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
|
一上任,郝振山就开始推行目标管理。“进入前三名”的目标被分解到平台的各个部门,各部门再将目标分解到班组。紧接着,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郝振山连续出招。先是设立了“流动红旗”,每周评选一次,年终获得“流动红旗”最多的班组就是当年的优秀班组。随后,他根据平台上老中青三代操作工人的不同特点,实施了激励计划。他设立“优秀师傅奖”,鼓励年纪稍长的操作人员带好徒弟;设立“科技创新奖”,鼓励中青年操作人员钻研业务,进行技术革新;设立“集体荣誉奖”,鼓励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写报道、写论文,展示自身才华。竞争和激励机制的引入,就像平静湖面投入了几块大石头,营造出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不到半年,“南海2号”果真在公司的综合考核中跃升至前三名。
2005年11月,郝振山带领“南海2号”平台,到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作业,这是中国第一艘走出国门的半潜式钻井平台。2006年2月22日,一束橘红色的火焰从高耸的燃烧臂中喷射而出,霎时照亮了孟加拉湾漆黑的夜空和蔚蓝的海面——郝振山带领“南海2号”发现了缅甸第一口高产气井马雅1井,改写了该国油气工业的历史。接下来,“南海2号”钻探的三口井都获得了高产油气流。“我看南海2号的‘2’应该改成‘1’,因为在孟加拉湾,你们就是No.1!可以给我们做师傅。”缅甸能源部部长伦西塔视察平台时如此评价。
在缅甸打响第一炮后,郝振山带领团队随即转战印尼。他发现,印尼方面派来的马来西亚监督一有时间就回到办公室,捧着书本,跟着电脑光盘,咿咿呀呀地学中文。一天,他忍不住问道:“您觉得我们用英语沟通有问题吗?”
“没有啊。我学中文,是想再多干几年。”这位年近六旬的监督笑着说。
他告诉郝振山,干监督30多年了,看过很多钻井船:“我观察了你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这支队伍是没有对手的;如果中国其他的钻井平台都像你们一样,将来这片海域的钻井服务市场可能都是中国的。”
郝振山说:“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郝振山常对员工说:“到了海外,我们就代表中国。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
在国外连续作业17个月,“南海2号”圆满完成了缅甸和印尼的3个钻井合同,没有发生任何作业安全问题,创造了中国钻井平台日费率和年收入历史最高等多项纪录。在遭受全球金融风暴大冲击的2008、2009两个年度,他所带领的钻井平台创造出了人均超过400万元的年产值,年均上缴利税近千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