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村的工业的又是现代的 奥运会开幕式诠释英伦文化

    工业的英国

    在接下来的第二幕里,博伊尔带领观众来到英国发展史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工业革命时期的盛景之中,这一幕被称作“黑暗魔鬼的磨坊”,出自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的经典长诗,后世用来比喻工业革命的《耶路撒冷》。在这一幕中,“伦敦碗”体育场内升起代表工业革命的大烟囱,而表演者们则化身矿工、纺织工人、工程师,带领观众们回到工业革命时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英国,这是工厂中一片繁忙的场景,工人和工程师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工厂,在重现铸钢工厂的生产过程中,最终“生产”出象征奥运的五环标志。

    在英国文学史上,布莱克是与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六位诗人之一。从19世纪初到70年代的几十年里,英国一直都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和金融方面处于垄断地位,那几十年间,英国从乡村到城市随处都能看到巨大的烟囱。甚至有媒体表示,在当年,巨大的烟囱就是如今大本钟、伦敦眼一样的地标性建筑。因此,当烟囱平地而起出现在“伦敦碗”现场时,绝大多数的英国观众自然会想起自己的祖辈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代。

    现代的英国

    工业革命过后,英国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开幕式的第三幕描述二战后的英国。这期间包括大本钟在内的伦敦地标性建筑模型都会被搬到舞台之上,除了多位英国历史名人在本幕现身外,包括007的扮演者、憨豆先生、以及披头士在内的英国近现代诸多文化演艺界的标志性人物都会出现在开幕式的现场。

    在英国人看来,代号007的英国军情六局特工詹姆斯·邦德是一位完全能够完美代表这个国家的银幕人物。而憨豆先生则是最能让英国观众捧腹大笑的代表,作为英伦的另一个文化符号出现在开幕式上,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另外不能不说的就是开幕式上的音乐和短剧,披头士和甲壳虫的诞生,曾深深影响了欧美乐坛半个世纪的发展,而随着作品的社会意识日渐加深,他们的影响力也延伸到上世纪60年代的社会及文化革命方面。披头士被认为是流行乐坛历史上与商业上最成功最伟大的乐队,尽管他们在1970年就宣告解散,乐队灵魂人物约翰·列侬也在10年后遭枪击身亡,但这支乐队为英国甚至整个世界留下的却有太多不朽的传奇。

    1993年,《星期日泰晤士报》举办过一场竞赛,征集最疯狂的千禧年庆祝计划。而两名年轻建筑师提议,建造一个全球最大的摩天轮,让人们体验一番从高处俯瞰泰晤士河、俯瞰伦敦、俯瞰地球的美妙感觉。现在,伦敦人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创意用到奥运会开幕式上,正如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所说的那样:“我相信它会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同时它必然将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

    (光明日报伦敦7月27日电 记者王东)

[责任编辑:张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