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电影的三个“刚性”观
“目前,中国电影正处于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蓬勃发展期。”中国电影经历了市场规则的建设,已经无可阻挡地走向现代市场文化发展的轨道,一些执守于非市场时代艺术创作的批评,试图让中国电影回到单一化状态中去创作电影,却完全不可能。纯艺术电影不能再返归旧路,只能在发展的市场兴旺创作中来实现。事实上,有三个东西支撑着中国电影2016年的增长,即三个“刚性”观。
第一,刚性的市场。市场改革到现在十年多,中国电影已经进入刚性增长局面,2015年猛然超越400亿票房,而2016年年初的刚性增长还在继续往上走,这绝不是所谓的“口红效益”,而是正向的文化发展延伸的结果。春节档《美人鱼》携带着《澳门风云3》《三打白骨精》的票房增长,实际上是电影市场必然需要的基础所致,而中国社会经济所带来的便利自然不可忽略,2015年中国GDP是67.7万亿(约10.42亿美元),世界第二。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与此相应,电影市场和与经济相匹配,它应该呈现良好景象。事实上,电影市场的火爆与经济实力相关,资本进入促发着更大市场的开拓潜力,我们看得见的若干年来刚性的市场增长就是证明。
第二,刚性的观众群落增长,是中国电影市场不断高推的重要因素。据《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统计,2014年全年城市影院观影人次达到8.3亿,同比增长34.52%。而2015年观众增长到12.6亿人次,2016年预计能超过人口总量。毫无疑问,青年观众是观影的主力军和增长梯队,但这其中谁是观众主体?有人做了很多研究,即21岁左右的青年占据重要位置,也有人提出是小镇青年,是青年这一群体的刚性增长而不是其他,才是正确的提法。“事实上整个春节档票房的主力城市仍然是省会、直辖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研究发现:25岁以上的“90前”,其实更愿意在电影上产生消费。电影上映周期内更愿意走入影院观影的观众,主力是落在25-35岁,而不是25岁以下。不难理解,任何关系到消费的行为,其本质上都是和收入密切相关的。“收入和观影频次的关系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并且在不同观影频次中,月收入3000-10000元的观众占比均为最高——3000元以上收入人群要占总体核心观影人群的86%,在各级城市都是这一收入群体支撑起了票房”。也许我们应该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待,不是简单的所谓小镇青年,其实是中国人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二三线城市的青年是文化青年的比例普遍提高,刚性观众的比例提高,二三线城市青年人越来越喜欢看电影,这是中国经济高增长后呈现的文化和文化人对电影的喜爱。
第三,刚性的电影创作批量化。当下值得讨论的好电影越来越多,刚性的增长丰富化,打破了过去孤立的谈论某些文化电影的角度,因为电影形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中国和好莱坞合拍的电影《功夫熊猫3》的本土化十分明显,票房近10亿;《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技术层面的观感相当出色,也收益超过10亿等等。2015年是“中国电影的独特标志性年份”,包括《老炮儿》《十二公民》《山河故人》《刺客聂隐娘》《烈日灼心》《滚蛋吧!肿瘤君》《狼图腾》《一个勺子》《师父》等等获得人们的赞誉的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可资谈论的日渐增加,说明市场蓬勃后的实际质量提高。新一代导演创作热情带来创作的新景观,这一代人适应以3D为主的市场和现在的受众素养群落,整个电影创作的面貌大大不同。应当承认,从去年到今年,可值得谈论的好电影数量以刚性增长,是因为顶住各种压力让市场发挥主动,支持鼓励更好的多样态电影走向成熟和蓬勃发展,我们才能看到想象不到的单片电影高票房冲向20多亿,《美人鱼》更高达30多亿。想象不到上亿的电影已经向百亿进发等现象,是中国经济发展得到文化匹配在电影领域的例证。而相得益彰的是,中国文化人观影的增长对电影素养的提高,将来会更好地促使大电影市场的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发展。
三个刚性使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值得夸耀,证明一个道理,当市场蓬勃发展,哪怕像过去我们批评的问题还存在,但一定会有更好更大排量的电影、更多合家欢的电影、逐渐把我们自己的电影市场做大,则中国电影就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2016年春节档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事实证明,不用担心中国电影人的智慧和中国电影人引进学习借鉴的创作力量,相信电影的艺术质量会更大提高,有更好的作品出现。当然中国电影该做好一种准备,我们的技术远比过去提高,则需要把技术提升进化到人文关怀、思想情感上面,比如说《美人鱼》,敢于触及现实,敢于触及贫富之间理想化的弃富爱贫,实际上是满足人性关怀的艺术,以及敢于把喜剧和悲剧结合在一起的观念,由此满足更多人的期望,而所收获的30多亿票房也是情理所在。这一作品提醒我们,除了周星驰的品牌之外,很多人畏首畏尾不敢触及现实,对于人性的东西不敢满足,试图做高大上,却难免门可罗雀。电影需要追求光明,但更要入心入理。对于贫富差距、暴力、淳朴等在世道人心和社会的价值,是有许多启发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