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

2016-12-26 16:22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6-12-26 16:22:44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李国强

  悠悠梵净山,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自古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无不对她顶礼膜拜,虔诚之至,极尽讴歌赞美;科学家们更是对这深邃莫测的梵净山抱有种种猜想,试图探究她那无穷的奥秘。她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大斜坡上的巨人。所以在明朝建立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就是这座神奇的梵净山,早就成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接纳的“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了。但是人们对他的来历及其得名,却是众说纷红,莫衷一是。

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

  据“考证”,梵净山的来历要追溯到修筑长城时代。传说那时秦王朝为了尽快完成这一人类罕见的伟大工程,征集了大量民夫,日夜不停地搬土运石,筑夯打板,随着长城一节节地延伸,农夫也一批批地死亡,他们还把死亡的尸体也筑在长城内。这些死亡的幽魂怨鬼纷纷跑到观音菩萨那里去诉苦,特别是范疆和孟姜女夫妇尤为凄楚。恳求菩萨大发慈悲,拯救万千生灵免遭厄运。菩萨见他们情真意笃,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拿出一根赶山鞭给范疆,要他把全国各地的山峰赶去填土长城。

  于是,范疆手执赶山鞭出发了,他一见山峰就举鞭一挥,果然一些大大小小的山峦被他犹如鸭客赶鸭群一般昼夜的纷纷前趋。一曰,范疆从塞北来到南海,又急急忙忙地赶着一座山峰途径夜郎的东部,这一天他已是七七四十九曰水米未沾牙,饥饿疲惫至极,突然只觉得眼前一黑,便倒下了,再也无力挥鞭赶山了。

  从此这座山峰就“自我岿然不动”了。

  后来不知哪一朝哪一代的皇帝觉得这座山峰来得很是古怪,便敕封四座寺院在此主持护山。据史料记载,这座“岿然不动”的大山正名是叫“三山谷”。

  再后来,此山的“梵净”二字得名于一个小和尚。

  古语说得好:“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就在这四座皇寺里的上千个和尚中,有个青年法名叫悟彻,一天他一人下河担水,遇见旧时厮混熟识的映月姑娘也在河边浣纱一--他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因他双亲不幸归西,他满含泪水把双亲送上山后,便独自一人出家了。如今已是八年多未见,互相觉得分外亲切。

  “乔生哥......”

  “映月妹......”

  本来和尚四大皆空,但悟彻因恋映月旧情,在这荒郊四野的地方,一时心猿意马,误入“刀巴”阵,发生了苟且之事。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隔不久,方丈大师知遒了这件事。这且了得!硬是将悟彻活生生地杖毙了。悟彻在绝气前看着朝夕相处泪流满面的师兄弟们喃喃地说:“为了你们将来能修成正果,都要以我为戒,切莫再像我这样违犯了寺院的所有禁令 --也好,你们从此不再叫我悟彻,就直呼我为“犯禁,吧。”

  不久,映月得知她的乔生哥被活活打死,悲痛欲绝,便带着他们未出世的孩子,纵身跳入河里,急着寻找她的乔生。时间又不知过去了多少个岁月,和尚们心里时刻想起“犯禁”的惨死,自然也就六根清净,一心向佛,了却凡尘,不生邪念。方丈大师也觉得惩戒“犯禁”而让其他和尚警悟,虽系良策,但弟子们仍呼“犯禁”,大有贻笑后人之柄,思之再三,不如改“犯禁”为“梵净”,把这座山也直呼为“梵净山'这样既能顺弟子之意,又足以警后人之心,更重要的是表明这里是佛教清净圣地,不容半点物念私欲所玷污。

  于是他立即呜钟击鼓,聚众宣布。“梵净山”的称呼就这样世代沿袭下来了。

  

[责任编辑:李国强]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