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浸媒体时代的媒体格局

2017-02-09 13:44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2-09 13:44:01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石依诺

  作者:沈阳

  在媒体行业变革大潮下,媒体的江湖已经逐渐步入“浸媒体时代”。迈入新时代,各领域该如何破立?我对过去几年中媒体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第一是人才流动,这是过去一年当中非常明显的变化,我们也有个预测,在未来1-2年中,还会有至少100名左右媒体精英流入到新兴媒体当中;第二是在过去的三年当中,有至少50家传统纸媒停刊,我们按照这样的趋势做分析,在未来三年中至少有100家左右的报纸会休刊。媒体转型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

  近期我们对过去一年中所有的自媒体公司和新兴媒体公司他们的估值和市值做了一个统计,发现近一年中超过20个媒体过亿,还有近50家新兴媒体如移动视频直播、短视频社交、新媒体营销等等公司估值超过10亿。未来两三年发展至少50个自媒体估值会超过1个亿,近百家新兴媒体公司会大量涌现。

  我对过去一年中,乃至明年的媒体格局有三点总结。

  第一是多平台到达。当今的传播绝对不会仅仅用一个平台,需要用微博、微信、移动视频直播、短视频社交、H5等等组合,多平台到达能最大化把网络红利聚集起来。

  第二是多渠道网络。只有实现了多渠道网络的人才能实现整个的网络溢价。

  在这个里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传统社会一个男生如果请一个女生去吃饭,你会发现这个男生的竞争对手不是太多,就是这个女生身边的5、6个男生。他只要把这5、6个男生给击败了之后他就可以请到女生。但是在一个网络化时代,如果这个美女善于网络化溢价,这个男生要请女生吃饭的代价是要击败一万个追求者。所以在未来我相信只有网络化溢价的人,才能够获得最大的互联网的红利。

  第三是多介质融合。未来整个媒体一定会有超级大陆,如微信、支付宝、微博这样的超级APP,然后还有周围很多群岛,这些群岛就是新兴的这些媒体。超级大陆的人要流入到这些群岛当中,群岛当中的人也要回到超级大陆。所以未来媒体的格局就是超级大陆和一群群岛的一种模式。

  超级APP是日活在一个亿以上的IP。在过去一年中,移动视频直播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多变化,我们有发布会的直播、有秀场的直播、有生活的直播,还有很多突发事件的直播。我们认为在未来短视频社交领域、短视频直播领域会有一家超级APP出现,日活在一个亿以上的日活公司出现。

  这个领域涉及到未来的关键技术,什么是未来的关键技术呢?能够把短视频中的内容识别出来,并且进行聚合。我们在科幻片当中看到大量的场景,比如某一个犯罪分子,在经过街头摄象头时,留下了很多影象,所以未来如果我们能把短视频中大量的视频内容自动识别出来,它将成为未来短视频数据挖掘之王。

  在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一年乃至未来,网生代已经跃入到媒体市场中,网生代的人如2000年出生的人,2018已经达到18岁,他们的特点是什么?人均GDP达到8千美金,他们可以潇洒地到世界各个国家旅游。第一是自恃。 第二是自如。现在16岁、18岁的年轻人,躺在床上可以随时把自己短视频发出去,他们面对未来媒体环境是自如也是自洽的,同时是自资的。今天的自媒体给了很多人新的生存方式,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网生代他们的青春媒体。

  在这里我们对过去一年整个中国互联网做一个总结,我们会发现三种演化模式:第一种是边缘化崛起的模式。在失控的边缘没有任何人管理,新时代会爆发,从而形成席卷的浪潮。流量没有爆涨10倍,不能成为成功的移动视频公司。

  第二种模式美国东西移到中国来进行改造,从而形成在中国席卷很多亿人口的模式。

  第三种模式过去一年中,看到中国互联网自身特色的生长,看到了拥有中国自身特色互联网的新产品,我们整个目前有三种模式。在这里可以看到,技术演化的角度来说,发展路径是类似的,早期是一个概念,然后是一个泡沫,资本开始大量进驻,进驻之后产生非常大的虚假的美丽的童话。甚至包括VR也有某种这样的嫌疑。

  最近有一家VR公司大量地裁员,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随着产业资本的进入,随着脚踏实地资本的增加,接下来将进入应用推广期和产业发展期。

  微博最大的价值在于每一个人在公共传播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微信最大的价值可以自由地寻找相同兴趣的人进行结社;视频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办电视台;VR可以让每一个人做白日梦;无人机让我们具有飞鸟的视角。这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在未来大数据的增长、VR增长,它的走势快于AR和可穿戴设备。

  这里提了三个新的概念,第一个概念叫小众技术。在整个中国大陆它的销售额、销售套数小于50万套是小众技术适合研究者,不适合产业界进去。到了分众时适合产业进入,而大众技术是达到5000万套销量,无人机和VR没有达到这样的级别,今天最大风口仍然是视频移动直播。

  让我们再回头看机器跟人的距离。PC互联网电脑离我们很远,移动互联网当中手机离我们很近。手机是我们一个器官,大家要特别善待自己的器官,要买好手机。

  什么东西能取代手机?离感官器官最近的设备,跟视网膜交互的设备,如果我们之间可以通过眼神来指挥相关的设备的话,它一天的交互次数可以达到数千次,而手机交互次数达到100多次,未来最接近替代手机的产品一定是视网膜交互的,这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责任编辑:石依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