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

2016-12-30 17:45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6-12-30 17:45:09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孙宗鹤

垣曲县十个地名故事

  一、历山

  山名,位于垣曲县东北部,最高海拔2358米,自沁水蜿蜒而来,长30余公里,宽10余公里,相传舜为躲避继母的迫害虐待,迁至历山躬耕,即此山。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10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二、舜王坪

  在历山山巅,海拔2358米,拥有5000余亩亚高山草甸,山顶荆棘不生,风景引人入胜,游客众多,主要景点有舜王犁沟、舜王庙、南天门等。其南边悬崖峭壁下,为2.3万亩的历山原始森林。相传舜为方便耕作,由于坪上荆棘妨碍耕作,顺将其连根播出,一颗未留,从此坪上再不长荆棘,坪沿四周峭壁上的杂木、枝干也只长的与坪面齐,不敢露头,至今如此。

  三、皇姑幔

  山名,系历山第二高峰,海拔2143米,因这里时常云雾弥漫,像帐幔一样笼罩着山头,故得名。传说舜耕历山时,二位妃子娥皇、女英曾再次居住。娥皇、女英在山间行走时,被树枝划破裙子,一怒之下把树枝按到地下,并命令它们不得在往上长,所以直到现在这里的树仍是下垂生长。

  四、诸冯山

  山名,《孟子•离娄下》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中提到的诸冯即诸冯山,舜帝出身地,位于垣曲县历山镇宋家湾村,海波867米,分布有舜石龛、握登坟茔、舜乡泉、舜庙等舜迹。舜石龛是一处高2米、宽5米、深3米的岩洞口,内有石凳、石床,传说瞽叟、舜母握登曾在此长期居住,舜就出生在舜石龛内。

  五、寿丘

  山名,与诸冯山南北相望的小土丘,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中提到的寿丘即此地。什器,指各种生产用具或器物,这段文字说明,在舜时代,不仅出现了农耕文明,手工业亦有一定的发展。相传古时粮果无法储存,舜反复研究,习得制陶技艺并施教于众人,在寿丘创办了制陶作坊。

  六、负夏

  古负夏城,现历山镇政府所在地。负夏由舜所创建,是一座南北长约一公里,东西宽不足六百米的“版筑”土围墙小城,《孟子•离娄下》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中提到的负夏即此城。相传舜由于德播八方,孝行天下,所居住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负夏城即由此而来。

  七、雷泽

  地名,为舜渔猎之地,在历山镇宋家湾村,此地地形开阔,呈鱼肚形,水易进难出,成湖泊,今已变成良田。相传舜捕鱼用粗网捕捞,捕捞的是大鱼虾,别人捕鱼用细密的网,连幼小的鱼虾也难以逃生,因此大家对舜的做法深感疑惑,舜说:“用细网捞,幼小的鱼虾难以逃生,太残忍了,再说连小鱼虾都捕完了,今后咱门还捕捞什么呀。”众人听了咸服。

  八、望仙

  村名,在垣曲县历山镇。望仙,又名“望贤”。该村背依天盘山,东北于历山相望。相传尧王途径此地,曾登临高山,遥望四岳举荐在历山耕田的贤人舜,因地得名“望仙”。后来,当地人将舜王和生活在当地的长寿老人偓佺皆敬为仙,加之该地山势雄伟,风景秀丽,犹如世外桃源,举目仿佛可见仙人,于是人们慢慢地就把“望贤”称之为“望仙”了。

  九、绛道沟

  村名,在垣曲县历山镇。绛道沟是一条大沟,古时历山地区通往绛州、平阳府必经此道。绛道沟,原名“降道沟”,相传,当地曾生活着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深山之中以采药为生,安度春秋,已不知年。尧王访贤,路途艰难,老人见状,解下腰带,掷入山涧,一条羊肠小道从天而降,从此便有了25里的“降道沟”。这位老者,就是被后世称之为神仙的“偓佺”。

  十、君地

  地名,又称君子地,在垣曲县历山镇。相传,在历山尧王和舜风云际会,尧对舜的人品、德行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认定舜是一个难得的治世之才。几日后,二人依依惜别,舜一直送至君地这个地方。后人就将此地命名为“君地”。

[责任编辑:孙宗鹤]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