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儿时酒香

2017-11-29 14:08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11-29 14:08:45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福建省漳州一中龙文校区初二 黄菁

  夕阳西落,大门口的黄狗看着黄昏,柴门内飘出阵阵酒香。

  ——题记

  我的家乡在南方小城的一个小村子里,接近自然,远离喧嚣。那儿有成片的山林,

  清澈的溪流,燕子在人家的屋檐下做窝,鸡鸭在地上觅食。那儿有我童年的回忆。

  大舅是一个酿酒师。杂乱的短发,黝黑的脸,刀刻般的皱纹,叼根烟,对回老家的我们笑意盈盈地说:“回家啦。”宽厚而粗糙的手掌接过我们的大包小包,迈着稳健的步伐提进屋,地道的农民模样。小时候的我们喜欢黏着他,跟着他到山上砍柴,让他捉知了给我玩,还喜欢看他酿酒。

  大舅酿的是醇香的米酒。酒窖里,大舅把新鲜的白米放到蒸器里,盖上盖,等蒸透后,掀开——“嘭”,热气一下子蹦了出来,攀上酒窖的屋顶。

  这时候我就坐在柴火堆上,鼓起腮帮子拼命地吹散热气。

  大舅在空地上铺起一大张油纸,拖着沙哑的嗓子吆喝着:“起锅喽,快来帮忙!”爸妈和舅妈就各拿一个竹盆,在蒸器下接。大舅拿起大铲子,从跟我一样高的蒸器里铲一铲米饭,放在竹盆里。他们就轮流把米运到空地,倒在油纸上。姨父和姨妈拿一把船桨似的木铲,把米在油纸上均匀地铺开来,进行散热。这是一场全家老少都要出动的仪式。我偶尔也拿个竹盆帮忙,毕竟还幼小,大舅只铲了一点儿米给我,我却很高兴,“吭哧吭哧”地搬得很起劲。不过大多时候我还是拿个小勺子,蹲在油纸边舀米吃。这样好像更有胃口。现在回想起来,那米甜滋滋的,放到嘴中一下就融化,缓缓流进喉中,满嘴香甜。

  待米饭冷却后,在上面洒上酒曲,把米和酒曲搅拌均匀,倒入酒缸封存。

  再打开酒缸,已过半月,酒缸里的米和酒曲,已经发酵好了,再次把它们倒入蒸器。添上柴火,蒸上半天,醇香四溢的酒便从管子里流出来。我贪婪地嗅着酒香,那股浓浓的香气晃晃悠悠地,在村子上方飘着。

  在那小半天里,我必然会守着酒灶,帮大舅添柴火,大舅就搬把小凳子坐那儿,点支烟,眯缝着眼睛指导我加多少柴火。等酒出来后,还可以在没冷却的炉灰里埋上几个地瓜,用炉火捂着,烤出来的地瓜外焦里嫩,糯糯的,是儿时美味的零食。剩下的酒糟,还可以喂鸡鸭,但我总是把它喂给大黄狗。大黄狗吃完后总是满足地摇着尾巴,像喝多了酒似的,一摇一摆地走到柴火堆里睡去了。

  大舅酿的酒,方圆百里的人都喜欢喝。他每次给买主送完酒后都会留一些,等我们回来,煮一锅牛肉汤,配着酒,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到深夜。

  那时的夜晚,夜空中繁星闪烁,我躺在妈妈怀里,幻想着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而现在,升上初中的我课程日益繁重,少有机会回老家了。但我很庆幸,我的童年没有过多的电子产品,有的是绿色、自然、快乐。还有儿时的酒香,弥漫在鼻腔里,娓娓品味我的童年。

  (指导教师:徐少纯)

  【获奖理由】

  回忆故乡,有童年的影子,有幸福的影子。本文字里行间渗透了感情,正如刘勰所说“镂心鸟迹之中”,如写大舅的外貌,酿酒时的动作、神态,起锅时情景,皆娓娓道来,形象传神,伴着酒香,洋溢着浓浓的亲情。酿酒时劳动的乐趣,一大家子的辛勤工作,显出田园农家的淳朴风情。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