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学一做”征文] “两学一做”味正浓
陕西
2016-09-30 09:55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6-09-30 09:55:33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孙云清

编者按:自“铭记党员身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图文有奖征集”活动开展以来,众多网友踊跃投稿,以文字、图片为载体,阐述自己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感悟。评审专家根据投稿作品质量,参考网友点赞数量,从中评出二十篇优秀图文稿件进入9月榜单。其中,入榜文字作品内容丰富,观点深刻,摒弃传统切入点,以全新的角度深入分析如何将“两学一做”落到实处,提出合格党员不仅要遵守党章党规,还要用实效赢得群众称赞。入榜图稿则分为照片和漫画两种形式,或幽默或暗喻,意境深远,观之而有所感,发人深省。

作者:马煜伟

当前,在全体党员中如火如荼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已步入聚焦用力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可谓是“情到深处味正浓”。作为党员干部,只有让“两学一做”融入到脑,贯穿于心,外践于行,才能真切体会到“两学一做”的个中滋味,让“两学一做”在其身上变得有滋有味。

学习教育要自带书卷味。作为一名合格党员,要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美德、一种责任、一种追求,特别是在学党章、学系列讲话中,更应当孜孜不倦,力学笃行,将“两学”学明白、学透彻、学精明。同时,要懂得学无止境,不断在学习中深化党的理论知识,将其作为自身前行的“指南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更向群众学,在学习中提高素质、提高能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培养健康生活情趣,让书卷味伴随左右,达到既要源头活水,又要笔耕不辍,还要优雅修身的效果。

身体力行要自带油烟味。生活中,油烟味是每个家庭中最熟悉的味道,也是最接地气的味道。要做一名合格党员,就必须明白党员干部来自于群众,根基在基层,只有让自己多到基层“下下厨”,带上生活的油烟味,坚持做到看待群众有高度,走近群众有深度,联系群众有密度,发动群众有广度,依靠群众有力度,关爱群众有厚度,帮助群众有热度,服务群众有速度,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让群众的心灵产生“距离感”,也才能进一步受人信赖和敬重。“两学一做”也才能真正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和“末梢神经”,达到真学、真懂、真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的效果。

提升境界要自带薄荷味。众所周知,薄荷味总是给人一种清新、耳目一新的感觉。“两学一做”的目的也一样,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党员在自身境界方面得到新提升。通过“两学一做”,党员应当也必须给党和群众带来焕然一新之感,通过提高党员意识、忠诚意识、担当意识,让党和群众真真切切看到自身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群众纪律中脚踏实地的变化,从而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让清新之感,成为党员身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身为一名合格党员,要明白学无止境、做无止境的道理,只有坚持知行合一,做到学做融合,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态度,为自身带上书卷味、油烟味、薄荷味,自身才能学到深处,做在实处,走在前列,也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真正的贡献!

专家点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如火如荼地开展,作者以“书卷味”、“油烟味”、“薄荷味”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滋味,将文章中心主旨诠释得精准到位、有理有据。

>>>点击进入专题页面 查看更多文章

[责任编辑:孙云清]
看点·追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