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54】一张社保卡,凝聚珠澳共融情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澳门单元,一件小小的展品常引起参观者好奇,它就是澳门居民所持有的珠海社保卡。“这张卡片被澳门居民称为‘暖心卡’,有了它,澳门居民在珠海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就有了切实保障。”讲解员介绍。

      只要提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再录入相片和个人信息,等待5分钟后,澳门居民就可以领到社保号码以“MAC”开头的珠海社保卡——在珠海市中国银行拱北支行,记者现场见证了“快速发卡”的便利。在珠海,像这样为澳门居民提供高效社保服务的网点有59个,遍布各区。

      如此便捷,并非一日之功。内地与澳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相同,尤其是医保体制不一样;在银行系统、信息数据管理、身份校验等实际操作层面,珠澳两地也存在较大差异,怎样打通和衔接体制机制的“不同”,曾是横亘在珠海社保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要推进珠澳两地融合,首先要让澳门居民在珠海生活感到便利、有获得感。”珠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程智涛介绍,基于这样的初心,推进的思路逐步清晰。从2019年初开始探索,到2020年1月澳门居民可在珠海参保的政策正式推行,珠海方面经过了“一步一脚印”的实践过程:对两地医保制度进行研究,珠海人员赴澳调研、与澳门相关部门和居民座谈,广泛征求对政策方案的意见,在珠海横琴新区先行试点……

      试点刚推行时,澳门居民办理珠海社保还比较复杂:要先后“跑”社保、税务、银行、医院4个部门,等待20多天才能办下来。程智涛表示,“把服务做好,就必须研究如何将涉及多部门的业务打包到一起,推出‘一站式’参保和快速发卡的服务。”

      “‘一站式’服务推出后,每天有两三百位澳门客户前来办理社保卡,都是即时领卡、即时参保生效。”中国银行拱北支行工作人员表示,澳门居民对此都很满意。

      “只有更多澳门居民享受到了社保待遇,才能真正体现这项惠民政策的价值。”珠海市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主任刘平介绍,为了最大程度延伸服务触角,回应求学、就业、退休等各年龄段澳门居民的参保需求,珠海社保又接连推出“跨境办”和“掌上办”两项服务。现在,澳门居民有任何关于珠海社保的问题,既可以“足不出境”,去遍布澳门的76个“珠澳社保服务通”网点中的任意一处,找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和代办;也可以动一动手指,在“珠海社保掌上办”小程序中直接解决。

      截至2022年11月底,珠海市已累计为澳门居民发放珠海社保卡6.6万张;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澳门居民在珠海享受医保待遇达8.7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金额9128万元。

      目前,珠海的经验已在珠三角9市推广开来。第一批领到珠海社保卡的澳门居民梁先生说:“小小一张卡,体现了内地对澳门同胞的关爱,太暖心了!”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53】“我们都是一家人”——杜凯琹讲述“女乒全家福”背后的故事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香港单元,一张“女乒全家福”照片,将人们的记忆一下拉回到2021年。

      “看到国旗和区旗一同在赛场上升起,我感到非常振奋和自豪!”回忆起当晚的情景,中国香港运动员杜凯琹依然非常激动。

      2021年8月5日,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国队以3比0战胜东道主日本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第34金;在争夺第三四名的比赛中,由李皓晴、杜凯琹、苏慧音组成的中国香港队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以3比1逆转击败德国队,获得女子团体季军,为中国香港队夺得首枚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奖牌。

      颁奖仪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升起,站在领奖台上的6位姑娘齐声高唱中国国歌。

      随后发生的一幕,更让几位香港姑娘终生难忘:

      领奖后,两队的教练员、队员和工作人员纷纷合影留念。“我们也好想跟国家队拍照,但领奖时被收走了手机。”杜凯琹说。这时,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看出了姑娘们的心思,主动向她们招手。

      “喊她们一起!”“快点过来吧!”

      中国队的其他成员也向中国香港队发出热情邀请。中国香港队的姑娘们马上一路小跑过去,和国乒成员们笑成了一团。

      “拍照时,刘国梁一句‘我们是一家人’,虽然简单、简短,但却字字千钧,让我眼眶湿润!”杜凯琹说。

      就这样,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全体成员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胸挂奥运会奖牌的“全家福”画面,定格在了东京奥运会。

      从东京回到香港,杜凯琹更懂得了“一家人”的意义。“返港隔离后,我们参加了一些庆祝活动。当我们坐着巴士在尖沙咀等地巡游,看到街上那些朝我们热情挥手、给我们加油祝福的市民,再次感到‘一家人’蕴含的力量。”

      其实,对于国家乒乓球队,杜凯琹和队友们并不陌生。他们从小就多次参加全国各级别比赛,也多次到内地学习,得到许多师友的帮助指点。

      2020年下半年,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热情邀请中国香港队队员组成“联队”,参加乒超联赛。那段时间,他们跟随国家队训练。后来,杜凯琹和队友与国家队队员一道备战东京奥运,集训时间长达9个月,有时刘国梁也会对她们进行指导。

      杜凯琹还记得这样的细节:每天晚上9点训练结束,当她筋疲力尽收拾东西离开时,总能见到陈梦、刘诗雯、孙颖莎等一众世界名将仍在自觉加练。“国乒队员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

      “类似的交流与训练,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与世界顶尖的乒乓球高手过招,在磨砺中成长。内地的朋友经常关心我们的生活,这让我感受到‘一家人’的特殊意义。因此,中国香港队能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佳绩,除了特区政府近年对体育的支持和投入,也离不开国家对我们的帮助。”杜凯琹表示。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52】在高山之巅寻找“雪山之王”

      “这只雪豹太萌了!”

      “能帮我和雪豹合张影吗?”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甘肃单元,一只祁连山雪豹标本栩栩如生,前来参观的游客纷纷在标本前合影留念。

      雪豹是青藏高原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被称为“雪山之王”。它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昼伏夜出,行踪诡秘,灰白色的皮毛是它天然的保护色,人们即便有幸与它相遇,也可能将它错认成一块山石。雪豹机警、灵敏,在几公里之外就可以察觉人类气息。长久以来,人们很难寻觅到它的踪迹。

      在甘肃,有一支追踪拍摄雪豹长达10年的纪录片团队,他们常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无人区跋涉,在茫茫旷野中追寻捉摸不定的雪豹魅影。

      冬季是拍摄雪豹的黄金时间,雪豹会来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寻找食物,在雪地上留下足迹。今年冬天,格桑金巴从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城出发进山寻找雪豹。

      “格桑金巴最近一次发来消息说,他看见有三四群百只左右的岩羊出没。这是一个好的信号。”纪录片导演王鹏告诉我们,“雪豹以岩羊为食,岩羊出没的地方,最有可能存在雪豹。”

      王鹏为雪豹而着迷,称其为“最接近天际的圣灵”。10年来,他和伙伴们辗转于祁连山和甘南一带,追寻雪豹的踪迹,常常在无人区一待数月,承受着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寒冷。夜里,野狼曾隔着帐篷轻嗅他们的头发,白天,他们也曾在棕熊的追赶下上演“生死时速”。然而,最令他们焦虑的,还是“一连几个月雪豹的影子都没摸着”。

      王鹏说:“今年4月,在甘青交界处的阿尼玛卿山附近,我们遇到了两只下山觅食的小雪豹,并拍到了两只小雪豹吃饱后玩耍的珍贵画面。”

      经过多年的守候与追踪,王鹏团队积累了大量关于雪豹的影像资料。他们制作的纪录片《祁连山国家公园》获得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提名,入围第二届金樽国产纪录片年度盛誉作品。不仅如此,王鹏多年来累计救助了11只雪豹,被国家林草局称为“距离雪豹最近的人”。

      雪豹的种群健康状况,指示着高原生态环境的优良程度。“祁连山采矿项目关停退出,人为活动干扰减少,给雪豹提供了一片安全的栖息环境。”追寻雪豹多年,王鹏见证了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变化,“植被恢复良好,野生动物种群迅速扩大,像格桑金巴遇到的岩羊群,在十年前是很少见的。”

      王鹏的感受并非个例。近几年,祁连山区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旗舰物种雪豹频繁“出镜”,优势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资料显示,由于祁连山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自然保护区人为扰动大幅减少,动物种群逐渐增多,一些多年难觅踪影的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呈现出自然和谐的良好景象。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51】“中国魔方”锁沙魔

      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宁夏单元,黄绿“交锋”的防沙治沙沙盘,带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一个个一米见方的“麦草方格”如一张大网,箍住流沙,顽强的绿就从这格子中间冒出来,锁住沙魔。宁夏的治沙技术被认为在中国乃至世界防沙治沙领域都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这些麦草方格有沙漠里的“中国魔方”之称。

      曾经,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刮一场大风,沙子沿墙根和沙漠连成一片,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沙漠的进逼,让很多村庄被迫数次搬迁。

      “人民楷模”王有德的家乡就在毛乌素沙漠边缘,这是一片人与沙“短兵相接”的地带。“早些年过度放牧、滥采滥伐让本就脆弱的生态不堪一击,沙子一夜埋窑洞、一碗饭里半碗沙。”王有德说,退无可退,忍无可忍,就向黄沙宣战。

      1985年,王有德来到灵武白芨滩防沙林场任副场长。自那时起,他带领林场职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边改变僵化思路治“穷”、一边改良传统手段治沙。三十多年来,他们共营造防风固沙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让沙漠从黄河东侧后退了20公里,创造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2014年,退休后的王有德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继续修复荒滩、植树造林。

      在中卫沙坡头,1958年,我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包兰铁路刚通车,就遭遇流沙侵袭,一度停开。面对治沙这个世界级的生态命题,几代人经过摸索,以寸草遮丈风,再引水种植沙生植物进行防风固沙,确保了包兰铁路60多年畅通无阻。

      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盐池县,封山禁牧、治沙造林让全县200多万亩严重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50万亩流动沙丘基本固定、120万亩退化草原植被得到恢复。“随着人进沙退,黄沙窝窝早已变成了绿色家园。”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黎明自然村村民白学宝感慨。

      宁夏在腾格里沙漠探索出“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在毛乌素沙漠探索出灵武白芨滩林场“六位一体”防沙治沙发展沙区经济模式……这些治沙技术和模式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实现了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连续20多年持续减少,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11.4%提高到2021年底的16.9%。自2003年率先在全国实行全域禁牧封育以来,仅“十三五”期间宁夏就完成退化草原补播835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55.9万亩、舍饲棚圈建设2.89万户。全区天然草原植被盖度由禁牧前的35%提高到56.5%,人工草地发展到850万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㊿】青海“风光”正好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青海单元,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水光风电互补综合展示沙盘格外引人注目——转动的风机、整齐的光伏电板、奔涌的黄河……伴随着清洁能源输送通道闪烁的灯光,“绿电”被送到千家万户。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丰富的光热、风能、水能和广袤的荒漠化土地等资源,为其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创造了独特优势。

      正午时分,记者来到海南州生态光伏发电园区,登上高高的瞭望塔,成片的光伏电板在阳光映照下格外耀眼,如青海湖一般绵延至天际。

      “今年6月,海南州‘千万千瓦级生态光伏发电园区’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工作人员邱晨介绍,目前已有超过60家光伏企业入驻园区。

      “太阳落山了,如何发电呢?”记者问。

      “在距离塔拉滩40多公里处,便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邱晨指着远处说,“光伏只能白天且晴天时发电,当天气变化或晚上的时候,我们就利用龙羊峡水电站实现水光互补,通过电网调度系统自动调节发电模式,以减少天气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的影响,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

      凭借一条大河、一片荒漠,青海建成了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填补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也为青海正在实施的、全球首个1000兆瓦的水光风多能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绿电”发得出来,还要送得出去。2017年开始,青海每年实施“绿电”实践活动,从“绿电7日”到“绿电5周”,青海连续6年刷新并保持着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黄河源头第一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每年的供暖期长达11个月,取暖是当地群众生活的头等大事。2017年8月,玛多县“绿色生活”大门开启。走进现在的玛多县花石峡镇藏文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再也不用戴着棉手套上课,老师们也不用每天晚上去学生宿舍照看火炉……

      从三江源头到中原大地,青海“绿电”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

      2020年7月,青海-河南±800千伏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启动送电,通过“电力天路”,青海累计向河南输电达300亿千瓦时。如今,“青电外送”工程覆盖河南、山东、江西、上海、重庆等13个省市。在不少内地家庭,灯还是原来的灯,驱动电灯照亮客厅的电已是来自青藏高原的电。

      据统计,2016年至2021年,青海累计外送电量896.74亿千瓦时,其中外送清洁电量837.95亿千瓦时。2021年外送清洁电量203.55亿千瓦时,规模是2016年外送清洁电量21.3亿千瓦时的近10倍。

      如今的青海,绵延数公里的光伏电板熠熠生辉,高耸的“风车”昼夜旋转,滔滔黄河奔腾而下迸发巨大能量……追光捕风、多能互补,青海将无限的风能、光能、水能转换为发展的不竭动力,用实际行动证明清洁能源发展的广阔前景。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㊾】小院里,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照片中这位佩戴党员徽章的维吾尔族老人名叫沙勒克江·依明,居住在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他从2009年开始,在自家小院里举行升国旗仪式,至今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新疆单元,巨大的“弧形石榴屏”旁,讲解员细致地向观众介绍。

      这张图片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记者来到了沙勒克江的小院听老人细说原委。

      外面寒风瑟瑟,小院却温馨满满。红墙白顶,老树围匝,院落正中的旗杆高高耸立,五星红旗迎风猎猎。沙勒克江·依明身材不高,却格外挺拔。老人生于1946年,全家15口人。多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周边十多位孤寡老人和困难儿童,是大家心目中的热心人。

      “每当国旗升起,我们的爱国情怀也会随之高高飘扬。”沙勒克江·依明向记者解释,“但要说到缘起,还得从我小时候讲起。”时光倒回1950年,解放军某部来到塔城市,沙勒克江·依明的父母心疼他们找不到住的地方,便在自家腾出空房,把战士接来住下。一晃8年,沙勒克江·依明一家和战士们相处得如同家人。“那时,我家院子每天飘扬的红旗,就告诉了我要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多做些好事。”沙勒克江·依明回忆道。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2009年,沙勒克江·依明总想着为国家做点儿什么。思忖良久,他决定要在自家院子里升起五星红旗。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做旗杆、买国旗……从7月底开始筹备到10月1日,国旗终于飘扬在小院上空,许多亲戚朋友和周围邻居一起见证了这一刻,纷纷流下激动的泪水。

      “享受着国家的好政策,吃穿不用愁、看病有医保,生活困难家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廉租房,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我们的党和祖国?还有什么理由不维护民族团结?升国旗是一种象征,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表达对国家、对党的感谢。”沙勒克江·依明语气坚定。

      如今,这个小院已经成为塔城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人也在今年6月如愿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来到小院参加升旗、聆听宣讲的人们也络绎不绝,至今总数超过了24万人(次)。小院已发放小国旗8.5万面、国旗徽章1万枚。

      沙勒克江所在的哈尔墩社区居住着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等14个民族,大家“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维护民族团结这个“金名片”。就像哈尔墩社区党总支书记巴哈尔古力所说,“每当人们走到沙勒克江家小院附近,看到国旗迎风招展,都会感觉心里踏实又温暖。”

      “我和我的孩子也会把爱党爱国的家风传承下去、把升国旗仪式坚持下去,让国旗永远在我们家的小院高高飘扬!”摩挲着父亲的后背,老人的儿子沙拉依丁·沙勒克江对记者说。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㊽】中国科技护航万米载人深潜

      “这个可搭载3人的载人潜水器球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坐在里面就能下潜到万米深的海底进行探索,真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而自豪!”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陕西单元,科技工作者尹常智在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球舱模型前发出感慨。

      10909米!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搭载着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球舱的“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奋斗者’号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制成功,也意味着我国深海载人探测装备实现了由‘并跑’迈向国际‘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雷让岐表示。

      在载人潜水器球舱研究领域,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中国不断提高关键部件国产化程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早期‘蛟龙’号搭载的载人球壳是从俄罗斯进口的,采用的是瓜瓣成型方案,由多块板材加顶盖焊接而成,焊缝较多。”宝钛集团军品部新品开发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永梅介绍,“2010年,宝钛集团承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球壳研发任务后,为进一步提高载人球壳的安全可靠性,我们大胆提出半球整体冲压成型的方案,除孔座外,整个球壳只有一道焊缝!”

      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一个个技术难题等待破解:厚度达90毫米的超厚宽幅板材制备、钛合金半球整体冲压成型技术、大尺寸电子束不间断焊接、新型配套焊丝研制……每一项技术,都没有经验可供借鉴。

      经过1000多天的研究试验,宝钛集团深海潜水器研制团队终于成功完成“深海勇士”号钛合金载人球壳研制,其间所形成的相关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大大提高了我国钛合金制造的整体水平和科研能力。

      随着“深海勇士”号实现4534米的最大下潜深度,我国深潜器载人球壳依赖进口的局面被改变。此后,宝钛集团深海潜水器团队又承接了“奋斗者”号载人球壳的研制任务,继续向万米深海进军。

      “‘奋斗者’号对承压能力要求更高。”宝钛集团研制团队核心成员、高级工程师王剑虹形象地解释,水下每增加10米,相当于增加1个大气压的压力,按照1.1万米的设计深度,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1.1吨的压力,“好比在一个成年人的指甲盖上承受一头大象的重量”。

      项目团队经过反复测算,决定对一款有一定预研基础的高强度、高韧性新型钛合金材料进行优化研制。“一个新型钛合金板材的研制一般不少于8年,而‘奋斗者’号从材料研制到完成球壳制造,仅用了4年。”这让王剑虹感到骄傲。

      2019年,“奋斗者”号钛合金载人球壳通过验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潜水器载人球壳。

      “从下潜深度4500米的‘深海勇士’号到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近7年,代表我国最尖端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核心钛合金部件均由宝钛集团深海潜水器团队研制。”王永梅说,“未来,我们将在海洋用钛材料和装备研发上继续创新,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㊼】三有村,不只是“三有”

      即使是冬日,阳光普照下的高原也总是温暖的。

      位于拉萨河畔的“三有村”,开始热闹起来。村民走出家门,来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聊天、晒太阳,商店、餐馆开门迎客,一股浓浓的藏家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三有村,是哪三有?”记者问。

      “有住房、有产业、有健康。”走在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三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查果边走边说,“三有,只是我们这个6岁村子的乳名。未来,城里人有的,我们一定都会有。”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西藏单元,三有村作为西藏首个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以村容村貌沙盘模型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精准扶贫取得的丰硕成果和高原乡村的巨大变化。

      2016年7月,经过短短3个月紧锣密鼓的建设,一座新村在拉萨河畔达嘎镇的荒滩上拔地而起,184户搬迁村民全部入住。此后,养鸡场、温室大棚、幸福超市、扶贫商品房、庭院经济等产业相继发展起来。

      在三有村扶贫商品房的一间门面房里,“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曲水卓玛服装合作社的员工们正在赶制订单。作为扶贫产业,合作社员工都是三有村搬迁群众,且妇女居多。负责人琼次仁介绍:“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是帮助不方便外出打工的群众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她们在合作社工作每个月都能拿到2600元至3000元的工资了。”

      从宽阔的进村大道一眼望去,一幢幢两层小楼藏式特色鲜明、错落有致,每户都带有独立小庭院。村民借此搞起了庭院经济,种植玫瑰、枸杞、雪菊等,不仅美化了村居环境,还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直到今天,不少从山沟里搬出来的老阿爸、老阿妈仍不敢相信,自己住的房间里就有独立卫生间,生火做饭、取暖再也不用牛粪饼,电、液化气、太阳能想用啥就用啥,出村口坐公交半个小时就能到拉萨。

      查果书记告诉记者,自搬迁以来,村两委带领群众通过股份合作形式,管理运营奶牛养殖合作社、藏鸡养殖合作社、特种种植合作社,全村700多人全部入股,家家当上了股  6年来,三有村农牧民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元提高到目前的14000多元,预计2022年人均收入较上年增长21%。2021年,三有村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搬得出、能发展、可致富,这一切要感谢党和政府!现在全村村民不仅有住房、有产业、有健康,更有了幸福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查果说。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㊻】“北移象群”的奇幻之旅和神秘家园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云南单元,一面高5米多、宽6米多的弧形多媒体屏幕墙正在播放裸眼3D视频——随着“太平有象 万象更新”8个大字出现,一群蝴蝶“扑面飞来”,亚洲象一家三口从热带雨林中缓缓“走出”,小象紧跟大象步伐,开启一场奇妙的北上旅途,一幅人象和谐的景象展现在大家面前。

      去年夏天,云南亚洲象“短鼻家族”15头野象从西双版纳一路北上,历时124天,行程1400多公里,长途旅行至昆明晋宁,才折返南归,引发全民关注。

      “其实‘北移象群’是一群临时组合的年轻象群,除了‘短鼻家族’的成员,还有‘花鼻子’等其他野象,都有亲缘关系。它们回到版纳后分分合合,活动范围比以前更大了,目前在野象谷附近的自然保护区关坪片区一带活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沈庆仲说。监测显示,今年1月9日,“短鼻家族”出生1头小公象;6月,“短鼻家族”一分为二,一群7头,活动于保护区边缘,另一群11头,从其他象群并入了3头新成员。

      去年“北移象群”北上南归期间,云南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A组组长张雄,因在监测中拍摄到“象群集体睡觉”走红网络。追象护象70天,张雄和战友被网友称为“全网最靓追象团”。

      “监测象群最艰难的时候,每天就睡4个多小时,有时要跟着象群在深山里跑几十公里。”张雄回忆。

      张雄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拍摄象群晃晃悠悠穿过峨山县城大街时的震撼,第一次发现象群分组过村时的兴奋,第一次捕捉到象群排队睡觉时的欢畅……他发现,象群各有分工,母象是首领,公象是卫兵,亚成年象就是偷吃偷喝的“捣蛋鬼”,幼年象喜欢打闹,小象则最喜欢“卖萌”。

      张雄表示,亚洲象搜寻监测不是简单看看象群在哪里,而是时刻观察象群与群众的距离,防止人象冲突,更好地保护好象群与群众的安全,同时全程记录象群活动,为科研提供数据。

      在“北移象群”的家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和亚洲象们是如何相处的呢?

      “我们在这里土生土长,经常见到野象,早习惯了!今年有一群象来到寨子边想进寨子,可是寨子周边有防象栏围着,它们就退回去了。”香烟箐村守寨门的老人马荣海说。景洪市大渡岗乡香烟箐村距野象谷景区正门仅4公里。

      “不过近两年还是有两次野象闯进寨子里,一次是寨门没关好,一头独象穿过寨门走到村民活动广场;另一次,一头独象弄断寨子侧边小门的锁,闯进一户村民家的厨房,偷吃米饭,还在灶台上找盐巴吃。”马荣海说。

      香烟箐村小组长马明亮掏出手机,点开一个“亚洲象监测预警”App给记者看:“你看,只要监测到野象,除了广播通知,保护区开发的这个手机App也会通知。每个寨子还有微信群,家家参与,谁发现野象,就在微信群里报警,其他人就不会去有野象的地方了。”

      “这些年对大象的保护力度更大,村民们的保护意识也很强。近几年路过的野象种群数量比以前多了,小象也越来越多。”马明亮说。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㊺】“中国天眼”:大国重器 科技奇迹

      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贵州单元,许多青少年观众在“天眼”观苍穹互动展项前驻足。聆听来自亿万光年之外脉冲星的声音,他们既好奇又倍感自豪。

      “中国天眼”这座世界最大的天文观测设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中国天文学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标志,更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创造的奇迹。

      “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被誉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以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星空的追求。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为了这一试,南仁东付出了22年的心血。从1994年起,一根竹杖、几粒救心丸、无数双磨破的胶鞋,南仁东带领团队走进了贵州的崇山峻岭。他们徒步实地勘测了上百个喀斯特洼地,光选址和前期论证就花了13年时间。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区,虫蛇出没,泥泞湿滑,队员生病受伤常有发生,有的险些跌下深谷,幸亏被树木挂住。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洼地为FAST找到了“家”。

      “为了建设好FAST,身为天文学家的他把自己练成通才,拿起电焊能焊得有模有样,给机械专家提问题也总在点子上。”FAST工程副经理、办公室主任张蜀新回忆起南仁东为“天眼”倾尽心血。

      2016年9月25日,在FAST主体结构落成仪式上,癌症晚期、说话已经非常吃力的南仁东动情地说:“这个东西(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就对不起国家和贵州人民,我宁愿把这个庆典叫起点,是每个FAST人新的万里长征的起点!”仅仅一年后,这位淡泊朴素的高级知识分子就永远告别了深爱的天文事业。

      “这家人就是大窝凼下面的住户。”FAST系统总工程师聂跃平指着一张1996年的老照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下洼地,当得知我们是北京来的科学家时,主人马上喊儿子去抓鸡。那时穷啊,抓了半天才抓到两只。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在FAST建设中,我们跟贵州当地百姓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2020年1月11日,“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国在科学前沿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对加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灵敏度超过德国100米口径望远镜10倍以上,综合性能比美国“阿雷西博”提高10倍,世界最大的超大跨度、超高精度、主动变位式的索网结构……“中国天眼”创造了数项世界之最和59项发明专利。负责设计和研制FAST反射面单元及馈源舱的中国电科总经理樊友山认为,“天眼”的成功提升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制造业水平。

      如今,FAST所在的平塘县,一座天文小镇拔地而起,拥有博物馆、科普馆和星级酒店,带动了整个黔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中国天眼”的建成而实现了。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㊹】一封来自106户脱贫户的感恩信

      “在你们的帮扶下,咱们村村社社油路修到户,水管牵到屋,家家搞‘五改’,户户像别墅……”

      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重庆单元,看到奉节县平安乡106户脱贫户写的感恩信,平安乡村民颜道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一年多前和乡亲们谋划写感恩信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2020年年底,老颜得知,平安乡通过脱贫达标验收,驻乡近4年的市政府办公厅扶贫工作队即将离开。他和其他脱贫户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表达对扶贫干部的感激!大家商议一番后,都赞同用写信的形式来表达感恩之情。

      “我住岩洞几十年,曾经穷得揭不开锅,要不是党的扶贫好政策和扶贫干部的贴心帮助,我们哪来这样好的生活。写感谢信首先要算我一个!”说话的是朱学兵。

      今年57岁的朱学兵,2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和父亲一起住了25年山洞。1992年,在乡村干部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老朱从山洞搬出来,住上了简易平房。后来,老朱成了家,有了三个孩子。但妻子长期患病,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后来,在帮扶干部不间断帮助下,朱学兵家里养了四头猪、种植经济作物,一年收入有4万多元,住上了一楼一底的大瓦房,日子越过越好。在大家的鼓励下,三个孩子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你看我这本感恩簿,详细记录了市县乡扶贫干部和好心人对我家的帮助,这个本子我将一直珍藏着,是为了真心感谢这些好人、好干部,也让我的孙子记住帮助过我们的人,做个感恩的人。”一旁的杨兴权掏出了自己的“宝贝”。

      老杨为人勤劳朴实,因为家乡穷、家里发生了大变故,才成为贫困户。短短几年,老伴儿和儿子先后因病去世,患精神疾病的儿媳也离家出走,留下3个不满1岁、3岁、7岁的孙娃由他独自抚养。

      老颜随手翻开感恩簿的一页,只见上面工整地记录着:2019年12月,龚处长、徐行长赠送春节慰问金300元、书包一个;工作队何队长、农行刘行长、文乡长送慰问金500元、珍珠米2袋、菜油1桶;2020年5月29日,收到奉节县乡坛子公司汪总捐赠的2000元和2套童装……看着老杨的这本感恩簿,乡村和扶贫干部们帮助自己建设养猪场解决扶贫贷款、协调工程拨付资金到位、打井抽水解决用水困难的一幕幕,也浮现在老颜眼前。

      回到家,老颜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夜把感恩信写好。106户脱贫户代表一一在感恩信上郑重地按上了自己鲜红的手印。这些年的生活变化历历在目,大家感慨万千!

      这封5页、979个字的感恩信,记录下了这个温情时刻,更述说着平安乡这块曾经贫困落后的土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摆脱贫困,走向新生活的幸福故事。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㊸】三星堆青铜人像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四川单元,一件件展品整齐排开,多角度讲述着四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各领域丰硕的发展成果。其中,来自三星堆的青铜人像尤为惹眼。

      “玻璃罩里的这个青铜人头像,表面的蓝色锈蚀非常鲜艳,与三星堆其他青铜器明显不同。”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介绍,这件文物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坑,出土当时就引起了考古人员的重点关注。

      今年7月,这件青铜人头像在8号坑东北部出土。当考古人员拂去泥土,现场发出了阵阵惊呼:体量之大(高26厘米、宽27厘米、深24.5厘米,重量达6.126公斤),色彩之明艳(以往出土的青铜器往往都是绿色铜锈,而这件头像上的锈蚀却是鲜艳的蓝色),技术之独特(其耳朵与头部是一体铸造的,而其他青铜人头像基本为分铸),均令人惊叹。

      因保存比较完整,考古专家们只做了简单的清理,即还原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平头、粗眉、凸目、高鼻、阔嘴、长耳,双耳耳垂处各有一个耳洞,头像的眉毛、眼球、脑后、鬓部均涂有黑彩。

      “对青铜器铸造技艺的研究,证明了三星堆青铜铸造技艺与中原同出一脉。”10月29日,在四川广汉举行的中华文化天府论坛·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上,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说,专家综合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神树等器物上的合范痕迹,以及残留泥芯、泥范情况等因素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个青铜人头像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的突出代表,深刻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郭汉中说。

      自2020年三星堆启动新一轮考古发掘以来,截至今年9月,6座新发现的祭祀坑里共出土编号文物1.5万余件,近完整器4000多件。青铜面具、黄金面具、青铜神兽以及各种造型奇特、充满想象力的文物,生动描绘出一个神奇的古蜀王国。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㊷】千年黎锦 指尖传承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海南单元,摄影记者李天平正驻足在展台前,用相机定格眼前的三幅黎锦展品。

      李天平来自海南,这些美丽织锦,对他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物件,但每见一次,他总会忍不住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经纬交错间的美。

      “左右两幅黎锦中的鸟名叫甘工鸟,在我们黎族民间传说中象征着爱情;稻穗和鱼,都意味着丰收。中间这幅黎锦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戴着漂亮的头饰和耳饰,身边还有小花、小草、小鸡、小鹿,足见其生活无忧无虑、非常幸福。”黎锦展品制作人、东方东河金鑫黎锦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符会三向记者介绍创作灵感。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代,有着数千年历史。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黎锦图案是黎族各方言的标志符号,生动体现了黎族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黎锦的图案以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为主,或记录黎族同胞生产生活的所见所闻,或表达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这些年,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黎锦技艺迎来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黄金时代。展出的这三幅作品,也展示了黎锦技艺从传承到创新的历程。且听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陈晓玲娓娓道来:“右边这幅作品所用的鸟纹、鱼纹、水波纹,都是传统黎锦常见的纹样,配色是经典的黑色为主、咖啡色为辅;左边这幅的主要纹路仍是鸟纹,但配色更大胆,大面积使用了苏木染的红色;至于中间那幅,创新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图案中小女孩的裙子是收腰的,这在传统人形纹样中并不多见。”在创新中兼顾当代审美,又不为迎合市场丢失原有的韵味,正是黎锦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始终不变的追求。

      黎锦的创新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图案和配色上。为了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符合不同群体的生产生活需要,黎锦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以展览右边的黎锦为例,原本多被黎族未婚女子用作头巾。但现在我们的设计,不再局限于此。只要你喜欢它,无论是用作茶席、围巾,还是用作床旗、古琴盖布,都非常合适。”海南省东方市文化馆副馆长王秀蓉说。

      这些年来,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成效显著。在黎族同胞分布较广的五指山、保亭、白沙、东方等市县,为传承提供场地保障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多了起来,能让手艺人增收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多了起来。黎锦手提包、零钱包、书签……这些文创产品,成为别具特色的伴手礼。

      “爱黎锦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古老技艺不仅不会失传,还会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多光彩!”符会三信心满满。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㊶】小小螺蛳粉撬动百亿大产业

      “美味的柳州螺蛳粉让我欲罢不能!”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广西单元,螺蛳粉互动游戏装置成为展馆的“网红打卡点”。

      游客们在螺蛳粉互动游戏装置前,通过电子屏上模拟煮粉的有趣互动过程,不仅了解了广西的地方美食,还能参加抽奖,获得丰富的奖品。“随着螺蛳粉从‘小众’食品变成‘网红’食品,我现在也成了‘嗦’粉一员!”北京市民熊寿伟在体验区说。

      “粉好度日月,螺小赛乾坤。”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螺蛳粉的魅力:2021年,柳州全市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51.97亿元;全国实体店2.3万家,营业额约206.8亿元;2022年,柳州螺蛳粉销往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小米粉、大产业”。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详细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总书记称赞道:“真是令人惊奇!小米粉搞出这么大规模的产业来,不容易,值得好好研究总结。”这更加增添了柳州市将螺蛳粉等特色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全力推动螺蛳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持续提升。

      “去年村里的螺蛳产量突破70万斤,全村167户贫困户靠养螺脱了贫。”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培村党支部书记杨庆忠告诉记者。螺蛳粉火爆全网后,制作螺蛳粉的各色农货产品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推动柳州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柳城县沙埔镇叶家屯的竹林里,村民们用砍刀将粗壮饱满的竹笋从根部砍断,运回家中,土法腌制。近年来,村民们摸索出了酸笋供应的致富路,他们的酸笋不仅供应当地上万家螺蛳粉实体店,还成为预包装产品销往全国。

      “螺蛳粉的原材料包含螺蛳、竹笋、豆角、大米、木耳等多种食材,我们就地挖掘种养优势,尝试以‘柳州螺蛳粉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新路径。”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世昌介绍,柳州通过“总部+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周边县区大力种植、养殖螺蛳粉原材料,在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的同时,增加了地区内农户的收入。

      柳州螺蛳粉不仅是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典范,也是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目前,柳州螺蛳粉产业带动原材料基地规模达55.2万亩,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5500户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脱贫。

      “现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全面建成,上下游产业配套日臻完善,国内国际市场稳步拓展。柳州提出到2025年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过900亿元的奋斗目标,有希望顺利实现!”柳州市商务局局长杨志刚自信地说。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㊵】新征程上,粤港澳携手前行

      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令人振奋的元素数不胜数,而摆放在地方展区广东单元、香港单元、澳门单元正中央的一件展品,尤其让参观者们印象深刻——它就是描绘了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宏伟画卷的粤港澳大湾区沙盘。

      “为了呈现出伶仃洋万顷碧波、大湾区‘群星闪耀’的风貌,我们采用了最新的高亮度液晶技术,将LED屏和实体模型相结合,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珠三角九市与香港、澳门组成的‘9+2’城市群高楼林立、活力迸发的气势。”沙盘设计制作人员告诉记者,“低于常规沙盘的底座,能让观众占据高俯视位,将大湾区的整体规划,以及轨道交通、航空航运等方面成就尽收眼底。”

      沙盘上,连接各个城市的一条条灯带格外闪亮,这正是近年来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的蓬勃景象。看着一座座桥塔,一位现场观众忍不住感慨:“从港珠澳大桥到南沙大桥、再到深中通道,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从图纸变成现实,湾区建设的速度让人惊叹!”

      乘着迎风踏浪的“加速度”,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与在建的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通道等,架起了横向“走廊”;通车多年的广深高速公路、广珠城际轨道,与在建的中山西部外环高速公路等构成了纵向“骨架”——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成形。而大湾区机场群超过2.2亿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港口群超过8000万标箱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彰显着这个世界级的机场群、港口群正在昂扬崛起。

      “每次访问广州,我都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广州是一座非常有潜力、有活力的城市,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构想下。”在近日举办的“读懂广州”日本东京推介活动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期待,他认为与东京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更大。“这是非常英明的一个决断和战略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下一步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硬联通”的全面铺展,拉动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软联通”也正在落地落实。横琴、前海、南沙重大合作平台“落子”大湾区,粤港澳合作舞台更加宽广。据统计,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累计注册澳资企业超4700家,近两年增长2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756亿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20个,市场主体总量超30万家。与此同时,中国散裂中子源等重大项目投入运行,科技创新资源在粤港澳加快集聚……

      如今,在这片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约8600万人口,创造出超全国1/10的经济总量。未来,随着三地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深化,携手并肩的粤港澳必将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创造力。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㊴】“绣”出新生活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湖南单元,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望着一件展品久久出神。这是一件手工湘西苗绣:古藤树式的寨门牌坊,宽阔的柏油马路穿门而过,寨门左边的仿古木桩上是古朴有力的四个大字——十八洞村。

      走进十八洞村苗绣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几位绣娘正舞动着手中的针线,不一会儿,五彩的丝线就在纷飞的指尖下化为“花鸟鱼虫”。展出的这幅苗绣展品,正是出自她们的巧手。绣娘吴美金指着作品上方的蓝天白云说:“看看,我绣的是不是比画还好?好不容易嘞!”

      花垣县十八洞村第一书记田晓介绍,这幅苗绣,村中的8个绣娘足足绣了两个月才完成。苗绣长1.13米,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的日子。高一尺八,则寓意着十八洞村的村名。

      2013年前,十八洞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度贫困村,那条杂草丛生的出村之路,也只是一条很窄的沙土路。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看望贫困群众,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

      此后,十八洞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8%;而如今,村里的苗绣、猕猴桃、山泉水、旅游等产业发展得热火朝天,人均纯收入已达2.3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380万元!

      “我们绣这幅苗绣的初衷,就是要用手中的丝线记录十八洞村的变化,感谢共产党、感谢习总书记!”现年68岁的石顺莲是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的创始人,也曾是村里的村支书。正是受到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鼓舞,她决心“要为村里留守带娃的妇女们谋一条出路”。

      2014年5月,她把自家的三间瓦房改造成了苗绣工坊,带头成立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让苗绣技艺在村里重新发扬光大。随着合作社名气越来越大,几十位绣娘的腰包鼓了起来。“今年,我们与中车集团合作推出了高铁头配凤凰图案的苗绣作品,很受欢迎,已经签订了10多万元的订单。”石顺莲高兴地说。

      如今的十八洞村,进村的道路拓宽了,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银行、电商服务站也开到了家门口,正在打造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红色文化、苗族文化等特色旅游产业布局正在形成。看到村里每天都有新变化,吴美金说:“我想把每刻的新变化都绘制在苗绣中,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新生活!”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㊳】志愿者母亲写给医生儿子的抗疫家书

      “儿子在‘疫情’一线用生命救治患者,老妈在后方协助社区当好自(志)愿者保一方平安……”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湖北单元,朱秀华2020年2月11日写给儿子欧阳柳的一封家书,把人们拉回到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鏖战时刻。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生欧阳柳,像往年一样留在医院值班。这时,医院工作群里发出支援协和西院抗疫一线的倡议。看到信息的他,立马联系领导,成为骨科第一位报名的人。

      “从出生、求学,到工作,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伢。”欧阳柳回忆,当时武汉医务人员十分紧缺,自己没有理由躲在后面,“站出来、迎上去,冲在第一线,不光是为了医院、家人,也是为了家乡武汉!”

      直到第二天,他才向家人讲了主动申请支援抗疫一线的事。护佑生命,事不避难。60多岁的母亲朱秀华力挺儿子:我们支持你!

      于是,进入重症病房工作的欧阳柳,和同事们一道展开与新冠病毒的殊死较量,把一位位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他时常连续24小时值班,上午、下午要查房,有时还要护送转诊病人。收治、救治、抢救……容不得一丝懈怠。很多时候,眼镜没取、帽子没摘,只要头靠着墙,欧阳柳都能睡着。

      一忙就是近2周。2月11日,欧阳柳在抗疫一线迎来了自己的37岁生日。恰巧在这一天,医院领导问他:“现在人手紧张,如果再延长排班,有没有问题?”“我可以,目前还健康着呢!”欧阳柳的回答斩钉截铁。

      得知当天是欧阳柳的生日,医院同事与领导的祝福接踵而至。同样带来无尽温暖的,还有家人的牵挂、惦念与祝福。这天,妻子发来“520”爱的红包,女儿也做了蛋糕拍了照给他,母亲更是写了一封情深义重的家书——

      “这个生日没有昔日的喜悦、祝福和鲜花,但妈妈不会忘记今天。你为了家人和邻居的安全,过门而不入,把自己隔离在酒店。此时此刻我无法表达内心的恐惧和担忧,看到照片中你疲惫的身影,我的泪和语顿时哽在喉,但你的付出和担当,在妈妈心里如同山高厚重,妈妈为你而骄傲……”在信中,母亲朱秀华叮嘱欧阳柳一定要做好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患者。

      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朱秀华选择与儿子“共同努力坚守”,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1998年,母亲曾舍小家为大家奔赴抗洪一线。”欧阳柳说,收到母亲的家书,十分骄傲,备受鼓舞,为有一位理解自己和勇于担当的母亲而自豪。

      在欧阳柳看来,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2020年,自己在定点医院的“治”与母亲在社区的“防”,只是万千抗疫家庭的一个剪影。他表示,眼下,疫情仍未平息,需要大家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㊲】时庄遗址:四千年前“藏粮于技”的“粮仓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河南单元,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使命担当处处可见。在这里,一个透明的“智能”粮仓模型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通过触摸模型上的智能屏,观众可以观看种子的培育和成长过程。

      它的原型,是河南周口淮阳时庄遗址粮仓。

      从古至今,河南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而作为传统农区的河南周口,其“中原粮仓”的定位由来已久。位于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的“时庄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历史最早的“粮仓城”遗址。4000年前,夏朝先人们用其独有的“藏粮于技”的智慧佐证了那个年代农业生产的辉煌和农耕文明的繁荣,“时庄遗址”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时间回到2019年4月。仲春时节,一家秸秆生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即将落户时庄。开工之前,时庄村党支部书记时兴荣主动联系当地文物部门,请求进行先期勘探。

      “淮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地下埋藏了多少文物谁也无法说得清楚。我们在项目动工之前积极联系文物部门,以防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文物带来不可修复的伤害。”回想当时的情景,时兴荣仍很庆幸这一决定的正确性。

      在文物勘探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片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夏文化遗址得以重现。

      考古发现,在这片遗址的南部近3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存在着约5600平方米的人工垫筑台地,上面分布有各种形制的长方形、圆形遗存。其中,集中分布的28座特殊的圆形遗迹围绕在房屋周围,外围有两圈夯土围墙,其建筑形制,明显有别于当地同时期用于居住的普通连间排房,整个地基建高、外层抹泥防潮,遗迹下方还有隔水层、绝水层。可以说,这一聚落布局结构清晰、功能单一。

      随着考古的深入发掘,通过对采集样品的碳-14测年,专家判断该遗迹距今4000年至3750年之间,正是夏朝的早期阶段;对发掘出的植物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均为粟和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米和黄米,并且在土壤中还检测出了已经炭化的粟和黍的种子;对遗迹底部铺垫的植物和编织物进行分析,其成分为芦苇。

      在时庄遗址,考古人员还同时发现了壕沟和陶器。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古代军事防御之地,也有人认为是祭坛。综合多种因素,经过反复论证,考古专家最终推断:时庄遗址是一处以储粮为主要功能的特殊仓城。

      “回望历史,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成就。虽然种粮、藏粮方式一直在变化,但我们守粮、护粮的初心不变。作为新时代的‘守粮人’,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看好新时代的‘大粮仓’。”从小就听着时庄历史传说长大的时兴荣说。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㊱】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保存历史 见证文明

      “这本《铁冶志》是明代工部官员傅浚的著作,系统总结了16世纪初中国的冶铁技术。它是由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发现的传世孤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山东单元,听完讲解员的介绍,观众立刻对这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古籍心生敬意。

      在《铁冶志》旁,一同参展的还有《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率领门客综合诸子百家学说撰写的著作。展出的这册《淮南子》是宋朝出版的存世孤本,曾经被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山东杨氏海源阁收藏,民国时杨家为救济灾民将此书出售,此后一度下落不明,直至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在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重新发现。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汉籍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布,也是多元文化视角下人文交流互鉴的直接体现。长期以来,大量汉籍流布于境外,其中不乏中国大陆缺藏的版本和品种。为保存历史、见证文明,由山东大学牵头推进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开启寻访域外汉籍之路。

      这项工程,旨在调研摸清境外所藏中华古文献的全部情况,将中国大陆缺藏的品种和版本进行复制、出版、整理和综合性研究,从而完善中华古文献的存藏体系,为国内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文献支持,为世界汉学界和汉学家提供完备的研究资料。

      自2018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启动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以来,山东大学切实担负起实施主体应有的责任,扎实推进合璧工程,在团队组建、项目任务推进、学术期刊编纂、课题招标评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目前,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已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95个国家的1988家藏书机构进行了汉籍存藏调查,基本掌握了境外汉籍存藏情况。其中,与1173家藏书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系,达成420项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已初步完成30万部境外汉籍的编目工作,从中遴选并复制回归稀缺汉籍1600余种,其中260种已出版。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作为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与文化价值的文化工程,对研究、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推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大意义。”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郑杰文说。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㉟】“红轨”:开启现代化轨道交通新征程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江西单元,一座长展台上的模型格外引人注意——蓝色的钢构高架轨道下方,悬挂着两节红白相间的车厢,像是倒着放置的轻轨列车。一位小观众惊奇地问:“这火车开起来的时候是悬在空中的吗?”讲解员笑着回答:“是的,这是悬挂式永磁磁浮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简称‘红轨’,是迄今为止全球建成的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试验线,我们国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红轨”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的实物,矗立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

      仰头望去,以蓝天白云为背景,被命名为“兴国号”的磁浮列车沿着高架轨道顺畅穿行,仿佛飘浮于空中。“‘兴国号’的车头两侧有56颗星星,寓意为兴国县56位开国将军;车身的红色火炬,则寄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体现了老区的红色文化传承。”兴国县县长刘章宏自豪地说。

      这条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它实现了永磁悬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继电磁悬浮、超导磁浮之后开辟的一种新的磁悬浮技术路线,也是我国稀土材料应用及永磁磁浮轨道系统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江西赣州号称‘稀土王国’,是我国三大稀土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出全球70%的中重稀土。用稀土材料制造永磁体,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红轨技术首席专家、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介绍,作为国际稀土永磁磁浮轨道系统的开拓者、永磁磁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探索者,“红轨”有望成为一种全生命周期成本低、性价比优的品质化、个性化、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具有绿色、智能、安全、经济等显著特点。“红轨的建设,涵盖了新材料、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无线通信、智能制造、电机驱动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引领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重构高质量发展新产业生态,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红轨”系统的研发,已经历近9年时间。赣州市经开区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程参与了磁体和磁轨的开发设计与制作安装。“‘红轨’是首次将永磁技术应用在悬挂式车辆的新型轨道交通制式,国内外没有经验可借鉴。但经过这么多年钻研,现在,我们对磁悬浮轨道的建设已经很有信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春燕说,“红轨”建设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

      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看来,作为一种全新的中低运量导向运输系统,“红轨”经过技术验证、工程验证,已经具备了规模化推广和产业化的条件。他说:“接下来需要加紧建设运营示范线,同时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把它的可按需求定制、应用广泛、需求适应性强、技术经济性好的潜力通过规模化应用充分挖掘出来,使之成为源于中国、普适全球的高效、绿色、经济、智能的新型交通系统的典范。”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㉞】“华龙一号”腾飞记

      透明玻璃罩内,蓝黄绿各色设备、管道错综复杂而又排列有序,闪烁的电流宛如天边彩虹——这是“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福建单元里的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模型。这些天,它和展厅里的“福清核电基地全景图”一道,成为观众拍照留念的“网红”。

      10年前,福建福清核电基地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像是一个个“圆胖墩”,整齐地坐落在蓝天碧海旁,见证着中国核电人在新时代不断创造奇迹。

      2011年3月8日,福清海滨,10多台挖掘机轰隆隆地在现场开挖地基——中国核电即将在这里兴建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然而,仅3天之后,因为突发的日本福岛核事故,项目建设按下“暂停键”。经过一年多沉淀,中核集团召集院士专家“会诊”,确认“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的要求,重新布局核电技术研发、开展顶层设计,增加了最先进、要求最严苛的多项安全措施,也让“华龙一号”成了核电领域的“国家名片”。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华龙一号”的外部有双层安全屏障,保护屏障的用料和结构,都达到了现有核电技术的最高级别。另外,在反应堆内部,“华龙一号”独创了“177堆芯布置”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创新了核岛与安全壳设计,有效规避了各类核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性上完全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拥有自主专利700多项、国产化高达88%,中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也由此跻身世界第一方阵。”邢继表示。

      目前,“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正稳定执行向华东电网送电的任务。“2015年,‘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落户福清核电开工建设;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以68.7个月的总工期创造了三代核电首堆建设最佳业绩;2022年3月25日,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福清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皓自豪地细数“华龙历程”。他表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已顺利完成首循环运行和换料大修工作,安全性、先进性得到充分验证。按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计算,目前,示范工程两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过200亿度,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取得的重大成果。”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表示,根据国内权威机构预测,未来5年,我国预计每年新核准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可达6到8台,甚至10台。“其中,作为主流堆型的‘华龙一号’,将为我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能事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经济能源的需求作出更大贡献!”卢铁忠信心满怀。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㉝】在“浙”里,看见未来乡村的模样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浙江单元,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奖杯与本单元主题色“浙江蓝”相映生辉。2018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颁奖的画面被许多人铭记。

      当时在领奖台上,安吉县鲁家村村民裘丽琴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家乡:“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使我们村庄从一个脏乱差的小山村,蝶变成了‘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美丽乡村精品村!”

      2003年6月,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改善为重点,选择约1万个建制村进行全面整治。

      19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走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开启“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新阶段,从“三大革命”到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从一个个村脱颖而出到一片片区域携手共建共富共美……一幅迈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美好乡村图景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曾赞赏道:“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打好“强村富民”系列“组合拳”,浙江着眼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片区化、组团式推进村庄发展,力争“1+1>2”的集群效果。在天台县始峰街道,当地以安科新村为中心,精心打造安科未来片区,整体规划建设和运营“一溪两岸九村”,建设植入唐诗码头、唐诗e站、盒子空间等应用场景,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经营性收入2000余万元,实现沿线九村串珠成链共同富裕。

      “千万工程”建设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47元,连续37年居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值降至1.94,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村级集体经济年总收入707亿元,集体资产总额8200亿元,98%以上的行政村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浙江正积极打造未来乡村,预计到2025年,浙江将建设1000个以上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

      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是美丽浙江建设的目标。浙江单元展区内,“红船”红、“两山”绿、海洋蓝、幸福橙与江南青绿共同绘就的“生态美、人文美、生活美”的美丽图景和“人人奋斗、均衡富裕、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共富图景,成为最具浙江辨识度的邀请函……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㉜】机器人透出“中国智造”的技术奋进

      亮红色的机身、流线型的外观、弯曲的机械手臂……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辽宁单元,一套动感十足的工业机器人系统引得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

      “这是新松T12A-14‘火弧’机器人,它的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本体均为自主研发设计,可满足苛刻生产节拍下的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作业,广泛适用于汽车及零部件、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人群中发出阵阵赞叹声。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此次展出的工业机器人又被称为“工业手”,是机器人世界的大宗产品,也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机器人之一。以前相关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极其昂贵,想要降低成本,唯有自主创新。

      “工业机器人,关键在于灵活。”回想工业机器人的设计过程,新松公司技术执行总监孙宝龙记忆犹新,“国外产品在手腕传动结构上均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只有设计出独有的结构才能有所突破。”研发团队遍览国内外相关设计资料,反复推敲各个技术细节,历时3个月,才交出满意的设计图。最终经过长期的检验、测试及验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空传动结构研制成功。

      2020年9月15日,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新松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火弧”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4只亮红色的机械臂在现场“翩翩起舞”,立即吸引了一众参观者的目光。19家企业现场签署“火弧”机器人订购合同,达成订购总计近200套,“火弧”机器人一炮而红。

      这一年也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统计,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1.2万台(套),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机器人运动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高精密减速器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整机功能和性能显著增强。

      在沈阳新松实验车间,科研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孙宝龙对记者说:“目前,我们研发团队又锚定汽车产业用点焊机器人这一新目标。攻克汽车制造装配难题,推动汽车点焊机器人的技术突破,我们充满信心!”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㉛】在这里,读懂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运河泱泱,泽润千里。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江苏单元,只见展厅中心,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比例缩小模型惟妙惟肖、精巧绝伦。驻足细看,博物馆整体风格敦厚灵秀,主馆外观呈船形,仿佛一艘大船直接从江苏扬州溯运河而来,吸引不少观众在此流连。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万平方米,全面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主题成就展现场,讲解员娓娓道来。

      千里之外的扬州三湾,古老运河水在博物馆边上缓缓流淌。从选址、专家评审到开工奠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三下扬州,她介绍:“我们充分利用地形,将博物馆布置在扬州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一湾以北,以唐风与现代风格并行,既与扬州城市文化特色相协调,又反映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

      三湾曾是隋唐古运河的险要地段,古人采用让运河弯曲而行的方法,创造出安全航道,史称“三湾抵一坝”。经过实地勘察,张锦秋院士团队巧妙地设计出大运塔,与古运河三湾上下游的文峰塔和天中塔交相辉映,形成绝妙的“三塔映三湾”盛景。大运塔通过今月桥与主馆相连,其半圆形的承托结构倒映在水面上,恰是正圆。由此,形成了馆、塔、园、河、桥浑然一体的美丽图景。

      2021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我们将其定位为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大运河专题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不同主题的展览中,参观者可以通过上万件文物了解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还可以通过高科技数字化技术,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上的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商业贸易、饮食风物以及沿线自然生态。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据统计,开馆当天,预约量达5000多人次;一年多来,超220万人次走进这里。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古运河蜿蜒流淌,亲水步道环绕。学生写生、市民健身、儿童玩乐——博物馆四面成景,环境优美。

      50岁的扬州本地文史学者朱善文,在过去的30多年里,用镜头记录博物馆的建设始末,用广角镜头构筑大运河的变迁。“眼看着一座座工厂退出运河沿线,运河原点城市扬州的生态更美,空气更新鲜,百姓更幸福。”朱善文说,现在他的相机里,有了越来越多的笑脸。

      11月17日,2022扬州运河文化非遗大师精品展在扬州开展,大运河文化在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扬州落地生根开花。古运河与博物馆同生共长,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醒目的标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㉚】“雪龙2”号:在极寒之地破冰前行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上海单元,“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模型体量并不算很大,但红色的船体、白色的船上建筑、绿色的甲板和停机坪,令“雪龙2”号在蔚蓝色背景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这艘中国首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吃水排水量13996吨,续航力为2万海里,不仅能在1.5米的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还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吴刚担任总设计师的“雪龙2”号研发团队全过程参与了整个项目。从2017年年底开始建造,到2018年9月10日下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雪龙2”号在8736张图纸、2541块钢板中孕育,在江南造船三千多名员工的努力和汗水中成就,无愧为“大国重器”!这艘万吨级破冰巨轮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PC3级破冰船的建造技术。

      自从2019年7月交付使用以来,“雪龙2”号已经顺利完成三次南极科学考察和两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在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首航任务中,“雪龙2”号与“雪龙”号一道“双龙探极”,还上演了一场“极地营救”——

      2019年11月20日,南极圈附近的浮冰区,“雪龙2”号在前方破冰开道,4海里外,“雪龙”号紧随其后。

      “雪龙2,雪龙2,雪龙请求救援!”原来,随着风速达到8级,海面迅速凝结,“雪龙”号被冰雪围困,冲了几次都冲不过去,发出呼救。“雪龙”号是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的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虽然20多年来为中国的极地考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建造年代久远,破冰能力已明显不足。

      “好的,我们来了,掉头!”接到救援请求,“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立即掉转船头,并以4节的航速展开连续破冰。随着强大的动力推动船艏,“雪龙号”附近的冰层逐渐松动,“雪龙2”号的第一次救援任务圆满成功!

      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中山站、方便卸货,“雪龙2”号选择了一条新航道,周围遍布冰山和坚冰。依靠先进的双向破冰技术,“雪龙2”号利用船艉从上方重压冰层,下方螺旋桨掏空水流和碎冰,很快绕过林立的冰山,最终到达距离中山站仅10公里的目的地神州湾。

      除了强大的破冰能力,“雪龙2”号的科学考察功能也有了很大提升。以往,科考设备只能通过船的舷侧下放,一旦船只遇到冰层就无法取样。“雪龙2”号设置了月池系统,即使在密集的浮冰区,设备一样可以通过月池放至海水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科考成功率。

      探索永无止境。今年10月26日,满载着祖国和极地人的期许,“雪龙2”号搭载着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从上海出发,与随后出发的“雪龙”号一道,再次向南极破冰前行!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㉙】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龙江粮”

      “这是真的水稻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黑龙江单元,一簇簇金灿灿的水稻吸引了一群小学生好奇的目光。

      “是的,这是从黑龙江省绥化市空运过来的,大家可以摸一摸、闻一闻。”讲解员指着水稻上方的种子墙说,“这些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的种子都是黑龙江省自主繁育的,背后凝结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千里之外,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生物技术育种团队带头人潘国君正在实验室内精心挑选即将参加区域实验的水稻新品种样本。

      “我出身农民家庭,小时候常想,如果家家户户都能吃饱大米饭,该多好!”为此,潘国君立志学农,进入农科院水稻所工作后,他发现,那时主导黑龙江的水稻几乎都是外国品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装着国外芯片的种子怎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黑龙江是寒地稻作区,生态条件特殊。种植水稻,不仅受年平均气温和有效积温低、年际降水量和气温差异大等气候限制,还存在秋季温度低、水稻灌浆慢、干物质积累少等现实阻碍。为解决寒地早粳稻品种难高产、难稳产问题,潘国君带领科研团队扎根黑土地、深耕20年,培育出近百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早粳稻品种。此次展览中种子墙上的“龙粳31”,已连续10年成为我国的主导品种和黑龙江省主栽品种。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表述,让潘国君为之振奋:“种子要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用中国种子种出中国粮,才能更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但长期以来对进口大豆依存度高。作为育种人,我心里很不好受。”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副院长鹿文成研究员看来,种子选育就像养育孩子一样,是个漫长的过程,而育成一个好品种,更是难上加难。

      实验室里精准鉴定,试验田上表型测试。从选育亲本杂交得到低世代,再进行南繁加代,多次循环往复得到高世代,再从中筛选性状优良的品种,进行试验田表型鉴定……历时12年,鹿文成所在团队终于选育出了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用性广的早熟大豆品种“黑河43”。“黑河43”自2007年审定推广,2016年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至今累计种植面积已突破1亿亩。“今年赶上了好年景,大面积平均亩产220公斤左右,丰产性非常好!”鹿文成面露喜色。

      打好种业翻身仗,最重要的是品种的突破。这些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集中科研力量开展高产攻关、高产试验、品种改良,加快破解种源“卡点”,建院以来共育成推广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1777个。“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娣表示,“目前,我们正面向全球招聘农业高端人才,打造农业科技人才高地,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的‘龙江粮’!”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㉘】冰雪装备“智造”的实力与担当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吉林单元,一辆鱼形车引得不少参观者俯身细瞧:“中国红”的车身艳丽流畅,拉花式五角星动感十足,要是在赛场上飞驰,就像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是首款国产双人雪车!”解说员语气里带着自豪。

      雪车起源于19世纪后期,在首届冬奥会中就被纳入正式比赛项目。“雪车装备制造技术含量高、制造工艺复杂,一直被国外垄断。由于没有国产雪车,这一项目在我国起步也较晚。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后,中国雪车队才正式成立。”吉林省竞技体育能力提升重点实验室(冰雪项目)主任刘俊一介绍。

      2021年年初,中国一汽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开始联合打造国产雪车。项目团队直面研发空白,与中国雪车队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多次访谈后,勾勒出国产雪车的样子,在总布置、造型、车身、底盘、CAE、试制、试验、涂装等8大领域进行精雕细刻,最终在2021年9月交付。

      随之“破冰”的,还有整车设计与制造等20余项关键技术、焊接耐久性分析等5项关键技术难题。其中,关键技术指标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下子就实现了国产雪车从“无”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在展出的国产雪车旁,吉林辽源自主研发的首台雪蜡车模型、既保暖又舒适的自发热冰雪袜,还有身着“瑞雪迎春”涂装的冬奥列车模型同样“圈粉”无数。

      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辽源自主研发的首台雪蜡车开进北京,为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雪上项目服务。辽源在2020年年底承接研制国产雪蜡车的任务,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雪蜡车的科研攻关与制造,使之成为展示吉林省装备制造业和体育产业能力的又一张响亮名片。

      在辽源袜业园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穿的自发热冰雪袜就是在这里生产的!袜子结合了滑雪需要和人体工程学,采用特殊聚合物原料研发而成,不仅比同类型袜子平均增温8℃以上,还兼具抗菌、减震、防摩擦等功能。”袜业园副总经理张胜杰说,“袜业园正在赶制今冬首批1万双冰雪袜,并陆续投放到吉林省内各大滑雪场。到年底,还将实现3万双冰雪袜的生产目标,让普通民众也能买得到。”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㉗】大国重器 舍我其谁

      步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安徽单元,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模型首先映入眼帘,满满的“科技风”迎面扑来。

      “‘祖冲之号’是当时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目最多、包含62个比特的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它在1.2小时内完成的采样任务,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至少需要8年时间……”随着解说员娓娓道来,参观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2021年5月,“祖冲之号”问世,不到半年时间,包含66个比特的“祖冲之二号”重磅发布。“根据目前已公开的最优化经典算法,‘祖冲之二号’处理量子随机线路取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7个数量级。”中国科大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解释。这表明,在超导体系中,我国首次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也就在同一天,在光量子物理体系中,中国科大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构建113个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一天之内,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根据现有理论,“九章二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

      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数字背后,是潘建伟院士团队二十年如一日的拼搏付出。2001年,已在量子信息方面取得国际成就的潘建伟,怀揣着“一定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领先的量子实验室”的决心,从奥地利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大组建实验室。当时,量子信息研究在国内基础还非常薄弱,装置与人才相当匮乏。

      2003年,为了实现可升级的量子信息处理,潘建伟去往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所,以玛丽·居里讲席教授的身份,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在他的推动下,实验室的优秀毕业生还分散至英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继续学习先进技术。

      2008年,潘建伟辞去海德堡大学的职务,并将实验装置陆续迁回中国科大。2009年,在国庆60周年之际,潘建伟受邀在人民大会堂观看《复兴之路》,他激动地给在国外学习的学生们群发了一条信息:“我正在人民大会堂看《复兴之路》,感触良多!希望你们早日学成归国,为民族复兴、科技强国尽力!”

      “在国内一定能够拥有比国外更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潘建伟告诉学生。随着优秀人才相继聚集到中国科大量子团队,近年来,一系列重磅成果不断涌现,“祖冲之号”“九章号”问世、“墨子号”升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成功构建……

      “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能够得到党中央的肯定,我由衷地感到振奋和鼓舞。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光荣时代。”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潘建伟坚定地说。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㉖】见“证”大兴安岭绿色变迁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内蒙古单元的一个展柜中,两张证件格外引人注目:一张是红色封皮的林业伐木操作证,另一张是绿色封皮的森林资源管护上岗证。

      证件的主人,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根河乌力库玛林场护林员耿洪广。“真没想到,我的两张证件能在北京参展!这也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好礼物。”耿洪广激动地说。

      从伐木证到管护证,见证了耿洪广身份的变化,更见证了大兴安岭深处的一段生态佳话。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重点国有林区。走进耿洪广所在的根河乌力库玛林场,放眼望去,高大笔直的樟子松、伟岸挺拔的落叶松、色彩斑斓的白桦郁郁葱葱。这里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

      1992年,初中毕业的耿洪广进入乌力库玛林场工作,成为标准的“林二代”。2002年,他接受了队级、场级、公司级三级岗前教育,顺利通过了考试,拿到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工作证——林业伐木操作证。

      “在林区,有了林业伐木操作证才有资格伐木。”耿洪广回忆,每年冬季采伐作业期间,早上5点就要起床,和工友们吃完早餐后背着油锯去密林深处伐木。饿了,就吃怀里保温的馒头、咸菜;渴了,就直接捧起白雪。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伐木工的工作苦累难言。

      2015年,本以为会像父亲那样一辈子伐木的耿洪广,生活迎来巨大变化:党和国家决定从4月1日起,所有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转向封山育林,涵养生态。

      耿洪广永远记得那一天。3月31日11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在乌力库玛林场举行了庄严的“停伐”仪式。工人们象征性地最后伐倒一棵松树,然后“挂斧停锯”,林区结束了长达63年的采伐历史。一个巨大的日历式“挂斧停锯”纪念碑在乌力库玛林场永久矗立,左页是3月31日,右页是4月1日,寓意着林区翻开新的一页。

      自此,20万“伐木人”转身成为“看林人”。放下油锯,耿洪广得到了人生中第二本工作证——森林资源管护上岗证。

      “也有过迷茫,放下斧锯自己能干什么、能吃饱饭不?”耿洪广笑称,现在看来这些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森林旅游、林业碳汇、林下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当年“挂斧停锯”的地方,现在被命名为“停伐广场”,不同年代各种型号的砍伐运输机器和生活用品在这里集中展出,成为森工文化露天博物馆。这里还建起了“中国冷极村”“房车营地”“林区风味餐厅”,人们慕名而来,只为体验零下50多摄氏度的极寒、品尝直径2米的大火锅煮200斤羊肉的美味……

      视林子为生命,是刻在林区人骨子里的基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20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净增100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9.25个百分点,森林资源总量达到开发初期的1.47倍。

      如今,耿洪广每天都在管护区内巡护,进行森林生态质量检查、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灭火检查等。呵护这片绿地,成了他的日常……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㉕】“这不是锡箔纸,是不锈钢!”

      “快来看,这不是锡箔纸,是不锈钢!”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山西单元,玻璃展示柜内的一张薄如蝉翼的钢片吸引了众多目光。“只有0.015毫米!比纸还要薄,真的用手就能撕开?”声声惊叹中,参观者纷纷驻足,俯身打量着这一神奇的钢材。

      这块光亮如镜的“手撕钢”学名为不锈钢精密箔材,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精密电子等领域,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由于“手撕钢”要求钢质纯净、全流程控制精密,生产难度极大,长期以来被少数国家垄断,我国只得依赖进口,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始终被高昂成本与漫长交付期抵背扼喉。为了突破“卡脖子”困境,2016年,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组建了一支创新研发团队,毅然踏上了摘取“皇冠明珠”的艰辛之路。

      15人,平均年龄30岁,这是一条充满青年力量的队伍。“真是夜以继日!”回想起最初研发0.02毫米“手撕钢”的日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段浩杰感慨,“因为研发的同时还肩负着生产任务,所以只能白天忙生产,晚上搞研发。”

      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这是一条注定困难重重的研发路。轧制是首道工序,也是最核心的工艺技术要点。段浩杰介绍,如果把轧制的过程比作擀面,那轧辊就是擀面杖,擀“手撕钢”需要用到20根轧辊,根据其直径、宽度、锥度、凸度等形成的排列组合,有两万多种。哪种才是最优解?只有试!

      “实操的过程中充满未知,最让人崩溃的就是断带。”段浩杰所说的断带,是钢带轧制过程中被碾压成粉末状的白色钢渣,每次断带不仅意味着辊系的报废,更需要钻进40厘米高的空间里、耗费4个小时清理粘在油里的钢渣。

      失败的成本是巨大的,但重来的决心更强劲。711次的失败带来的是711次的经验,会议室白板上密密麻麻罗列出的问题,终于在2018年找到了答案。最终,随着宽幅600毫米以上的、厚度0.02毫米的“手撕钢”实现稳定轧制,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一举成为全球唯一可以批量生产宽幅软态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的企业。

      2020年8月,“手撕钢”最薄厚度轧制到了0.015毫米,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全新世界纪录。从0.02毫米到0.015毫米,5微米的跨越背后展现出的是满满的技术自信。谈及短时间内攻关的秘诀,段浩杰自豪地说:“在前期自主研发0.02毫米‘手撕钢’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通过大量的经验和数据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工艺,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自己蹚出一条新路,自然是越走越快!”

      “现在,我们已经走入了行业的无人区,这条路怎么走好,只能靠自己。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自主研发更多高精尖产品,更有力地支撑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在车间设备的轰鸣中,段浩杰的话语愈显坚定。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㉔】奖杯见证绿色奇迹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河北单元,两座特殊的奖杯让不少观众停下脚步。讲解员娓娓道来:“这座40厘米高的是‘地球卫士奖’奖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7年12月将其授予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另一座则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奖杯,塞罕坝机械林场在2021年9月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荣获。”

      奖杯上方的展墙上,《塞罕坝——美丽的高岭》视频讲述着塞罕坝人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正在参观的北京市民冯先生不禁赞叹:“60年三代人造就了100多万亩的人工林,了不起!”

      很难想象,塞罕坝这片辽阔美丽、生机勃发的土地,60年前却是荒寒冷寂、黄沙漫漫。

      1962年,为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原国家林业部决定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来自全国18个省份、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与当地林场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369人的创业队伍,开启了战天斗地的拓荒路。

      气候环境恶劣,让连年植树效果不佳,但塞罕坝人始终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64年的“马蹄坑大会战”后,林场种植的516亩落叶松的成活率终于达到96%以上,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造林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许多人还记得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曾说过的那句话:“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按照其生前遗愿,他的骨灰便撒在了马蹄坑林区。

      “那时,我们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当年和5位女同学一起毅然奔赴坝上的陈彦娴,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回忆起那段时光,她的眼神中仍透着坚定:“每每看到自己亲手栽下的树苗长成大树,幸福感就难以言说。”

      从1962年到1982年,塞罕坝人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保存率达七成,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近年来,塞罕坝人又在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的石质荒山和秃丘沙地上攻坚造林10.2万亩,林场内石质荒山已全部实现绿化。

      60年间,三代人接续奋斗,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森林面积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每年可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

      在时光流转中,大自然同样也在向塞罕坝回馈着巨大的“财富”——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

      如今,新一代塞罕坝人依然在闯关:良种引育关、资源结构优化关、森林质量提升关……“我们的前辈解决了塞罕坝这片森林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感到重任在肩,“目前我们正在打造智慧林场,全面摸清塞罕坝全场3亿多株树木的底数,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持续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路上走在前、做表率!”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㉓】国产大飞机 强劲“中国心”

      走进“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一台飞机发动机模型分外显眼。见涡轮风扇叶片精密排列、机械零件布满机身,几位观众难掩好奇:“航空发动机内部构造原来这么复杂”“它会应用在哪里?”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发动机长江-1000,应用在国产大飞机C919上。”来自北京海淀的观众李永生为大家讲解道。“我以前从事机械零件制造方面的工作,深知航空发动机研发不易。在这次展览上,航空发动机等一批先进设备,展现出我国强大的科研和制造能力,非常振奋人心。”李永生告诉记者。

      看着眼前的发动机,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激动人心的画面。五年前,伴着发动机的隆隆声响,中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平稳升空,安全降落。C919的一飞冲天,让人们看到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开始照进现实。然而,彼时C919装配的发动机还是由外国航空公司研制的LEAP-X1C发动机。

      “国产大飞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100%国产化!”C919大型客机副总设计师周贵荣说。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而长期以来,全球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独立开发高质量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航空发动机作为一项最难研发的技术之一,在我国曾经一片空白。实现民用飞机发动机的国产化,打破外国公司技术垄断,其难度和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国产大飞机怎样装上“中国心”?

      2011年9月初,我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重大专项的主承制单位——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商发公司”),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将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命名为“CJ-1000A”,中文名称为“长江”发动机。它也成为我国第一款商用航空发动机产品,装配国产大飞机的唯一国产动力。取名“长江”,象征着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的无穷动力和源远流长。

      这些年,长江-1000的研发脚步不断推进。2012年,长江-1000全尺寸模型亮相珠海航展;2017年,首台整机完成装配;2018年,验证机首台整机点火成功;2019年,开始全面地面航发测试……

      同时,长江-1000的研发水平也不断提升。早期受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限制,涡轮风扇叶片采用的是钛合金空心宽弦叶片技术,与LEAP-X1C发动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零件更重,效率更低。2019年,我国在碳纤维材料航发叶片研发中取得突破,国产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应用于CJ系列大涵道发动机,实现了发动机性能提升……

      不久前,一个个好消息接连传来。9月,国产大型客机C919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10月,商发公司组织召开了加速推进长江-1000适航取证工作动员会,计划尽快开展长江-1000的装机试飞和认证。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大飞机里的这颗强劲“中国心”必将提供更大动能。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㉒】小芯片引领“脑语”时代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天津单元,一枚小小的芯片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它是世界首款脑机接口编解码芯片,有一个更为人熟悉的名字——“脑语者”。

      7年前,当自己的左腿在意念控制下终于“踢”出去的时候,脑中风患者郑桂荣惊喜地发现,自己“瘫”了8个月的腿,竟然“又听使唤”了:“心思一动,腿就可以开始抬起来了。”

      在天津医院康复科的治疗室里,患者王杨佩神经系统受损,大脑无法指挥手腕、脚腕。戴好脑-机接口设备后,根据电脑提示,他的手腕功能慢慢康复。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他已经能自行进行腕关节旋转、踝关节背曲等。

      这一切,得益于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持之以恒的奋斗。经过7年攻关,该团队将这些原先在电脑上通过算法实现的脑电编解码功能集中体现在了展览中的这枚芯片上。

      脑机接口技术被誉为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在人脑和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信息输出通路的全新技术。刘秀云是团队中的一员,30多岁的她已经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她介绍:“早期研究中,团队聚焦于构建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帮助中风偏瘫患者建立新的人工神经信息环路,利用神经可塑性有效促进原有障碍的运动反射弧逐渐恢复,使其重获运动能力。”

      他们成功了。2019年5月,“脑语者”计算芯片C系列发布,刘秀云介绍:“它能快速识别出头皮脑电中极微弱的神经信息,高效计算解码用户操作指令,这将大幅提升大脑与机器之间的通信效率。”此后神经工程团队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朝着一个个更远的目标前进、突破。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抑郁症临床诊疗需求急剧增长。神经工程团队成功设计了“神工·神心”情感脑机接口系统,通过解码不同情绪下的脑电波变化,实现对病人抑郁状态的客观评估,并改变患者大脑活动模式,令其趋向正常人的模式。

      2021年,团队进一步研发了8通道24位模数转换芯片“脑语者”D系列,专门针对神经电生理信号的采集。在团队的发展蓝图中,“脑语者”芯片将不断进化,致力于成为脑机接口与神经工程技术的基础载体,为推动我国脑机交互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提供坚实保障。同年,我国首个脑机接口领域综合性开源软件平台MetaBCI面世,它能够实现对用户大脑意图的诱发、获取、分析和转换等全流程处理。

      一步一步走来,刘秀云深有感慨:“如果说‘脑语者’是在核心硬件方面加快了创新发展的步伐,MetaBCI的推出则是在建设脑机接口底层基础软件通用平台方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在未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在芯片、算法、应用等环节的不断突破,将有可能给人类的生活模式带来一场革命性的改变!”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㉑】“嫦娥”飞天月壤来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月壤样品可能是重量最轻的展品了——只有100毫克。它的文字介绍也很简单:“嫦娥五号作为探月三期主任务,成功将1731克月球样品带回地球。月壤外观与地球土壤相似,呈灰黑色粉末状。此月壤样品质量为100毫克。”

      但月壤又是如此厚重。

      说它厚重,是因为月壤中蕴藏着月球的奥秘。通过研究月壤,我国科学家正逐渐给出答案:2021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在月球岩浆活动停止时间、月球晚期岩浆活动成因、月球上是否含有“水”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8月,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矿物——嫦娥石;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又提出新的月球热演化模型,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的成因……这些成果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受到国际学界高度评价。

      说它厚重,是因为取回月壤的历程,凝结着全国2000多家单位、数十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热情和汗水。从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启动,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16年中,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稳扎稳打、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六次探测任务“六战六捷”。

      “我是来接嫦娥回家的!”在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家”的那一天,8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就守候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区的前方指挥所。“向党中央承诺的‘三步走’,终于从设想变成了现实!”栾恩杰说,“嫦娥”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工程能圆满收官,我个人感觉到党的伟大、社会主义的伟大、举国体制的伟大!”

      说它厚重,还因为从工程到科研,有关月壤的每一个信息、每一点进步,都能读出中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飞跃和提高。航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材料、制造、信息技术、测控等方面的协同,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在月壤研究中,最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骄傲的,是“所有的研究都是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完成的,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这在40多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是中国最早进行月球研究的地质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如今,他仍然记得当初是如何绞尽脑汁跟踪发达国家研究的,“真的很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科学家只能接触到1克美国赠送的月球岩石样品,而研究只用了0.5克。如今的成果,让欧阳自远激动不已:“这是我们自己取回来的样品,取得的成果又很有价值,所以我的心情跟当时完全不一样。”

      有关月壤的研究仍在继续,探月工程也在逐步推进。完成“无人月球探测”之后,“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探月四期已全面启动,将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中国航天事业正全面开启星际探测的新征程!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⑳】“国礼”也可以很新潮

      “精美绝伦!”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北京单元,看到“燕京八绝”《四海升平》景泰蓝瓶、《丝路绽放》雕漆赏盘、《和合之美》雕漆捧盒三件展品,大学生小王惊叹道:“这景泰蓝的明净素雅,这赏瓶纹样的精美细致,这捧盒的典雅韵味,原来国礼也可以很新潮!”

      《四海升平》景泰蓝瓶等,曾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赠予国际友人。“赠礼APEC会议的工艺品既要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与亚太经济体和谐共生的主题相契合,体现国际合作的精神。”北京工美集团运营管理部部长、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晶晶回忆,当时,在工美集团原总工艺师郭鸣的带领下,一群年轻人挑起了设计制作大梁。设计制作工序繁复,包括泥塑、制蜡膜、铸造、打磨、抛光、着色、贴金、保护等几十个大小工序。时间分秒必争,大家夜以继日,每个工序环环相扣,工期和进度缜密倒排到以小时计算。

      最终入选的《四海升平》景泰蓝瓶,器形设计灵感来自故宫博物院玉壶春瓶,纹饰采用能代表敦煌文化的宝相花。宝相花的每一片指甲大小的花瓣都不是一种颜色,从浅蓝到亮蓝色,在渐变中展现出了丰富性。

      “赏瓶的设计源于传统又不同于传统。传统景泰蓝的色彩丰富、华丽,‘四海升平’主色调为‘海蓝色’,象征蔚蓝的太平洋,呼应参加2014年APEC会议的环太平洋各经济体。”讲到设计理念,王晶晶娓娓道来,“就连这瓶体的每一个数字,都大有讲究。瓶高38厘米,和天坛祈年殿38米的高度呼应;瓶体最大直径21厘米,和2014年APEC会议21个经济体呼应。”

      瓶身上嵌入的四片画珐琅片——APEC会标、APEC主会场、天坛、长城等,颇具现代气息。王晶晶说,别看这小小的画珐琅片,想要找到合适的画珐琅技艺,可不容易!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最后在河北衡水一个镇子上一家家庭作坊里找到了画珐琅技艺传承人。

      “景泰蓝掐丝、点蓝、过火一道道工艺下来,最后组装环节难住大家了。”王晶晶感叹,“在几位老师傅和工艺大师们的反复研究下,四块画珐琅片、四个錾胎珐琅花环和景泰蓝瓶身终于严丝合缝地组装在了一起。”经多位专家鉴赏,结论是:“工艺比故宫博物院的藏宝毫不逊色。”

      回想往事,王晶晶感慨:三件入选2014年北京APEC的国礼,背后浸润着北京工美集团17位国家级、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200余位设计师、工艺技师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当中,既有年逾古稀的大师,亦有“当打之年”的70后、80后。如今,90后的年轻人成了这里设计创作的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最重要的是‘活态’。要保持其生命力,就一定要融入当代生活。”王晶晶说。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⑲】宇宙苍穹梦 爱国爱港情

      “敬爱的航天科学家们:你们好!我是香港培侨书院的一名小学生,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创造中华民族未来的星辰大海!”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单元,三幅香港小学生的画作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这封来信,就写在其中的一幅画上——画中,天问一号、长征火箭升空,嫦娥四号搭载着飘扬的五星红旗飞向宇宙苍穹。

      香港培侨书院的小学生黄凌越创作的水彩画,用纯真稚嫩的笔触,表达出对中国航天科学家的敬意,描绘出探索宇宙的科学梦想。2021年6月,在“时代精神耀香江”之国家航天科学家团队走进香港校园活动中,黄凌越亲手把这份礼物送给了到访培侨书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这幅画后来与另外两幅香港小学生画作一起,被神舟十三号带上中国空间站,进行了一趟真正的“太空之旅”。

      在培侨书院,龙乐豪院士一行受到热烈欢迎,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宇宙天团”。他向师生发表了题为《陪你一起走近航天》的专题报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报告中,龙乐豪院士深情寄语同学们努力成才、报效祖国:“中国航天取得成就的法宝是什么?就是航天精神。我认为航天精神的精髓是爱国,爱国情怀应该是每个中国人最诚挚的一种爱。”

      这些话,点燃了孩子们的航天梦、爱国情。黄凌越十分感佩:“看到龙院士80多岁了还在努力为国家工作,我特别敬佩。我希望自己以后也像他一样,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中国航天之于香港,有着非凡意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正是祖国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后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的。作为香港第一批升起五星红旗、以爱国传统著称的名校,培侨与中国航天事业也结下不解之缘。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访港,在培侨中学亲手种下两棵橡树。2005年,培侨书院投入使用时,将其中一棵移植了过来,如今,橡树已亭亭如盖。培侨书院校长吴育智介绍,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包括航天科普、科技探索等内容,“通过展示我国航天科技,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国民身份认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香港的航天梦始终与祖国同行。从研制嫦娥三号、四号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到嫦娥五号在月球“挖土”所用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再到“祝融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近年来,国家航天科技迈出的每一步,都有香港科学家的深度参与。

      今年10月,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香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热情高涨、跃跃欲试。放眼宇宙苍穹、胸怀爱国之情,背靠祖国,香港的航天梦将飞得更高、更远。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⑱】一张捐款发票 一生最大期盼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人潮涌动,中央综合展区国防和军队建设单元的一张捐款发票,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众为发票主人的无私精神所感动,称赞其“国士无双”。

      这张发票的主人,是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钱七虎院士今年85岁,头发花白,目光炯炯。谈及两年多前自己为武汉抗疫捐款650万元这件事,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如果有钱了就去追求奢侈的生活,这是可耻的。这几年,我把国家颁发和江苏省配套奖励的奖金全捐了出去。”

      20世纪60年代,钱七虎抱着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回国投身现代防护工程建设事业。他建立了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了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2019年,钱七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奖励800万元;回到江苏后,江苏省又给予他等同国家奖金标准的奖励。

      江苏省奖励的800万元,除了为武汉捐款的650万元,钱七虎捐出100万元成立钱七虎奖学金,奖励年轻科研人员,又拿出50万元捐给母校上海中学。

      国家奖励的800万元是怎么用的呢?钱七虎将这些钱全部捐给了昆山市慈善总会(基金会)“瑾晖慈善基金”。“瑾晖”基金设立于2006年,“瑾”“晖”二字分别取自钱七虎母亲和妻子的名字。钱七虎说,他做慈善主要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我的母亲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勤劳善良,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困难老人,这是为了纪念她;我的爱人多年来也一直全力支持我。”

      钱七虎和夫人袁晖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心系慈善事业,30多年来一直资助烈士子女和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除了参加“希望工程”捐助活动,还先后资助青海、贵州等地的20余名贫困儿童上学。

      谈及这些年坚持捐款的初衷,钱七虎说:“我自己就是在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现在很多贫困学生也需要帮助,如果他们能像我一样完成学业,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又幸福的事。”

      在钱七虎的资助下,很多人改变了命运。钱七虎说,看着这些孩子成长成才,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我常说,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有所成就、实现人生价值。为党和国家多培养人才,也是我一生的最大期盼。”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⑰】文言假条诉衷情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党的建设单元陈列的众多展品里,一张用文言文写成的请假条,格外引人注意。这张请假条不是出自老先生之手,而是一位年轻驻村干部记录下的脱贫攻坚足迹。

      2018年8月,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进入了最吃劲儿的关键期,木黄镇凤仪村90后驻村干部冉魏却为一件事犯了愁:一边,自己忙着撰写几个偏远村组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特色产业的报告;另一边,妹妹要出嫁,父母催着让他回家。放不下手里的工作,也放不下家里的妹妹,一张请假条,冉魏改了又改。他觉得,攻坚战一刻不能停下,自己因私请假很难为情。

      手机又振动起来,父母焦急地问:“几时能到家?”距离妹妹出嫁只剩不到两天了,按照土家族风俗,作为家中长子,冉魏本该提前到场、帮忙操持。

      从凤仪村到冉魏在沿河县官舟镇的家,不过一百多公里。但驻村半年,他从没离开过村子——繁忙的工作,让每位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都铆足了劲。

      思忖再三,大学毕业不久的冉魏想到只有文言文才能委婉而真切地表达出自己此刻的复杂情感:“近日舍妹将要出嫁,忆童年趣事,余常捧腹开怀,已然二十春秋,不言青梅,常言手足情深,作其兄长,理应到场祝福,也表兄妹之情,并安抚嫁女之痛于二老,二三日足矣,奈何脱贫攻坚并无闲暇,未能早日到场团聚……”

      休言半纸无多重。读着假条,忆起与冉魏在村街小巷和农户家中走访的日子,又想到自己尚在哺乳期的妻子、许久未见的年迈双亲,时任印江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木黄镇凤仪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戴帆格外感动。

      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有艰苦和汗水,也可以有诗意和远方。戴帆回复:“自古忠孝难两全,脱贫攻坚冲一线,而今小妹出嫁时,理应及时把家还。”

      3天假期未满,冉魏就踏上了回村驻点工作的路。他知道任务艰巨,但路途并不孤单。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省累计选派21.32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落实扶贫政策、建强基层组织、强化为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如今,戴帆不时会回到凤仪村,看一看村里的发展变化:“现在高速路通到了镇上,村里搞起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红色文化旅游,集体经济发展了,致富新路更宽广了。”

      回到家乡沿河工作的冉魏,至今仍对自己当年写下的请假条“火了”而感到意外。更多时候,他依旧奔走在田间地头。他说:“是基层工作让我成长,建立起了与群众的深厚感情,也时刻提醒着我,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保持奋斗激情,继续在平凡岗位上做好乡村振兴的一线工作,努力获得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⑯】消杀病毒的“黑科技”

      “乍一看以为就是普通的空气净化器,听了介绍才知道这是空气消毒机,可以消杀10多种病毒和细菌!”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社会建设单元,一位观众对面前的“白墩墩”赞叹不绝。

      “白墩墩”,全名是AOE空气消毒机。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叫‘白墩墩’,是因为它服务过北京冬奥会,运动健儿觉得它可爱又能干,像冰墩墩一样,就给起了‘白墩墩’的昵称。事实上,我们还有一款绿色的产品,叫‘绿墩墩’。”

      空气净化器,大家都不陌生,但对空气消毒机,很多人不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电科聚焦在公共空间,通过空气消杀阻断‘人传人’和‘物传人’链条的紧迫需求,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了这款‘抗疫神器’,为疫情防控筑牢科技屏障。”AOE空气消毒机产品经理王磊介绍。

      这个体积不到0.2立方米的产品,凝聚了多项创新“黑科技”。它采用独有的活性复合粒子发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气消杀和防疫抗疫手段。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让它在工作时对人体更安全,同时消杀效果更持久、高效,技术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可谓煞费苦心。

      “我们对比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几十余种同类产品,发现大多数产品的消杀过程都需要在机内完成,这样做工作效率低,而且对病原微生物进入消毒机之前的流通路径缺乏相应保护。”工作人员表示。

      为了突破“被动消杀”的弊端,研发团队从“打雷闪电”中获取灵感,决定以空气中的水为原材料,利用核心发生模组,使空气消毒机主动释放出无毒无害的“活性复合粒子”,这些粒子布满整个空间,可主动捕获病毒、细菌和真菌,破坏后者的化学结构,使其失活,有效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经权威机构检测,AOE空气消毒机每秒释放的活性复合粒子能达到10万亿个,对环境中的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多种常见病毒、细菌和真菌可达到99.99%的杀灭率。

      逆行出征赴吉林,星夜兼程赶上海,千里疾驰奔香港,尽锐出战助贵州,全力以赴援西藏……AOE空气消毒机问世以来,有力地支援了全国各地抗疫一线,展现出良好的消杀效果。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等重要赛事和重大活动中,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北京冬奥会期间,一段运动员接受采访的视频在我们的工作群中广为传播。运动员的旁边,就放着一台‘绿墩墩’。看着咱们自主研发的产品站上冬奥大舞台,大家既激动,又兴奋。我们相信,这项创新性的防疫技术成果还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空气消毒机的未来,AOE团队成员信心满满。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⑮】雅万高铁: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这列火车为啥看起来很特别?”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外交工作单元,一款身披独特涂装的动车组模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仔细观摩完模型后,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大三学生林峰好奇地询问附近的工作人员。

      “这是我国出口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它融合印尼文化,采用银、红色涂装,寓意‘繁荣昌盛’,还配有由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纹理抽象而成的红色多边形图案。所以,和咱们平常乘坐的不太一样。”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雅万高速铁路是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之间的高速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全长142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后,雅加达到万隆的出行时间将由之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雅万高铁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在列车的设计上,我们做了许多适应性改变。”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设计师张方涛说,为了适应沿线常年湿热和沿海多盐雾的气候条件,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采用了高标准防腐蚀设计。另外,雅万高铁线路坡道又长又陡,为此,工作人员专门设计了高加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列车的牵引力能迅速提升,爬坡能力更强,更能适应雅万高铁复杂的线路条件。

      自2016年1月21日开工奠基以来,雅万高铁的修建始终在紧锣密鼓进行。在建设过程中,中方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属地居民谋福祉,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4号制梁场项目驻地周边,几个村的村道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两辆摩托车交会都困难,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不便。该项目党支部书记李金照回忆:“为了增进友谊,我们项目团队在铁路修建过程中,先后给周边3个村出资修建村路。”

      “一条条村道修通了,我们与当地村民的心也更近了。”李金照表示,虽然大部分中企建设者都不能流畅地与当地村民直接对话,只会简单的问候,但是,他们听到最多的回应就是“China Bagus!”(中国好样的!)

      如今,雅万高铁全线隧道、涵洞工程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转入铺架施工阶段。与此同时,雅万高铁首批高速动车组也从青岛港运抵万隆动车所,为即将在今年年底举行的试运行做准备。

      “按照计划,雅万高铁将于明年6月通车,目前我们的团队已经开始了最后冲刺。”李金照相信,雅万高铁建成后,不仅将成为拉近两国人民距离的新纽带,也将会助力中国高铁成为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⑭】“金头盔”承载空军飞行员的梦想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单元,空军特级飞行员蒋佳冀夺得的金头盔醒目地陈列在展柜中,流光溢彩。

      “‘金头盔’,象征着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最高荣誉。我们视它为荣誉、实力与骄傲的象征。”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参谋长蒋佳冀,是首个三次荣获“金头盔”奖的飞行员。谈起三夺“金头盔”的经历,他言简意赅:“首夺‘金头盔’,胜在理念;再夺‘金头盔’,激烈角逐;三夺‘金头盔’,大胆创新。”

      2011年秋天,正是胡杨最美的季节,中国空军首次对抗空战考核拉开大幕——全空军百余名精英飞行员列阵鏖战、论剑蓝天,争夺10个象征至高荣誉的“金头盔”。而那年刚满30岁的蒋佳冀,是竞赛场上最年轻的一个。

      面对装备和经验占优的“强敌”,从高空缠斗到中空,几个回合的激战中,蒋佳冀大速度、大幅度急转抢先,承受载荷超过数倍于自己重量的压力,先对手发现、先对手锁定、先对手攻击——出奇制胜的作战方案,让电子装备占优的对手“傻眼”了。

      最终,蒋佳冀和战友们以大比分取胜,勇夺“优胜单位”,蒋佳冀更是以42:0的比分一鸣惊人,斩获“金头盔”,令许多王牌部队深受震撼。

      “天上惊心动魄的两三分钟对抗,背后是地面数百倍时间的研究付出。”蒋佳冀告诉记者,技术过硬只是上战场的“入场券”,精通战法才是打得赢的“资格证”。

      随着战法研究的不断突破,2012年,蒋佳冀再次夺盔成功,成为空军首位双料“金头盔”奖获得者。2015年,蒋佳冀三战三捷,第三次夺得象征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巅峰荣誉的那顶“金头盔”。

      三夺“金头盔”!这让当时还不到40岁的蒋佳冀,被盛赞为中国空军飞行员“王牌中的王牌”。众多荣誉加身,蒋佳冀却谦虚地说:“军人的荣誉只有在战火中取得,只有经历过战火检验的部队才能称作‘王牌’。”但他从不避讳对“赢”的渴望,“我们不仅要在对抗中取胜,更要制胜未来战场。”

      荣誉的背后,是一名中国军人矢志打赢的不懈追求,那闪耀的“金头盔”上更是镌刻着空军飞行员们的梦想。

      “苦练打赢本领,是为了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一飞冲天。”如今,担任某基地参谋长的蒋佳冀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而他的目标也愈加清晰:带出更多随时为祖国而战的年轻“金头盔”,让更多“金头盔”翱翔在祖国万里苍穹。

      进入新时代,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蒋佳冀深有感触:“感谢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让我们这一代飞行员能踏着改革强军的节拍,发挥自主创造力,为战而研、为战而练、为战而飞!”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⑬】碳达峰碳中和开局良好

      秋日暖阳,碧空如洗。北京展览馆人流涌动,观众热情高涨。

      “5年前,我站在三峡大坝上远眺,滔滔江水、两岸翠绿尽收眼底,让人心潮澎湃、豪气干云。今天,看着这沙盘,我依然能感受到世界第一大水电站的磅礴气势。”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室外展区,前来参观的北京市民苏一航在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沙盘前驻足良久、感慨万千。

      在这里,苏一航了解到,长江干流上的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共同构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巨大。

      不只是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沙盘,位于“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单元的我国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模型等展品,同样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这些展品均与“双碳”息息相关。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两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双碳’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说。

      刘德春介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政策,各省区市制定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在中央综合展区生态文明建设单元,“碳达峰碳中和开局良好 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等字样十分醒目。展览墙上,一张张照片、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

      两年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持续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商业化应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显著提高,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更多群众的自觉选择。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分别降低2.7%、3.8%。此外,我国已建成全球覆盖碳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刘德春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履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把握节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⑫】太空实验令人着迷

      “看着锆金属小球在无容器实验柜体中悬浮、加热融化、再辉、凝固……一切都太神奇了!”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室外展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大柱段模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谈起不久前在核心舱内的第二次太空授课,大学生小林十分兴奋:“从2013年神舟十号的第一次太空授课起,我就为之着迷,所以最终选择了航天专业。”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入轨。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就是其中之一。

      “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太空实验室,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张璐,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集成技术中心团队负责人之一,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正出自其团队之手。“每个实验柜的研制都涵盖结构、气液制冷、供配电、高速通信、航天工效学等多个学科,复杂程度不亚于卫星,同时还要满足空间站后续十年的科学实验需求……”这样的实验柜,张璐团队要完成13个。

      “有新的实验项目,我们要同科学家不断沟通,把实验柜的备品、备件提前准备起来,并想办法把更先进的技术带上去……”时间紧、任务重,整个团队一刻也不能放松。

      “问天”成功转位,“梦天”蓄势待发,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依托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中国空间站在建造阶段共安排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转入常态化运营后,空间站将实施更大规模科学研究,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张璐团队只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众多团队的一个缩影。正是航天人三十载的栉风沐雨,才铸就我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实现产品全部国产化、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

      “中国航天在我心中播下一粒种子,如今它已长成参天大树”“中国航天这种探索未知的精神,赋予我献身科学的力量”“我们必将迈向更浩瀚的星辰大海”……如今,越来越多青年人加入中国航天的团队中,面向浩瀚宇宙,奋楫笃行!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⑪】一家四代的教育坚守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单元的展台旁,陈女士一声感叹:“一家四代坚守教育初心,值得点赞!”

      吸引陈女士目光的,是展柜里河北省大名县特岗教师邝文媛一家四代的教师工作证件。其中不仅有1956年邝文媛曾祖母的扫盲教师荣誉证书,她祖父母的教师工作证,还有她和妈妈的教师资格证。

      邝文媛得知自己一家四代的教师工作证件被展出后,自豪又激动。她看着曾祖母王蕴珍的扫盲教师荣誉证书,想起曾祖母那双饱含沧桑又充满光亮的眼睛:“它们诉说着那一代乡村教师的奉献与心向光明。”

      新中国成立之初,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前师毕业的王蕴珍走上讲台,成为扫盲运动中的一员。白天教小学,晚上教夜校,她不仅帮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识字,还鼓励和带动村里的妇女、适龄女孩都走进课堂。

      1956年,曾祖母王蕴珍在扫除文盲运动中被评为“教师模范”。两年后,年仅17岁的奶奶郭秀芳考上魏镇师范速师班,但因为急需老师,郭秀芳提前毕业,成为师范附小的老师。在这里,她结识了爷爷邝戎生。

      夫妻俩听说一个叫白仕望的村子适龄学生很多,但村小停办了很久,便主动请缨。“没教室、没老师、没学生”,他们住在牛棚里,挨家挨户动员学生,最后在牛棚里开起了仅两个班的白仕望小学。几年后,俩人又到大名县西魏庄建起新的班级。2017年,已经退休的爷爷奶奶获得了乡村教师从教30年荣誉证书。

      当邝文媛接过希望的火把,走上教师岗位时,爷爷奶奶鼓励她说:“你在乡村的坚守,换来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乡村走出去,这是大德也是大善!”这句话,她始终铭记于心。

      “我们一家四代,总共有12名老师。我的曾祖母、爷爷、奶奶、姥爷、妈妈、姨妈、姑姑、姑父、两位姐姐、姐夫和我,都是平凡的教师。年龄最小的我,也已经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3年啦!”邝文媛指着妈妈刘传芹的教师证笑着说,“我快要出生的时候,妈妈还在上课,这注定我跟三尺讲台的缘分!”

      这方三尺讲台,是这一家人最大最亮的舞台,也是他们心中最美的地方。四代人的坚守不仅是传承,更是见证——新中国成立初期,4.5亿人,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到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达2.91亿人。不断改善的硬件设施、不停提质的教育资源、加速变化的乡村教育面貌……时光流转,邝文媛一家几代人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中国教育事业的腾飞。

      “是新时代给我的教育梦插上了更坚实的翅膀!”邝文媛说,希望越来越多有志青年加入乡村教师这个大家庭,从前辈那里接续希望之烛,点亮星空、照亮梦想,指引孩子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⑩】也门撤侨彰显大国担当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也门撤侨的动人一幕被定格在一张照片里,吸引参观者驻足观看。镜头中,战火肆虐的也门港口,中国海军女兵郭燕牵着5岁女孩李禹霏的手,自信从容地准备登上祖国的舰艇。

      “这份自信,来自我们身后强大的祖国!”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郭燕眼前总会浮现出7年前在亚丁湾的那一幕。那时,26岁的她是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临沂舰的一名报务兵。

      2015年3月26日傍晚,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执行任务,由临沂舰伴随护航,潍坊舰和微山湖舰在亚丁湾东部海域待机。

      突然,临沂舰接到命令:“暂停护航任务,立即向也门外海高速机动,听令执行撤运任务。”

      军令下,军情急!时任临沂舰舰长高克立即下令调转航向,全速驶向亚丁港。

      3月29日,临沂舰驶入也门领海,“到处都是枪炮声、爆炸声”。当看到码头上同胞们挥舞的五星红旗时,郭燕和战友们只有一个念头: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撤离,就多一分危险!

      为了让公民早一刻远离战火,高克率舰在向荷台达港航渡的过程中,主动与港区进行沟通协调。当天13时46分至14时25分,舰艇靠泊码头后,仅用39分钟就顺利接收126名撤离人员。

      在撤离时,看到一个小女孩跟着父母走得有些吃力,郭燕立刻上前拉起了她的手,“她看到我特别高兴,小手紧紧拉着我”。就这样,郭燕牵着她一路微笑同行,这一幕正好被战友熊利兵拍下,成为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武装撤侨、首次实施实战背景下的国际人道主义援救行动的见证。

      “因为祖国和军队的日益强大,我们底气十足,小姑娘也笑得特别开心。”牵起小女孩手的那一刻,郭燕真切感受到了逐梦深蓝、担当使命的意义所在。

      2015年3月26日至4月7日,临沂舰、潍坊舰和微山湖舰,在10天内转战3国4港1岛,遂行撤离任务5次,总航程5865海里,撤离被困中外人员897人,其中中国621人,其他15个国家276人。

      “中国,我为你骄傲!”“感谢祖国,感谢护航编队官兵!”“谢谢你,中国!”中外人员的心声,印证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能力和担当,也让中国海军的良好形象印刻在了世界人民的心里。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⑨】寻岩之路

      “这是块什么石头?能做什么用?”一块柱状浅肉红色的岩石,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生态文明建设单元亮相,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原来,这是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试采现场GH-02井的干热岩岩心。

      干热岩是什么?它是一种埋藏于地球深部、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水、温度高于180℃的高温岩体。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估算,我国陆区3千米至10千米深度干热岩资源潜力折合856万亿吨标准煤,按2%可采计算,相当于我国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的3200倍。

      “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开展全国干热岩资源调查时发现,青海共和盆地地表有大量温泉,温度最高的超过了90℃,鸡蛋放进去几分钟就煮熟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干热岩勘查与试采指挥部首席科学家王贵玲解释,“就像做体检一样,我们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技术给地球‘做CT’,在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圈定了深埋地下的干热岩体。”

      在此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原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在共和盆地开展干热岩勘查评价工作。

      “寻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钻探深度不断加大,温度越来越高,地层压力越来越大,难题也越来越多,钻杆断了、钻头坏了、卡钻等情况时有发生,但又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团队只能在不断摸索中探寻正确的解决办法。”青海省地矿局水工环调查院正高级工程师郭守鋆回忆起当时测温读数的场景,语气中满满的兴奋,“经过4年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在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3705米深处,钻获温度超过200℃的高温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重大突破。”

      这只是“寻岩之路”的第一步。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青海省人民政府在共和盆地,展开了一场干热岩勘查与试采的科技攻坚战。“我们在共和盆地先后钻了5眼干热岩试验性开采井,合计钻探进尺超过20千米,获取了8000多件岩心、岩屑样品,建成了我国首个干热岩勘查试采试验基地。”王贵玲说。

      那么,如何将干热岩的“热”换出来以供使用呢?

      “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压裂造储的方法开发干热岩。”干热岩勘查与试采指挥部施工总工叶成明介绍,首先通过深井向地下深处注入大量冷水,使岩体开裂形成主裂缝;在此基础上,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在主裂缝周边预设的方向形成相互交错、连通的密集裂缝网络,构建地下换热空间,以便于水与高温岩石充分接触加热,“就像在地下数千米深处,做一台精密的微创手术。”

      2020年8月,干热岩勘查与试采指挥部带领团队连续“手术”12天,在地下3500米到4000米深度,建成我国首个体积超过千万立方米的规模化人工热储。

      “换热空间有了,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如何克服地层复杂条件,让水顺利注入、连续抽出,进行稳定的地热能发电?”叶成明回忆,“我们反复试验,变换注采方式,摸索最优注水流量,经过3个月上百次的测试,终于在2021年中秋节那天,采出高温热水,推动发电机组稳定运转,实现了我国首次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并网!”

      一路上,团队攻克了高温钻进、规模造储、循环连通、换热发电等关键技术难题,基本形成了干热岩勘查试采全流程技术体系,迈出了干热岩试采的关键一步。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干热岩试采发电增效技术攻关和技术路径的优化。我相信,‘寻岩之路’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站在高耸的钻塔和整齐的发电设备下,王贵玲细细凝望,畅想未来……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⑧】三明医改缘何成“标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单元“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全面建立”部分,一项项成果,牵动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

      展墙上的一张照片颇为醒目,图片说明是“2020年11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轮播公示药品耗材价格”。这,只是三明医改十年来“让公立医院回归到公益性、医生回归到看病角色、药品回归到治病功能”的一次常规推进。

      改革前,这座因三线建设兴起的工业城市,曾因人口少、经济体量小、退休人员比重高,“未富先老”现象明显,医保基金面临“穿底”风险。时任三明市副市长的詹积富,回首往昔,仍历历在目:医疗费用每年呈现两位数增长,居民就医负担沉重,医疗行为中药品耗材多、设备检查多、检验多现象突出,医保基金收支矛盾突出……

      在詹积富看来,三明所面对的这些问题,虽有一定特殊性,但更多的,是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的共性问题。与其等待观望,不如行动起来。2012年,三明启动医改,将“第一把火”烧向了价格虚高的药品和医用耗材——执行“两票制”、实行“一品两规”,对各医院使用的“疗效不确切、价格很昂贵”的辅助性、营养性药品使用情况实时监控,严控大处方、大检查等。三明的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很快实现大幅下降。

      亲历医改的三明市沙县区青州镇涌溪村乐文焕,患尿毒症已有15年。他说:“起初,透析费用很高,我只能两周做3次,勉强维持生命,那时的自己深感绝望。后来尿毒症被纳入特殊病种,医保内的自付比例不到1%。现在每周3次规范治疗,身体状况稳定多了,还能兼职,有收入补贴家用了!”

      十年时间,三明医改破立并举、持续推进,成为中国医改“标杆”。“三明之所以能一路破冰、攻坚克难,最核心的在于党中央坚定有力的支持。”詹积富感慨。

      医改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两个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这十年,我国全面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深入推广以三明医改为代表的典型经验,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在,老百姓身边有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家门口有了更多专家坐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2021年的27.7%,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更高效、更顺畅了!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⑦】三万余页手稿再现鲁迅精神世界

      棕色的硬质封面上,嵌印着线条分明的鲁迅木刻肖像,3.2万余页鲁迅手迹收藏其中,细看手迹笔法,是汉魏风骨,也富晋唐神韵——这套共78册的《鲁迅手稿全集》,陈设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单元内。

      它是目前国内卷册与篇幅量均列第一的手稿集,含文稿、译稿、书信、日记、辑校古籍、辑校金石、杂编七编。

      作为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历来为学界重视。20世纪以来,共有近30种鲁迅手稿汇编成果面世。1978年至1986年间,文物出版社曾推出过60卷本《鲁迅手稿全集》,涵盖文稿、书信、日记等类别。

      “虽有珠玉在前,但30余年来,鲁迅研究和手稿征集整理工作屡有新发现,学界迫切希望能有一套搜罗更齐备、编校更精良、印制更精湛的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院长申晓娟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为更大规模的《鲁迅手稿全集》汇编提供了沃土。

      2017年6月,这项工程正式启动。工程由中宣部指导,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具体编辑出版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等鲁迅手稿主要收藏机构共同完成,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历时四载,新版全集于2021年9月精印出版,较以前出版的鲁迅手稿增加近1.5万页。

      “全、新、真、精。”曾参与该书编辑和审校的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锡荣这样评价新版《鲁迅手稿全集》。

      “全”——凡海内外迄今发现的各类鲁迅手稿、手迹均已编入。无论文学著译还是书信,无论美术设计还是辑校古籍的手稿,从少时听课笔记到晚年绝笔,均在其中。

      “新”——汇编理念新。超越以往以文稿等完整作品为主的汇编理念,凡是鲁迅借助某种书写工具进行创作而形成的过程性产品,都收入在内,如题字、设计与题签、批校、家用帐等。

      “真”——所有收录手稿都找到原件进行高精度扫描和审校,详细注明名称、时间、数量、尺寸、收藏者等信息;采用8开本彩印,保证手稿色彩保真以及90%的手稿能以原大小进行印刷。

      “精”——五审五校;分典藏片和精装版两种形制,锁线胶装,每一页都能平整地打开;封面精心选用画家赵延年创作的鲁迅木刻画像。

      鲁迅生前游历广泛,身后备受敬仰,他的手稿资料除收录在公藏单位外,散落在民间和海外的数量也不少。《全集》的收录,得到了包括鲁迅后人在内的多位私人收藏者的大力支持,以及海内外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的无私帮助。“还记得在北京的一个冬夜,我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一起会见国际友人,为扫描他们所收藏的鲁迅手稿而相谈甚欢的情景。”王锡荣说。

      经过多方努力,一代文豪的人生历程与精神世界,通过各个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手稿,得以全面、详尽、生动地展现。

      “鲁迅精神是激发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重温鲁迅的战斗精神、立人思想和文化胸怀,我认为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底蕴、强健中华文化的风骨、增添中华文化的神韵,都是有益的。”申晓娟说,“我相信,越来越多这样的精品出版物会不断涌现。”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⑥】驰骋棉田的“大家伙”

      “没想到你们新疆的拖拉机个头这么大!这可比我老家的‘霸气’多了。”“十一”期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王金波和郑宏民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刚走到室外展区,郑宏民就被一台两人多高、一辆公交车长的橘红色“大家伙”吸引了目光。

      “这叫采棉机。这几年我们新疆好多地方都在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采收效率高!”家住新疆阿克苏的王金波自豪地对郑宏民介绍。

      在王金波的记忆中,小时候,采收棉花就是家家户户每年秋天最重要的工作。天还未亮,他就要跟着父母下地摘棉花,一直到天黑才坐着装满棉花的拖拉机回家。“现在不一样了,机械采收已经代替了传统人工采收。机器工作时,人只需要坐在边上看着就行,完全自动化了。”他笑着说。

      展览中的这台机器,是由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生产的六行采棉打包机,长10.28米、宽5.58米、高5.3米,净重达30余吨,具备棉花采收、打包一体化功能,能实现自主导航、自动打包控制、故障自诊断、数据远程监控等,每天可采收棉花超500亩。

      “这台机器具有6个独立采棉头,配备大功率双风机系统和潍柴770马力发动机,棉花采净率在94%以上、含杂率小于10%。”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高端农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孙奎介绍,一台六行采棉打包机的采摘效率相当于1500多人手工采摘。此外,这种机器可以通过来回穿梭将待收的棉花压缩成棉包,“从天空俯瞰,就像在田野中‘画画儿’一样!”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但机采率仅有28%。“当时,采棉机属于我国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短板,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孙奎说。

      为了研制出高端国产采棉机,孙奎多次带领研发团队到棉花采收一线听取农户需求。他们发现,传统的箱式采棉机采摘棉花后,农民仍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打包。“采棉机最关键的就是打包功能,我们在六行箱式采棉机的基础上,不断试验打包系统及包膜模块结构,确保打包性能可靠。”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农机具研究所工程师文世昌说。

      最终,经过数十次的实验与校正,2018年9月8日,铁建重工4MZ-6自走式采棉机在新疆下线,填补了国内六行采棉机产品空白,2020年平均单台采收亩数达11000亩,最高单台采收17777亩。3年后的2021年,更加先进的4MZD-6采棉打包机上市,可满足采棉、集棉、打包、逐出和丢包等一系列动作,真正实现了采棉、打包一体化,并凭借采净率高、智能化高、性价比高深受农户青睐。

      近期,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还向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证书》,认定铁建重工“智能打包采棉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整体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投入研发高端农机系列产品,为提升新疆棉花品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孙奎说。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⑤】复兴号驶上“世界屋脊”

      “我坐过这趟车!从我们家到拉萨只需要3个多小时,一路风光可美了!”10月12日,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经济建设单元,一张图片吸引了藏族女孩央宗的注意。家住林芝的央宗告诉记者,去年拉林铁路开通,火车开进了藏东南,“我和家人出行方便了很多”。

      拉林铁路全长435公里,是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2021年6月25日开通运营后,复兴号首次驶上“世界屋脊”,历史性地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西藏和高原铁路建设发展翻开了新篇章。

      早在200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就拟建林芝—拉萨—日喀则铁路。10年后的2014年年底,拉林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为啥从拟建到开建中间花费了10年?因为在青藏高原修铁路,‘难于上青天’!在铁路建设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的情况下,拉林铁路勘察设计就花费长达五年时间。”在拉林铁路工作了11年的中铁二院拉林铁路设计总体何娘者回忆,“作为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拉林铁路的建设难度是前所未有的!”

      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东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设计施工难度极大。

      从开始踏勘线路到描绘设计图纸,铁路沿线400多公里的山山水水,何娘者都谙熟于心。“青藏高原拥有秀美风景,但也意味着地形险峻,要想进行铁路建设,免不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何娘者说,拉林铁路共有47条隧道、121座桥梁,整体桥隧比高达75%。许多隧道的埋深超过了1000米。隧道埋得越深,内部压力就越大,温度也越高。在雅鲁藏布江地区,埋深每增加100米,温度就要增加3℃,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难度。

      “许多隧道里的温度都超过了40℃,体感温度更高,人进去好似‘蒸桑拿’!”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每位工人都要背着冰袋降温,建设团队每天的制冰任务就达近百吨。“但没有人有一句怨言,大家都争分夺秒投入战斗。”何娘者说。

      拉林铁路开通那天,看到复兴号缓缓驶入林芝车站,何娘者的双眼噙满热泪:“拉林铁路建设期间,先后有13万名建设者参与,一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作为这个创造了高原铁路建设奇迹的团队一员,我倍感骄傲!”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如今,在西藏境内,以青藏铁路为主通道、拉日铁路和拉林铁路为东西两通道的“一主两翼”铁路交通格局已经形成,青藏高原与祖国内地乃至整个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数据显示,拉林铁路开通运营一年来,累计发送旅客113.7万人次、运送货物4.78万吨,客货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沿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飞驰在雪域高原上的复兴号,恰如眼前的新西藏——“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 有声手账|【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④】向海洋强国进发的“奋斗者”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是最吸引观众目光的展品之一。这台重约36吨的大国重器,可载3人,在万米海底连续作业6小时以上。它拥有3个观察舱和2个机械臂,装配7台摄像机和7部声呐设备,还配备了柱状沉积物取样器、液压钻切一体机等多项设备和工具。

      坐上它,万米深海,如履平地!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1年3月16日,“奋斗者”号正式交付,随后投入常规科考应用。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万米海试总指挥叶聪还记得“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成功那一刻的兴奋和激动,但如今再提,更多的是胸有成竹的淡定:“以前,万米下潜对人类来讲是探险、是冒险,现在就是常态化的科考作业。‘奋斗者’号是探索海底深渊的有力工具,它定将推动我国海洋科学,甚至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奋斗者”号的研发,始于2016年。那年,载人深潜器研发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这不是一家单位或某个学科就能完成的——万米之下,什么样的材料既不厚重又能扛住海水的巨大压力?如何能与母船实时联系,并尽可能快地传输资料……研发过程中,几乎处处有难点、步步是瓶颈。

      严开祺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当年,29岁的他是浮力材料研发的核心骨干,成为“奋斗者”号结构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他忘不了那些在实验室、在实验基地度过的一个个日夜:“我们经历过失败,又在一次次打击中重新出发。”

      困难吓不倒中国科技工作者。像他一样,来自20家科研院所、13家高校、60余家企业的近千名科技工作者会聚在一起,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牵头下,终于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使“奋斗者”实现了96.5%的国产化率!

      “其实,‘奋斗者’号的故事可以从更早讲起。”严开祺介绍,他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加入“深海勇士”号浮力系统的关键材料的研发攻关中,“我们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材料的研发”。严开祺说:“在宋广智老师、张敬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率先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的导师张敬杰总这样激励我: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求不来,我们必须靠自己。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选用国产浮力材料,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可以形成完整的深潜装备产业链。”

      是的,“奋斗者”号的故事不是一个短小的、独立的短篇,而是中国从无到有、建设海洋强国历史长卷的一个掠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中国的深海装备日新月异!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③】“乌蒙桥王”诞生记

      “群山的背景立体感很强,大桥模型精致中透着雄伟,气势磅礴,格外震撼!”在北京展览馆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室外展区的小李,一下子被1∶150复制的北盘江大桥模型所吸引,连呼壮哉!

      数千里外的乌蒙山深处,悬崖峭壁间,江水湍急,云雾缭绕,雄伟的北盘江大桥巍然耸立,连接云南和贵州。这座被誉为“乌蒙桥王”的大桥,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大桥。

      桥下有位“大桥导游”。“我见证了大桥建设全过程,中外游客来了都爱听我讲。”彭勋,出生在大桥贵州一侧,童年记忆就是翻不完的山、过不去的水,“要是能修座桥该多好!”

      2013年年底,轰鸣的工程机械打破千年沉寂。“家乡要修高速公路了!要建大桥了!”在上海打工的彭勋听到好消息,决定返乡创业,在桥下开起农家乐,既为服务造桥人,也为服务以后的观桥人,更为亲眼见证梦想成真。

      北盘江大桥选址在贵州龙井村与云南腊龙村之间,这里江面收窄,峡谷幽深,自古就是天险。两岸的老辈人常说,只有神仙才能“变”出一座大桥来。终于,一群人来了,他们不是神仙,而是贵州高速公路集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建设者。

      大桥采取两岸同时施工的方式,但腊龙岸难度更大,这块硬骨头交给了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公司。桥位区溶沟、溶槽、溶洞密布,岩层间充满半胶状黏土,好似多孔的豆腐,专家看了直摇头:“这样的条件基桩都没法儿打!”

      地质条件恶劣,施工条件更难!工程用水量极大,北盘江虽近在眼前,可到江面垂直高度有500多米,建设者们就在峡谷绝壁上建起了二级泵站,硬是把江水抽上了山顶;没有工业用电,建设者就架设专线,在悬崖上修通了数十公里的输电线。

      时间一天天过去,腊龙岸工期竟落下对岸10个月!总工程师母进伟坐不住了:“光靠加班加点不行,必须在工艺创新上下足功夫!”

      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计算,母进伟大胆提出新方案:将两个160吨的钢桁梁在200米高的上空对接,并且确保上下左右误差不超过5毫米。

      方案一出,不少专家担心:如何规避不规则的峡谷风?如果吊起的节段重量过大引发桥梁变形,怎么办?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建设者们破天荒地按照1∶1比例进行足尺实体试验。在严格模拟验算桥机整体提吊和纵移、桥下拼装、吊点转换等工况后,终于得出了可行的结论!

      边施工、边创新、边实践,纵移悬拼施工工艺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为山区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架设提供了全新的高质量施工方案。2016年9月10日,随着最后一块桥面板稳稳落下,北盘江大桥终于顺利合龙!

      2018年6月,母进伟走上了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的讲坛。北盘江大桥荣获国际桥梁界的“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林登少金奖。

      人们对这座世界第一高桥的热情,远超彭勋的想象。他的农家乐经常挤满游客,大家边吃饭,边听他讲大桥的故事。

      没事的时候,彭勋喜欢一个人爬到桥上去。站在500多米高的大桥上,看着群山之间,北盘江的河水向着珠江奔涌而去,幸福与自豪一同荡漾开来……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②】12张选民证中的时光印记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区,一排特殊的证件让不少来往参观者俯身仔细观察。“1953年、1956年……2021年,12张选民证,时间跨度近70年,难得一见!”参观者冯先生小声数着每张选民证上的年份,连声感叹。

      这12张选民证,是山西省太原市市民韩玉峰的宝贝。从方形章到圆形章,从红字印刷到黑字印刷,从繁体字到简体字……它们依次排布在展柜中,清晰记录着时光的印记。

      “12张选民证,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式民主是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充分地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优越性,这是我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人民民主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事例。”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刘俊杰说。

      那张1953年的选民证,纸张已经有些泛黄,上缘还有些破损,但是红色印刷的文字依然醒目,下方还有印着“北京市西四区选举委员会印”字样的方形章。

      “这是我国第一代选民证,随后颁发的选民证虽有微小变化,但大体保持了第一代的形制。”89岁的韩玉峰精神矍铄,他一字一顿地向记者介绍。老人清楚记得,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施行。就在这一年,他参加了人生第一次民主选举。

      “第一次选举,最让我难忘!”韩玉峰回忆。他17岁参军,18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20岁回国后随部队驻扎在北京。“那时候我就住在东直门一带。刚从战场上回来,满怀报国热情,参加北京市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这是多激动人心的事啊!”韩玉峰笑着说,选举头一天晚上兴奋得都没睡好。

      1955年,韩玉峰随部队集体转业来到山西省大同市,并于1956年在大同参加了第二次选举。1957年,他考入山西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太原工作、生活。这12张选民证,1张选区在北京,1张选区在大同,剩下10张都在太原。

      “都说‘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选举不是把选票放进投票箱那么简单,而是要选出真正能够代表人民的代表。”每次选举前,韩玉峰都会仔细了解各个候选人的情况。“这件事,可关乎咱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韩玉峰一直是个有心人,平时喜欢用收集、保存资料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在将选民证送往北京展览之前,老人一直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红色的软壳相册中小心保管。“一想到我的选民证如今陈列在展览馆中,就特别高兴!”他说,每一张选民证都是一段珍贵的回忆,能把它们分享给更多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希望更多年轻人看到后,能继续用好自己的民主权利,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 有声手账丨【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①】“典”亮美好生活

      【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

      开栏的话

      一朵朵翻腾的浪花,汇聚成磅礴的时代大潮。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正在北京展览馆举行。6个展区、超3万平方米、6000多项展览要素,集中展现了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

      从“奋斗者”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到“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从驻村扶贫干部的工作手册,到一线抗疫医护者的请战书……一件件实物模型、一幅幅图片图表、一段段精彩视频,承载着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历史时刻,更刻印着时代前行的铿锵足迹。光明日报今起开设《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专栏,请您随我们的记者一同走进展品背后的故事,感悟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这极不平凡的10年。

      “单法条就有两百页!”手捧一本民法典,一位参观者饶有兴致地翻阅起来。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展区第四单元内,整齐摆放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完善的多部法律文本。其中,民法典是名副其实的“大部头”——7编、1260条、10万多字……在我国浩瀚的法律宝库中,民法典是结构最复杂、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的一部。

      国之重典,当之无愧!

      展览墙上的一张大幅照片,定格了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2020年5月28日下午3时许,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正等待着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一辈子都忘不了!”说起当时的场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仍难掩激动。民法典获得高票通过,会场内顿时掌声雷动。孙宪忠也用力鼓起了掌,而眼中早已噙满了泪水。

      孙宪忠的心底,一直深藏着一份“民法典情结”。

      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制定,那时的孙宪忠还在读研究生,写了很多关于民法通则的论文。伴随着民法通则一路成长,孙宪忠成为我国第一届民法学博士生。虽然满怀感情,但孙宪忠也敏锐地发现,民法通则逐渐不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此后,孙宪忠陆续提出70多份与编纂民法典相关的议案、建议和立法报告,总计超60万字!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孙宪忠都会反复推敲。他始终记得,当他的老师王家福已卧病在床、口不能言时,依然颤颤巍巍地给他写下一行字:认真工作,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一定要把事情做好!”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

      重庆歌乐山下,西南政法大学校园内,百岁高龄的资深法学家金平,仍清晰记得自己亲历的新中国三次民法起草工作。

      “第一次是1954年,第二次是1962年,第三次是1979年。”这三次民法典编纂均因历史条件的限制没能实现。“必须承认,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法治深入人心,民法典才具备成功编纂的条件。”金平发自肺腑地感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制定民法典高度重视。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聚万众智慧,成伟大法典。民法典草案先后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共有42.5万人提出102万条意见建议!

      民法典编纂,既不是另起炉灶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地进行“麻袋装土豆”式的法律汇编。这部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性编订纂修。

      看着手头已经被翻得有些磨损的民法典,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青年法官陈扬,心里踏实了许多。

      “民法典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胎儿是否有继承权,孩子给游戏充值是否能要回,见义勇为能否免除责任,高空抛物如何治理……公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为了吃透条文和原理,陈扬经常在身边携带一本民法典,随时研究“划划重点”。

      适用“自甘冒险”条款的首例民事案件、适用民法典新规的首例撤销婚姻关系案、适用“好意同乘”条款的首例民事案件……随着民法典的实施,陈扬欣喜地发现,很多老百姓打官司时也会拿出民法典,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发声,“法律不仅写在纸上,更印在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