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民成为深圳公务员,是深圳在人事干部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举,也是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推动深港之间的高层次融通,增强港澳居民对祖国的向心力,释放出十分积极的信号。 90后青年张思远就是“两地跑”大军中的一员。去年8月,横琴开通了新旅检通道,短短几分钟就能通关。“每天,我的通勤时间大概只要一个小时,费用单程3元。”他笑着说,“现在,往返澳门和横琴非常方便、快捷。” 潘洪辉1978年出生在佛山,在香港长大,在美国攻读生物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工作。2012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16年后,潘洪辉回到祖国。4月17日,潘洪辉对记者谈及当年回国原因,源于他父亲的一句话:在美国,想跟自己孙子说句话都难,因为孙子不懂中文。老人的这句话,让潘洪辉下定决心回国。 问起当初为何相中惠州,伯恩光学创始人杨建文笑着说,“这里让我感觉很舒服。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还是觉得在惠州最亲切,这里环境好、人才多,发展事业所需的一切因素,都能在大湾区找到。当地政府对企业扶持力度很大,我们能发展这么大有赖于当地政府的支持。” 时代快车的转向有时仅需几年——2003年,张军辉离开惠州,举家搬到了香港,他以为自己的生意会迅速铺开,以香港为跳板,几年后一家人就可以考虑搬到欧洲或者美国,开启一段新生活,一个典型的“欧美梦”的故事。但在2008年,列车却突然转了个弯:张军辉退租了在香港的办公室,带着业务回到了惠州,重新寻找机会。 李泽湘表示,展望未来,整个大湾区的科创转型才刚刚开始,这里有巨大的空间和机会。他说,在过去14年的发展中,我们不断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新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