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与实践

2017-02-15 13:24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2-15 13:24:39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石依诺

  作者:陆贵山

  【内容提要】本文从文化批判和文化继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对阻碍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的批判、对鄙俗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批判、关于批判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关于文化思想矛盾的社会历史根源等诸多方面,初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文化批判理论 文化批判实践

  一、文化批判和文化继承

  文化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文化继承。通过文化继承,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事业和文化精神。一方面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一方面提升人的文化思想素养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批判和文化继承是同步进行的,并永远是未竟的事业。文化继承存在着一个文化选择的价值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选择的价值标准和基本原则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不禁想起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两位哲学大师的哲学思想的改制和重塑的伟大学术实践。他们“取”黑格尔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去”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论,“取” 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论,“去”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机械性。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这种改造制作工夫,为如何承接和弘扬文化遗产,怎样“取其精华”和“去其糟粕”,提供了经典的范例,对我们理解破与立的关系、解构与建构的关系、整合与创新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方法论启示。培育和提升鉴别“精华”和“ 糟粕”的眼力,“取”和“去”的胆识,理应成为一切文化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对待文化遗产的基本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热情肯定、选择和创造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有益的新文化,赞扬推动历史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新文化。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面对着两种社会变革:一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一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坚决站在社会变革一边的。他们始终高举革命批判的旗帜。从理论到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中去。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的伟大革命实践进行了深情的讴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列宁亲自领导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并创立了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他们十分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恩格斯通过评巴尔扎克,列宁通过论托尔斯泰,都主张从封建宗法制向市民共和制的社会转型和政治、经济、文化层面所发生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历史变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只有先进的、科学的、主张变革的文化才有利于“实际地改变现存事物”,“推动历史的前进”。衡量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的权威性尺度是“首先必须检查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j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对阻碍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既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也反对文化复古主义。他们讴歌过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圣者和殉道者”,肯定过“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礼赞过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来的一大批体现先进文化具有的划时代意义的巨人形象,满腔热情地称颂过巴黎公社的革命伟绩和英雄壮举。凡是能够鲜明标示和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变革思想的人物和行为,他们都是热情赞美和尽力倡导的。但是,他们尤其反对和批判复古主义的文化:反对和批判消极浪漫主义鼓吹回到封建宗法制社会的政治企图:反对和批判被充满鄙俗气的文化氛围所包围和浸染的安于现状的保守文化,反对和批判所谓“封建社会主义”的滞后文化,反对和批判一切“空想社会主义”和审美鸟托邦文化,反对和批判导致人的异化的劣质文化,反对和批判妄图在纯理论领域内谋求人的解放的幻想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把“否认纯理论领域内的解放”,视为“世俗社会主义的第一原理”,“认为这是幻想”。j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和批判口头革命派和诗句革命论。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青年黑格尔派玄学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k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和批判把历史拉向后退的腐朽的落后的文化。他们不认同“用真正田园诗的笔调”,“把现实社会运动”变为“让一切有产者和统始者可以高枕无忧”的“安逸的、和平的、……宁静的、舒适的生活”。l他们反对和批判“祈求回到封建主义,回到宗法制生活里,恢复我们祖先的淳朴的风尚和伟大的德行。”m他们反对和批判以宗法制农村公社为组织形式的封建专制文化。他们指出:“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使人们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n

  怎样更加清醒地全面地看待中国以宗法制为存在形式的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重要问题。一些学人,由于受到包括影视作品在内对中国古代文化不适度地加以美化和诗化的影响,对实际上充满痛苦和灾难的历史寄予深情和偏爱。他们不满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态和社会的生态,渴望追寻逝去了的所谓美好的、甜蜜的、温暖的记忆,好像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社会是非常宜人的理想的组织形式,是令人沉醉的“桃花园”和使人迷恋的“理想国”。事实上并非如是。清醒的大众,特别是青年人,应当看到中国古代宗法制社会的另一面。这样的社会形式,既具有暖意与绿色,具有宁静、安逸、闲适、恬淡、温馨、自然、平和的一面,也具有专横、禁锢、凶残、暴政、权谋、黑暗、腐朽的一面,战乱频发,百姓遭殃,生灵涂炭,使千亿万人死于非命。据相关史料载:远在秦末战争时,有70%的人口死于战乱;汉武帝讨伐匈奴,使全国人口减半;黄巾起义和三国战乱,使幸存者只有当时人口的1%;南北朝混战,使当时人口损失60%;安史之乱,使当时人口损失近70%;金元灭两宋,使当时人口损失高达91%;太平天国失败,使当时人口损失两亿多,(参见:佚名:《血染的历史》,中华网:2005年9月13日)……如此等等。诚然,中国历史上,间或出现过几代暂短的所谓“太平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还有清朝的康乾盛世,即便是这个康乾盛世,也屠杀士人成风,文字狱竟高达130余案,令人惊魂失魂,噤若寒蝉。至于说到宫廷政变、改朝换代和权力交替的历史,更是上演着血和泪的故事。这些残酷的事实,令人折服地说明,漫长的封建社会并不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么美好与和谐。

  由于历代的和合文化不强调奋争、进取和必要的冒险和开拓精神,往往流于滞后、守成和因袭,形成一种超稳定的社会思想结构。从而渐次滋生软性和柔媚之气,酿成享乐和淫靡之风,以至造成颓废、腐化和霉烂,形成自我消解,耗尽精气,直到失去起码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当战争的风暴席卷而来,旋即土崩瓦解,束手待毙。人们还记得历史上有元亡宋,清灭明两次异族入侵。异族军队的将帅和士兵,看上去有点憨态或冷面,却附带着勃勃的英气和野性,雄健而强悍,骁勇的铁骑横扫和踏遍王者属下的大好河山,使他们沦为奴隶和阶下囚。真是没有文化的打倒了有文化的,也可以说,是简朴却清新有力的文化打倒了高雅却繁缛孱弱的文化,充分表现出以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的文化的局限性和缺乏力量。

[责任编辑:石依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