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 时政
  • 世界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娱乐
  • 电视
  • 图片
  • 博客
  • 论坛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姜泗长:打开内耳禁区的人
     http://www.gmw.cn 2011-06-20 14:37:02 来源:中广军事

    姜泗长:打开内耳禁区的人

      姜泗长教授在海内外的声誉,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悄然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前,姜泗长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攻读,与吴阶平住在同一所公寓楼里,当他听到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时,内心异常兴奋。回到自己的祖国去,用学到的技术去报效摆脱苦难的国家和人民,他在心中作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当时,芝加哥正在发生美国船员大罢工,客轮不通。国内淮海战役鏖战正急,归心似箭的姜泗长顾不得一切,搭乘一艘载着40多辆坦克的商船启程回国。当时船上只有6名乘客,其中还有两个是神父。商船出纽约,绕东海岸,经巴拿马运河,横穿太平洋,转过日本……在经历了20多天的狂风恶浪的生死考验后,于1948年12月到达上海。

      伴着新中国的诞生,姜泗长也开始了用医学为人民服务,实现为祖国作贡献的人生夙愿。1950年,姜泗长成功地实施了我国第一例治疗耳硬化症聋的内耳开窗术。此后,对这一领域的手术不断改进,提高了疗效,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相继用较大篇幅报道,称他是“打开内耳禁区的人”。

      他第一个在国内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本学科,在局麻下做镫骨切除手术获得成功,为治疗耳硬化症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当时被誉为给聋人带来福音的“圣手”;他在国内制成了第一套火棉胶切片的颞骨病理标本;他第一个将纤维气管镜应用于临床检查和异物取出术……

      1959年,时任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主任的姜泗长,被调往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任耳鼻咽喉科主任。当时总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是一个小科,和妇产科合为一个病区,只有13张床位,5名医生。没有办公室,更谈不上实验室,只能做扁桃体和鼻息肉一类的小手术。

      姜泗长深深懂得,要提高医疗质量,一定要有科研做后盾,这是临床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一间11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姜泗长开始筹建解放军总医院的第一个实验室。到1962年,实验室扩大为36平方米,1964年再度扩大为70平方米,此时实验室已在军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来此进修的专科同行逐渐增多,姜泗长的学生也由此开始遍及军队和地方许多医院。他们在这里学习病理,学习手术,回去后大都成为本单位的学科带头人。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划时代的一次盛会,姜泗长荣幸地坐在主席台上,亲耳聆听了邓小平同志发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最强音。当时,郭沫若同志以他文学家特有的激情和历史学家深邃的眼光,大声欢呼:“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姚春雨)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李然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发表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