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尹鸿:中国人变多好,中国电影就能变多好

2017-03-03 17:44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7-03-03 17:44:18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责任编辑:李姝昱

  很多人拍电影不为挣钱所以才有很多烂片

  靠着资本市场的推动,电影这些年真的不缺钱,天价片酬怎么来的?就是钱太多,钱多了以后,你往上抬我往上抬。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但是电影现在成为杠杆,成为一种金融工具,成为影响力杠杆,很多人投电影并不指着靠这部电影票房把钱赚回来,大部分电影挣不回来,但是电影有影响力,可以拿电影说事。

  我老说电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文化产品,雨点就是直接经济价值,雷声就是影响。电影有巨大的影响,给一个城市带来声誉,给一个部门带来奖项,给企业带来荣耀,可以有明星资源给你当代言人。一个公司上市,你说我挖煤矿,没人知道,但是你说你拍过电影,股票的溢价能力就会提升,拍电影会给你带来政治、经济价值。

  大量行业外资本进入电影,造成电影泡沫、资本过剩、急功近利,使得中国电影平均水平低,大量粗制滥造。其实好莱坞不允许行业外资本直接投电影项目,你可以把钱投给一个基金,基金的钱去拍电影,换句话说,你不知道你的钱是给了哪个电影项目,投资者干预不了创作。你看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电影里出品单位没有行业外机构,但在中国,没有成熟的行业体系,没有人过滤这块儿,各种钱纷纷进入,所以电影业就很复杂,拍电影什么动机的都有,有领导政绩的,有为企业做宣传的,有为自己儿女毕业了实在找不到工作,给他们弄个电影拍着玩的,这个很普遍。

  我们一年年产接近700部电影,你们进影院一年看的国产片不会超过20部,加上别的渠道,不会超过50部,你们已经觉得起码有一半是烂片,你想想看这700部电影是什么感觉。那对人的情商智商都是严重的挑战,所以要同情电影审查委员,真的是严峻挑战。

  过度商业化带来精品不多,杰作也没有

  中国电影产品过度商业化,虽然票房增长40倍,但是你发现中国电影版权销售收入很少,这在全世界也很奇特。大家知道,欧美国家通常是一部电影在影院的票房收入只占30%左右,但中国占85%,基本靠影院回收,导致的结果就是急功近利,所有电影生产和发行的目的就是把你哄进电影院,不管你看了以后骂不骂娘,跟他没关系,他就是让你买票买票,所以做预售做保底,第一时间把你哄进电影院。

  这两年口碑传得很快,就控制口碑,现在最火的都是互联网公关公司,努力去引导舆论引导口碑。我们现在对这些公关公司也怀疑,越来越多地相信朋友圈,但你会发现,朋友圈也有很多人被公关,公关无处不在,但总之还是好多了。我有时候也发公关文,但是我一定会先看,看后觉得自己发了一定不会被人骂,别人去看了觉得花钱不冤枉,我才敢发,所以这些年我还保持基本判断。多少次请我看电影,临近结束我赶紧走,不拿钱,也不说话,也不发批评文章,人家好不容易请我去看,我也不好批评,可以不说所有的真话,但不能说假话,这是前提。

  不是电影审查委员会太挑剔

  杰作没有不光是过度商业化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杰作出现需要时代背景。我们现在不要说杰作,《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各方都紧张,审查了很长时间,反反复复修改,很多人不敢签字说让它过去。不是电影审查委员会保守,而是觉得万一我放过了,有比我更严格的社会审查员怎么办?

  事实上就是这样,这些年不是电影审查委员会对电影多么挑剔,而是社会远远比他们挑剔。《让子弹飞》,大家知道当年通过了,就有社会审查员向有关部门汇报,说这个电影非常坏,处处映射今天现实。后来我们请专家去考证马识途的小说是不是没有这么写,那是几十年前的小说了,后来发现他们说影射的那些段落,全部是小说里写的,好,汇报说这是原作,不是影射现实,人家说,“既然是几十年前写的,为什么早不改晚不改,这个时候把它改成电影?”这个事就很麻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有的人不满意,在微博上吼一句,或者和朋友说说就算了,大家肯定不会太较真。但是有的人不是,他义愤填膺,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有关部门反映,没回应,见到你会继续说,一直说到你有反应为止,这个一点也不夸张。这个社会需要宽容、需要多元,但是有些人特别特别执着地必欲置一部电影死而后快。

  《我不是潘金莲》也这样,提前做了很多舆论准备,很多网民说哪里有现实主义,我们现实比他残酷多了,可是你要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已经比现实温情了很多的电影,好多人虎视眈眈看着它。

  价值观混乱导致电影粗俗粗鄙

  中国国情非常复杂,电影真不是管理者或者某一个人,某几个人,某一群人就能说了算的。中国是价值观分裂非常严重的状态。所以现在经常出现在朋友圈说反转就反转的故事。一个朋友圈里发现你爱鸡我爱鸭,完全搞不到一块去,最后在朋友圈打架,打得天翻地覆,根本讨论不清楚。你就发现,价值观的混乱也带来杰作很少,一个社会没有共识是不可能产生杰作的。大家知道浪漫主义也罢,文艺复兴也罢,思想解放运动也罢,都是有社会基本共识的时代,没有基本共识,杰作无法产生,只能是消遣之作。别的领域难道有杰作吗?也没有,莫言得诺奖的小说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品,也不是这十年的作品。

  价值观混乱也造成同质化、粗俗粗鄙化,拳头枕头,莫名其妙的打,我们以为这就是商业,而不知道所有电影的本质一定是人,人的情感和人的命运,即便那些奇观化的电影,仍然把人的命运作为主载体。我看一个电影,讲一个骗子从头骗到尾,不受惩罚,还把最漂亮的姑娘娶回去。价值观有问题,不受惩罚就能得到最好的,在全世界没有这样的。爱情失恋了怎么办?泡妞,嫖娼,车震,然后治愈了爱情的创伤。这完全讲不通。爱高富帅,高帅之外一定加上富,为了追求“富”不惜卑躬屈膝。美国电影很注意这些,不会让爱情瞬间变成爱财富,一定在自由平等状况下写人的状态。

  我们现在是两类,要么是一点也不娱乐,拍一堆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模范,永远吃最差的,永远帮别人家老婆孩子不帮自己老婆孩子,很怪一个人,很怪的逻辑;要么是什么非道德的行为都敢表达,什么非道德的事情都敢做,杀人放火拳头枕头。娱乐本身没问题,中国电影缺的是健康娱乐的底线,而这个健康体现在人道主义,其核心是对每个个体生命权、自由权的尊重,这个尊重是一切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没有对个体的尊重,是不可能创造现代文明的。

  我们现在很多的价值观没有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常识之上,回到常识是当务之急,我们离得越来越远,找不到方向。大家都说多元化,你吃饭我吃面,他吃红薯,那是多元化,不能是你吃饭,他吃猪食,你吃肉,他吃屎,这不是多元化。多元化是有常识做基础的,不是说脱离常识讲多元化,对个体的尊重,没有什么比这个重要。

  中国电影不是脱离社会语境而存在的文化类型,一定跟社会整体进步而进步,实际上对电影的期望应该和社会整体的期望是一致的,中国人变多好,中国电影就能变多好。(张 嘉)

[责任编辑:李姝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