女,革命烈士)、杨琼(女)、郭振和(女)、梁慧(女)。
1939年,李书训的老家阜城县井庄村来了一位八路军伤病员,住在了他的家里。李书训早就听说日本鬼子在中国烧杀抢掠,坏事干尽,而八路军专门为民除害。
1922年11月,常端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4年1月,22岁的常端健到太行分区参加八路军,被编到太行七分区一团12连任战士,先后在太行七分区一团八连、司令部特务连、豫西支队特务连、独立师警卫连、十三纵队警卫连等部队任班长、排长等职务。
“抗战方兴竟在盐山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鬲水吊英魂”“断头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饭,奋斗牺牲是抗日的应有精神”,这是1938年,时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肖华在得知杨靖远牺牲后的题词。
在彭雪枫等革命前辈的带领下,部队以灵活多变的战法、神出鬼没的用兵,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在淮阳窦楼打响了抗日东进第一枪,先后转战豫、皖、苏边界和津浦路地区,粉碎了日伪军大规模“扫荡”,在板桥集战斗中开创了我军历史上用机枪击落敌机的光辉范例。
“父亲生前有记日记的习惯,保存下来的有一百多本,这些日记记录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关于抗战的岁月是最精彩的一笔。”每当忆起父亲董其武将军抗战经历,董都祥都会翻出这些字迹已经有点儿模糊的日记。这些日记是董其武弥留之际留给儿子的唯一物品。
武汉胜利街上有一条小路,名为“郝梦龄路”;伏虎山西北侧山腰间,是“郝梦龄烈士墓园”。94岁的郝慧英曾无数次徜徉在郝梦龄路,回忆父亲的音容笑貌,也曾无数次到郝梦龄墓祭奠父亲的英魂。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十字岭殉国。噩耗传出,举国悲愤,朱德总司令含泪写下了这首诗,以纪念左权将军。
周保全:庄稼汉打退日军5次围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