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
|
出生在江汉石油会战“战场”,父母是地道的石油工人;20多岁就掌握了当时只有外国人才会的司钻技术;经常给新来的年轻人推荐《奠基者》、《亮剑》等电视剧;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一年平均只有一个月在家陪伴家人…… 这些元素描述的就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南海2号”钻井平台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郝振山。
在“南海2号”平台上,焊着“战天斗地,与海共舞”几个大字,这是郝振山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扎根海上平台21年的真实写照。在郝振山看来,“战天斗地”是对石油工业优良传统的继承,“与海共舞”则彰显着和谐共赢的海油文化。“我要做传承者,也要做开拓者,因为这是新时代海洋石油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郝振山常说:“‘全国劳动模范’的崇高荣誉不只是属于我一个人,它来自大庆‘铁人精神’的传承,来自全体海洋石油工人爱国、拼搏精神的滋养。”朴实的话语中,透出劳动者的光辉本色。
钻研:对祖国这片“蓝色国土”爱得深沉
1989年,风华正茂的郝振山毕业后进入中海油田,成为一名海洋石油工人。他干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南海6号”钻井船上的甲板工。虽然只是最低岗位,但他干得很起劲。
甲板工干了不到一个月,师傅看他头脑灵光、干活儿不惜力,就想提他当钻工。“我不干。”第一次升职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原来,“南海6号”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半潜式钻井船,重要岗位大多聘请的是外国人,“我的基本功还不扎实,不能上钻台去给中国人丢脸”。
头脑清醒,嘴上谦卑的郝振山,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服气的。“为什么外国人能干的事情,中国人就不能干?”血气方刚的郝振山就是不信这个邪,“今天我不逞这个强,明天我要当仁不让。”
凭着一股为国争光的钻劲,他每天白天一干完自己的活儿,就跑到司钻室外面,伸着头看外国司钻莫里斯如何操控刹把;晚上,他抱着外文技术资料,一个词一个词地“啃”。有一天,莫里斯发现了正在“偷师”的郝振山,面露不悦:“你看什么?”一句话激起了郝振山的倔脾气:“你手中的刹把早晚是我的。”后来,郝振山真就成了“南海6号”上顶替外方司钻的第一人。
熟人都说,郝振山这股不服输的钻劲儿,源于他对祖国这片“蓝色国土”爱得深沉。正如他所说:“这么一条船,每天综合费用达两三百万元,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工作,尽可能替国家省钱。”经过细心观察和审慎研究,他们发现外国人规定的很多操控程序,存在优化调整的空间。“比如沉锚6小时的规定,我们结合南海海域的特征,优化为沉锚2小时或者干脆不沉锚,大大节省了成本。原本给我们当师傅的外国人看了,也心服口服。”
郝振山在“南海6号”上当队长时,经历过一次抢险。当时,钻井平台停泊在琼州海峡附近,船员们正在给腐蚀老化的浮箱除锈刷漆。忽然,海面上浪潮涌动,一股冷空气突然来袭。船员们随即撤回甲板。由于情况太突然,所有浮箱都敞着口,海水一股脑儿地往里灌。照这样下去,钻井船就有沉没的危险。
这时,郝振山挺身而出,迅速组织了一支由十几个船员组成的突击队,穿上救生衣,用保险绳把大家串在一起,准备下海将浮箱的盖子复原。大浪一个接一个地拍打船舷,郝振山第一个走到甲板边缘,瞬间就变成了“落汤鸡”。
船底部的浮箱离甲板有40米高,随着船剧烈摇摆的郝振山稳了稳重心,“突击队员们,跟我上!”说完,他第一个爬下悬梯,很快,整个人就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每个浮箱的盖子都是一个将近一米见方、两厘米厚的钢板。郝振山顾不得刺骨的寒意,带领突击队员两三个人为一组,抬着盖子,迎着风浪,在海水中闪转腾挪。近4个小时后,28个浮箱全部封闭完成。
钻井船保住了。当郝振山带领突击队员们安全回到甲板上时,每个人的脸都冻得铁青。“当时真恨不得马上钻进被窝里。”郝振山笑着说,“不过,当时并不觉得苦,而是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又为国家出了点儿力。”
管理:“‘2’应该改成‘1’,因为你们就是No.1!”
伴随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事业从浅水到深水、从国内到国际、从“学徒”到“师傅”的伟大变迁,郝振山的人生也实现了大跨越: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逐步成长为一名基层的管理者——2005年,他被调到中海油最老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2号”,担任平台经理、党支部书记。
那时,每次公司进行综合考核,“南海2号”总是排名落后,没人能想到,这艘已有30多年船龄的平台有朝一日会被称为“钻井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