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西行”写赤诚
——记“服从改革筑梦蓝天的空中骄子”李浩
11月25日《解放军报》刊登消息,由总政宣传部主办的2015年度“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评选揭晓,空军某试训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名列9位新闻人物当中。
李浩已经成为我军精准控制无人机第一人。杨军摄影
“李浩,现为空军某试训基地某部训练试飞站无人机飞行员,空军大校。从军30多年,飞过6种有人驾驶飞机,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10年,主动申请成为一名无人机飞行员。从军37年来,先后经历5次转隶,跨越5个省(自治区),在5个单位任职。”
这是我们最初拿到的李浩简要事迹。短短几行,浓缩着一位年逾五旬的飞行员矢志空军新质战斗力建设,服从军队改革大局,一路开拓前行的身影,也激起我们认识李浩、了解李浩的职业冲动。
追寻着李浩的足迹,经过整整一天的旅程,我们来到李浩位于祖国西北戈壁深处的部队驻地。
初冬时节,日落时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更显萧瑟苍凉,只有地平线上挺立着的几排金黄的白杨,标注着营区的位置。汽车驶进营门,双脚踏上这片土地,环顾四周,一排排低矮破旧的平房。还没开始采访,我们已经对李浩又平添了几分敬意。
了解李浩,从采访他身边的战友开始。
某部副司令员李欣曾是空军某无人机团第一任团长,自空军无人机部队组建以来就与李浩在一起工作。他告诉我们,2010年即将达龄停飞的李浩,主动申请成为一名无人机飞行员。此后随无人机部队从北到南,从南到北,再“一路西行”,面对一次次转隶,他都二话不说,坚决服从。特别是某部组建的时候,组织已经确定李浩为选调的最佳人选,李欣给正在家休假的李浩打电话征求他的意见。李浩就是一句话:“行!没问题,让我去哪就去哪。”李欣说,那已经是他面对的第五次转隶,而且也是驻地自然环境最差的一次,他还依然答应得那么痛快。
从有人机部队到无人机部队,47岁的李浩从头学起。即使是在一年之久见不到自己所飞装备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放松学习。接装以后,他更是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空军某试飞局无人机试飞专家、中航集团无人机飞行总师,李浩的无人机飞行带教老师告诉我们:“李浩的脑子里时刻装着问题,一见面就问。我已经飞了十年无人机,也带过不少飞行员,但像他这样,研究得这么透的并不多。”正因为学习得深透,李浩近年来连续出色完成多项重大任务。有一年在体系对抗演习中,他边接装边参演,作为首席飞行员完成了某型无人机交付后的首飞任务,并在此次演习中完成了该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首次实战运用。此后,他又先后完成联合军演等任务。尽管在每次任务中,李浩都能担当重任挑起大梁,但在某部司令员王进国的眼中,李浩始终像一个新飞行员。“他把每一次飞行都当成是首飞,每一次任务都从零开始,从来没有一丝的松懈,这对一名老飞行员来说,非常难能可贵。”
由于部队刚刚组建,各种配套设施还没有跟上,李浩作为一名副师职飞行员和普通飞行员们一样住着上世纪60年代建的小平房,睡着硬板床,他甚至还要和其他官兵一起,排着队在室外洗漱,但谁都没听他有过一句抱怨。飞行员蒋伟说,李浩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是‘第一茬人’,吃点苦是应该的,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今年2月的一天,驻地突降大雪,部队接到机关通知要求官兵到机场扫雪,站长陈士勇还在犹豫要不要通知飞行员参加,却见李浩自己扛着扫把,带着飞行员们已经站在门口的雪地里准备出发了。陈士勇至今记得李浩当时说的那句话:“有活一起干,飞行员也不能搞特殊!”该部政委胡斌说:“在我们单位,上至司令员政委,下至普通飞行员、小战士,都管李浩叫‘李老师’,绝不仅仅因为他过硬的飞行技术,更是因为他以苦干实干的创业精神和过硬作风,为我们立起了‘第一茬人’的好样子。”
我们跟随李浩一同进场。默默地看着这位副师职飞行员,坦然地和年轻飞行员们一起坐着“大吉普”进场、退场,愉快地在刚刚腾出的一间活动板房里用餐,在狭小的地面方舱里专注忘我地飞行,对年轻飞行员循循善诱地带教……一个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断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
是什么让他放弃原本优厚舒适的生活,如此坚决笃定地选择“一路西行”?是什么让他从零开始,毫不懈怠地锐意进取探索前行?又是什么让他严于律己立起了令人尊敬的好样子?
在接下来对李浩本人的采访中,我们发现这位说起无人机来神采飞扬的飞行员,谈起自己时却非常不善言辞,我们的采访始终是在追问中进行。也正是在这样不断的追问中,我们在李浩身上,寻找到了那一个个面对改革我们每个人都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解读李浩,就让我们从追问开始……
敬请您持续关注本报即将推出的后续报道《追问李浩》。
(本文原载于2015年12月1日《空军报》一版,作者:《空军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