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戏曲是有效载体。在三秦大地,从事秦腔艺术的文艺工作者,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深入火热的生活,扎根广袤的大地,促进优质城市文化资源下沉,为观众创作了众多精品佳作。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以毛乌素沙漠的一代代“治沙英雄”为原型,讲述他们把沙地变绿洲的感人故事。思想深度激活流量,老戏新唱带热市场,该剧已在全国多地巡演50余场,所到之处观众“二刷”“三刷”频现。图为《生命的绿洲》演出现场。
坐拥天然的茶山,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贺岭村勤劳的佤族乡亲们,因地制宜,把茶发展成支柱产业,每亩收入2000元,茶产业帮助乡亲们增收,打开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在“千万工程”带动下,贺岭村正大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用新质生产力对茶园进行科学管护,进一步提升茶品质,提高茶产业附加值,深挖农耕文旅产业潜力,切实增强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以特色产业带动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为贺岭村村民在茶园采茶。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山东省庆云县尚堂镇南侯村因地制宜,积极引入锦鲤、花卉等特色产业,打造养(种)殖、观赏、展销一体的村集体业态,做大养(种)殖规模,做强产业集群。 南侯村观赏鱼颜值高,受到越来越多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成为这座“山东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另一张美丽名片。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南侯村进一步布局休闲渔业产业链,观光、垂钓、渔事体验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图为基地养殖池即将上塘的成熟锦鲤。
河北省肃宁县尚村镇东是堤村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富硒黑小麦为媒,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东是堤乡土品牌,黑小麦为乡亲们铺就多彩致富路。图为东是堤村第五届农耕文化期间,乡亲们现场制作黑小麦面点产品。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立足边境小城丰富的民俗资源,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加快“民俗游”发展步伐,构建全域旅游格局,产业“有形”,群众“有感”,使群众直接从文旅发展中获益,切实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在沧源,在共同富裕中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为沧源县葫芦湖公园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