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古月、孙飞虎主演,于1989年9月21日首映。该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
电影《邓小平》是一部由丁荫楠执导的电影,影片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邓小平坎坷曲折的革命生涯,展现了他光辉伟大的一生,讲述了邓小平一生为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
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是由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为电影《闪闪的红星》所谱写的一首歌曲,其中饱含的浓烈革命情怀、民歌韵味的旋律以及朗朗上口的歌词,让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成长。
1985年,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一改传统的书场说书方式,将长篇评书《杨家将》搬上了电视荧屏。古老的忠义故事、全新的说演方式、时尚的传播载体——电视评书《杨家将》一时间风靡全国,让传统的说书艺术焕发出新的风采,展现出新的魅力。书中一段段精彩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被广大观众津津乐道。守着电视看评书,也成为一个时期国人的集体文化记忆。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疫”历程,迅速在14亿中华儿女中间开启,全民动员,举国投入。4.2万余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湖北,挺进武汉,成为抗疫战场最坚实的战斗力量之一,也成为国人对这场战“疫”最深刻的记忆之一。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队的“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小分队”,承担起为援鄂医护人员拍摄肖像的任务。他们用镜头详尽记录,用影像深情讴歌,一张张肖像照背后的精神力量和信仰内涵喷薄而出。
2018年底,一部红色题材舞剧在上海进行首轮试演,一经推出便引起极大轰动;2019年正式演出以来,这部作品在全国不断巡演,在几乎没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所到之处演出票均被一抢而空。唯美创新的舞台风格、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真挚细腻的情感共鸣,不仅受到了业内的广泛称道,更让观众惊叹其为一部现象级作品。这就是由上海歌舞团制作推出的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1997年,20岁的青年舞蹈演员黄豆豆在第五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上演出独舞《秦俑魂》。他塑造的气宇轩昂、英勇不屈的“秦俑”形象,赢得舞蹈界一致好评。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舞蹈《秦俑魂》等文艺作品正越来越多走出国门。如今已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的黄豆豆说,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现的就是民族精神和大国风采。
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吴正丹与爱人魏葆华共同主演的杂技剧《天鹅湖》,既保留了芭蕾舞的“美”与“雅”,又恰到好处地添加了杂技的“险”和“奇”,让芭蕾变得惊险刺激,杂技变得优雅浪漫,融合创新的理念成就了一部新经典,也让杂技与芭蕾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敢为天下先”,实行“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08年,话剧《万世根本》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在舞台上,深刻揭示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讴歌了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丰功伟绩,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伟大品格。
王洪亮的革命历史题材系列雕塑作品,大到对历史背景的真实再现,小到人物衣着、表情细节的捕捉,无一不体现出创作者严谨求真的创作态度,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苦历程,深刻描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