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周 星:超越影像——中国电影的文化景观

2017-02-28 11:2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7-02-28 11:23:32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周星

  2016年中国电影发展态势惊人,档期的价值凸显而出,放映归档和创作归类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呼唤,下一步发展的局面也似乎看得见。于是,当今时代,判断与评价电影需要一种宽阔的意识已经无法回避,即已经不能单一从电影自身来看待电影文化,因为已经进入需要市场衡量和价值判断相互为用的时代。不仅是因为电影具有超越影像的社会透视价值,还因为电影是文化先导,具有影响广泛的意义。漠视现实市场的谈论总是隔了一层,而看不到市场后面的动因与文化潜流背景,也容易沦为被动的数字奴仆。站在这一基点来看待春节档期电影,可以透视更多的内涵。

周 星:超越影像——中国电影的文化景观

  一、电影春节档的复合性意义

  无疑,作为国家文化构成的重要对象,在总体上的判断极为重要,即中国电影的市场跃进与社会同步、经济重点和票房相互呼应、人心本性驱动与艺术表现对应关系之间,都有值得探讨的问题。数字是一个探讨的切入点,后面是市场活跃、观影群体热情高涨、创作感召性大大增加的支撑。具体而言,2015年中国电影超越400亿人民币票房的高速增长,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电影大国日渐稳固的面貌。而进入2016年的突飞猛进,更刺激人心,从跨年的2015年12月28日到2016年的元月3日的六天,全国票房以惊人的速度累计达到了约14.7亿。而其中,元旦三天假期,单日票房分别为3.47亿、3.01亿、2.04亿,三天小长假共收入8.52亿票房,相比于2015年元旦3天假期的4.42亿,几乎高出了一倍。自然,猴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火爆,聚焦在大年初一上映的三部电影《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所谓“拉动春节档票房的三驾马车”。上映首日,三部电影票房均超1.5亿元。三部电影首映日当天,票房同时过亿元的现象,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首次出现。春节档电影票房屡破纪录,为2016年国产电影市场注入了强心剂。也许视野还要放大到全球影业来透视,春节的《美人鱼》《澳门风云3》《三打白骨精》等几部主导市场电影,拉动内地2月票房累积69.7亿元(折合近10.49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越了美、加在内的北美市场的8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票房。就数字而言,依赖贺岁与春节档期的超越,使得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级举足轻重的稳固大市场,不久的将来,整体性的超越也不难预期。

  由此,我们对于中国电影的自信理应确认,尽管单论市场电影评判中,既有好评与票房收益相互合拍的,也有社会评价不能和票房相匹配的差异,但显然,中国电影的认知需要以辩证的观念来应对,而不是想当然地惯性评价是非。一些时候的偏激评论,凭着个人意愿全盘否定也许夺人眼目,却无助艺术长进和批评的信服力;一味高歌猛进而不加分析得失,也无助产业与艺术发展。在看待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启发性的思考和现实性的看待之间,更加需要冷静剖析评判,而中国电影2016年肯定是极特殊的年份,我们满怀期望地等待逼近北美票房,也急切需要提升电影品质,但最重要的是确认中国电影,不能因为一些不如意的表现和不见得完善,就返回以往的时代。如果说,早几年,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对中国电影的品质、市场化扩大之后理想化的方面还不满意,还期望改进一些不足,对现状还有所犹豫的话,现在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现实面前来拉升创作的质量,切记有市场的鼓励,也有催人向上的批评,有对于艺术表现出色因素的肯定,也有期望向善的追求,认知才能全面。

  2016贺岁档和春节档为我们展示最新的中国电影基本图景,即发展加快的大走势、创作变化的样貌、吸引大众的主要因素,以及电影发展遭遇的问题等等。档期的聚焦正是市场和受众交融的体现,其成熟不仅是受众群落的定位,其实是更大群落观影者拥戴而烘托造就的图景。只把档期看成是时间局限的长短,是不能看清更为阔大的问题的,实际上,档期已经不是一个受限的日子,而是日渐开放的观影自然凸显的时段。当下电影市场观念,不仅是和假日相关的档期概念,如从西方的暑期档到圣诞档期、中国的十月黄金周档期和越来越具有意外收获的小假日(情人节、五一小长假等)的电影观影热情,还是国力上升、经济发展和文化意识蓬勃增长的必然呈现。我们应当将之视为适应时代文化发展需要的电影文化新常态的必然现实。

  何谓新常态?是时代发展造就的新型文化状态,即当今新的环境下,文化已经成为包容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同构关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关系、文化受市场影响但也建设和市场的关系,以及文化在人心感染上的更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等等,他们成为判断文化不可剥离的关系,时代文化已经需要按照新常态来看待。同样,要认识在文化新常态中,电影作为主要构成也形成着电影文化的新常态,这新常态形成了一种新的多样形态的影像关系的介入,包括电影和市场逐步协调、艺术在技术增进中获得传播力、网络影响与电影大众性影响力上不断彼此增力、青年观众左右着电影的发展走向、资本介入强势影响电影构成、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等要素。认知这一点,是要强调认知中国电影新常态的复合性意义,即已经不是以往的单一状态。因此,评判和分析倘若无视这一新常态,将不能深入,也无法对电影真实性深入把握。

[责任编辑:刘冰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