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宿舍里的文明

  对各类学校而言,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发生在宿舍里的故事,镌刻着青春的记忆,见证着学子的成长,也承载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凝聚着它的精神与气象。为呼吁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宿舍文明,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27日起,光明日报开设《宿舍里的文明》专栏,通过光明日报记者的寻访和挖掘,讲述各地学校从治校历史传统和当下实践中汲取精神营养,培育与建设当代宿舍文明的生动故事。“说说我的宿舍文明”征文

专栏报道

让青春更健康更精彩——四川大学宿舍文明建设纪实

  在百年川大的定义里,宿舍是大学生生活最重要的物理空间,更是对65000名学生进行文化建设、人文关怀、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舞台。学校将浓浓关怀渗入其中,将公民意识培养贯穿其内,将人文创新素养蕴含其里,构建起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涵养出团结友爱、整洁美观、舒适温馨如家庭般的宿舍文化。

江南大学:宿舍涵育优良“家风”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学生史璐童,在大一刚踏入宿舍时,就被天花板上贴满的奖状震撼了——这是上一届学长留下的辉煌“战绩”,也是“家训”传承。

河北工程大学:传播正能量的宿舍文化

“宿舍不仅是住的地方,也是一个文化聚合,我们精心培育宿舍文化,让宿舍成为学生修身立德、怡心养性的精神家园。”河北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哈明虎说。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铺铺整洁 室室和美

依托青岛理工大学成长起来的琴岛学院从2008年开始,就以“宿舍文化节”为依托,举行各种有益身心、格调高雅的活动,将“弘德颂美,和谐育人”的宿舍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浙江工商大学:让学生“住得好,学得好”

  高校宿舍在育人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浙江工商大学围绕“诚毅勤朴”校训精神,通过拓展学生公寓的公共空间功能,推进宿舍社交化阅读,动员教师进宿舍促交流等方式,搭建丰富多彩的育人平台,让学生“住得好,学得好”。

评论解读

室雅人和育国士——复旦大学研究生寝室文化建设扫描

复旦大学北区三角地周围宿舍楼的阳台上站满了观众,研究生优秀寝室轮番出场,通过才艺展示、园区建设提案等环节展现独具特色的寝室文化。

光明日报评论员:扫一屋,方能扫天下

  “南开校父”严范孙在百年前为南开学生立下“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的“容止格言”,至今仍然镌刻在男女宿舍门廊的立镜处。

专家谈

山东大学:小小宿舍交织山魂海韵

鲁之精,齐之神;山之韵,海之魂。沐浴在齐鲁大地的山魂海韵中,山东大学学生公寓不仅是莘莘学子的栖息之所,更成了家一般温暖的存在。

桂林理工大学:梦想从宿舍起飞

宿舍,是学生“做梦”的地方,更是成就“梦想”的摇篮。桂林理工大学围绕“厚德笃学、惟实励新”的校训推进宿舍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好学、好思、好动、好用”的优秀品质,让莘莘学子的梦想从宿舍起飞。

让宿舍成为磨炼技能的舞台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书法加普通话,现在开始上课,请大家注意听讲。”随着竹竿子做成的教鞭在小黑板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老师”聂宁扶了扶眼镜,开始认真地向“学生”讲授知识。这是5月份的第一个周末,也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英语师范专业3408寝室开展的第316次集体学习活动。

在宿舍实践公共精神和契约精神

近期,《光明日报》开设《宿舍里的文明》专栏,讲述各地高校以宿舍文明为起点,构筑大学精神的故事,引发了很多社会学意义上的思考。

融入宿舍是公共生活的开始

  南开大学“用心构筑人文雅舍”、北大“家国传统”的宿舍文化等作为典型进入媒体视野,让人们感受到,宿舍恶性案件谈不上“代表性”三个字,高校正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付出努力。

小宿舍里做出大文章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南开大学将“用心构筑人文雅舍”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宿舍虽小,承载的育人使命与责任可不小,宿舍的文化氛围对宿舍成员的发展志趣、学习态度、生活习惯、行止格调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南开大学努力在小宿舍上做出大文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