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若,山河大地是舞台,可敬人民是主角,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是剧情,那么,就让我们,到舞台最深处、到时代最前沿、到人民中间去。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如何改革?当代年轻人的思想状况若何?大山深处的村庄经历了怎样的岁月嬗变?脱贫地区如何迈向新征程?……无数个若何、怎样、哪里,需要我们俯身大地问计于民,需要我们沉潜追索,将问号拉直。 是此刻,也是昨日和明天。在时间的交接处,萦绕着历史与未来的双向思辨。 是出发,也是重启和赓续。新闻工作者用脚丈量大地的同时,紧扣着时代的脉搏。 是一个,也是千个和万个。杯水连浩荡,一村映家国,窥一隅而体察中国社会的全貌。 是迎难,也是破难和解难。激流险滩,急难愁盼,在对堵点痛点的剖析中,直面问题,探寻出路。 大地赋我们力量,人民予我们智慧。我们“光明人”,今天就出发,用脚上的泥土、用笔下的温度,履行使命,担责在肩!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久为人们所诟病!2018年,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45.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论文是科技评价的最主要手段。93.7%发表过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的人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
“破四唯”“立新标”有多难?
深入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些要求
时政特稿丨跟着总书记学调查研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
“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考察调研时深情地说,“现在的建设都符合这个方向,跟我们当时设想是一致的,而且发展得比我们设想还要好。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用好调查研究克服本领恐慌。本领恐慌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快速发展而自身的能力欠缺,要想将能力与时代的发展相匹配就必须要学会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