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向焦裕禄学习,做优秀青年党员干部!
四川
2016-09-06 15:46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6-09-06 15:46:00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孙云清

作者:曾思诗

焦裕禄精神发祥于上世纪60年代的河南兰考,在党的历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经过充分发掘宣传,已非常深刻而具体,其实质是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宗旨意识。

许多年轻的朋友认为焦裕禄离自己的时代已经远去,时代在变化,自己应该学习的是新的科学和文化,学习焦裕禄完全没有意义,太形式主义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青年干部更应该学习焦裕禄精神,因为青年干部有知识、有文化,且朝气蓬勃,但由于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没有受到生活的磨砺,青年干部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青年要成才就必须学习焦裕禄恪守党纪国法,一心为民服务的精神,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做合格党员,优秀干部。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要学习其实干兴邦的务实之风。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年轻干部的优势在于自信昂扬、志存高远,但若引导不好,则可能演变成好高骛远的缺点。所以青年干部学习焦裕禄精神,就要学习其实实在在谋发展的务实之风,一定要摆正心态——到基层工作不是吃苦受罪也不是去“镀金”的,而是去学习的,学习如何服务群众、如何推进发展、如何成为好干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要沉下去深入群众,到田间地头去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等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踏踏实实做事,不因事情繁琐而不耐烦,不因遇到挫折而放弃,不因对象普通而心高气傲、锋芒毕露,不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以务实的精神开拓进取、沉着应对。

学习焦裕禄的精神,就要学习其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现在的年轻干部呈现出知识化、专业化的趋势,很多公务员都是本科生、研究生。走出象牙塔的青年们有着丰富的知识,但对群众的感情却不如田坎上跑出来的干部,甚至有不少青年干部从心底看不起老百姓。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情怀,在实际工作中深怀爱民之心,视群众为衣食父母,千方百计为民谋利,想方设法解民之忧,多办利民之事、勤思富民之策,在服务群众时掏出心窝子与群众交流,用真心去触摸群众的脉搏、用真诚去感受群众的温度、用行动去叩开群众的心扉从而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将民心汇聚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正能量。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要学习其自强不息奋斗精神。基层工作的繁琐又会让这群满怀激情的天子骄子们倍感失落,甚至生出得过且过的心里。试想,当年的焦裕禄初到兰考,如果出现为难情绪,甚至怨天尤人,他大概也只能碌碌无为地离开兰考。但焦裕禄没有,他视落后为耻辱、视困难为考验,坚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带领着兰考人民在那片盐碱地上开辟出新天地,也留给我们这永远铭记心底的焦裕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学习焦裕禄精神,就要学习其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将发展的责任抗在肩上的勇气,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主动到艰苦地区、到贫困落后的农村中去学习锻炼,多思考如何引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如何助农增收,建设新农村,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大限度地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带领群众创造一个有一个“兰考”式的奇迹!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更当珍惜美好青春,不断从焦裕禄精神中吸取养分,以坚强的意志、炽热的感情和“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的精神投身社会建设,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做新时期的创造者!

[责任编辑:孙云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