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陆贵山:培育大师 珍惜经典

2017-02-15 11:39 来源:文艺报 
2017-02-15 11:39:40来源:文艺报作者:责任编辑:石依诺

  珍惜经典

  应当处理好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俗文学和雅文学都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的生活需要欢声笑语。休闲和消遣,作为劳动后的调节,可以缓解工作的压力,放松紧张的神经,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人们的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满足各种阶层和不同人群对文化和文学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式的实际需要,应当使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俗文学和雅文学互补互动、竞相发展。一些精彩的相声和小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巧智、妙语、机敏、激辩、嬉闹、滑稽与幽默,都会使人感到快意,并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但不应用大众文化消解精英文化或随意把精英文化大众化,相反,大众文化也要创造传世的经典,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

  有文化素质的人们应当尊重和珍爱经典。诚然,对经典的阐释也会随着历史的转折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文学经典的改写和重塑,必须深谙其中的文化底蕴,把握其中的思想精华,提升文学经典对培育当代人文素质的价值和意义。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和再度解释,应当把握合理的底线,遵循一些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至少不要颠倒人物性格的性质,防止和克服把真善美和假恶丑互易其位,即把假恶丑描绘成真善美,或把真善美涂抹成假恶丑,从而丧失公平和正义的准则。对那些具有两面性的历史人物的改写和重塑,确实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实绩。当代中国的学者和作家都相继发现了那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曾经被遮蔽的另一面。诸如:不再把秦始皇视为残虐的“暴君”,而认同他主要是统一中国的历史功臣;有的传统的史学家认为曹操是一个“白脸奸雄”,不对了,他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精通韬略的军事战略家和壮志凌云、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过去曾有人痛责李鸿章是“卖国贼”,至少不完全对,他还是开创中国近代工业革命和洋务运动的奠基者……如此等等。笔者注意到,有的创作和作品,把文学经典中具有代表性的,为公众所普遍认同的、被传统文化观念所确定的典型人物,进行了不恰当的颠覆性和亵渎性描写,从而把人物的性质完全搞颠倒了。如对《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武松的改写和重塑,与武松的精神气质相去甚远。武松的上山打虎、醉打蒋门神、怒杀潘金莲等几个故事,都被歪曲了,丑化了。一个电视小品是这样描写武松的:上山打虎前,酗酒成性,无视政府法令,硬要上山打虎,实属违规行为,况且被他打的虎是一种珍贵的稀奇动物。这样,武松这个“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被涂抹成屠杀濒临灭绝动物的罪犯。武松醉打蒋门神并非是铲除奸商恶霸,而是反对市场经济中的合理兼并、资源整合的鲁莽行为。作品竟然这样全然置历史观点于不顾。至于说到武松与潘金莲的关系,同样使人困惑不解。曾有一出荒诞剧把潘金莲打扮成“性解放”的先锋女性;也曾有人说,武松面对如花似玉的潘金莲不动情,实际上是一个“伪君子”;还有的文艺作品描写武松顾盼着美丽的潘金莲,变得英雄气短,刚性难发,柔情似水,甚至化仇为爱,喜欢上了这个毒死胞兄的亲嫂子。如此这般随意跨越历史时空,违反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性格逻辑,通过娱乐化、时尚化、低俗化、消费化的艺术描写,达到去经典化、去神圣化、去崇高化、去英雄化的目的。对武松这个勇敢、公平和正义的象征符号,进行这样粗暴地歪曲和丑化,是人们的正常情感所不能接受的。

  文学经典和文学经典中的英雄人物是不会流逝的,永远蓬勃着新的生命。文学经典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是人文素质的标志,同时也是所属时代精神、历史精神、文化精神、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承担者和人格化。从一个具有经典意义的人物身上,往往可以看出一个时代。文学大师们创造出来的经典的艺术形象体现和代表那个时代的思想结构和价值体系,以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后来者效仿,成为做人处事的典范和榜样。因此,我们应当敬仰和培育大师,珍爱和创造经典。(陆贵山)

[责任编辑:石依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