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新洲
如果20年前描述人类“数字化生存”还带有预言性质的话,那么,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社会网络化、信息数字化、交互实时化的现实,已经成为真实而普遍的生存方式。今天,新媒体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已经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动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不断深化。它所具备的连接、开放、个性、智能等特性,使人类社会正迸发出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有过的财富和知识红利。
实现无处不在和无远弗届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迅速发展的近几年,时刻在线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在化”网络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可以无障碍地传递信息,“连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标识。连接所产生的效能远大于个体的简单叠加,无论是信息传播、知识生产,还是商业经济、社会治理,都产生出巨大的新能量。零边际成本社会特征开始出现,中介的作用日益式微,企业组织可以与终端用户直接沟通,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形成一个个服务特定需求的垂直化社群,催生出更多新的商业形态、经济模式和组织形式。
带来更加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生活模式。新媒体环境中个体的特质得到更大释放。个性化、精准化、人本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所掀起的生活模式变革,正在成为一种常态。而且,这种变革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有着重大影响。个性化的生产方式倾向于资源、财富配置的分散化趋势,更有利于创新,也更有助于减少财富过度集中与资源分配不公。与此同时,一种尊重个体、更具多样性的消费文化正在形成,逐步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
重构时空格局与存在方式。新媒体技术带来信息沟通上的实时性,压缩时空距离,使人们的交往更加不受地域限制。它不仅呈现出跨时空、全息化、非线性的世界图景,而且还使这一图景的接受者具有充分的主动选择性。新媒体所构建的世界是以主客体互动的形式而存在的:一方面,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形成客观的海量信息;另一方面,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及偏好,通过搜索、过滤、选择,创建一个属于个体的世界。当然,新媒体所带来的“时空压缩”“时空分延”等特征,往往也给人造成时空分裂、现实倒置的紧张感;时间的碎片化容易使人无法集中精力;信息定制化、选择性,使人越来越局限于自己的兴趣和圈子,这些都是新媒体带来的考验。
创造更加智能化与人性化的生活场景。新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使人们由后工业时代大步迈向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已经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渗入人们的生活:更具有精准化、智能化的信息推荐技术,为人们购物消费、浏览新闻等创造出更加贴心的体验环境;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机器翻译技术以及可穿戴设备,使人们能够无障碍沟通;由机器人主导的智能生产已经在诸多制造企业中规模化应用。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表现出更强的人性化、类人化特性,其未来发展难以估量。也正是由于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很多学者对人工智能心存担忧。尽管如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未止步,欧美发达国家均推出新的人工智能研究计划。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视域。新媒体为大数据的形成创建了丰富的场景,并掀起一场由数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认知革命和方法革命。大数据通过数据量化世界,为人们认知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同时,越来越高效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使数据的利用不再抽象,而是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基于大数据的分类、预测、预警技术,使管理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当然,大数据的效能来自数据的开放、共享,这也给数据权益、隐私保护等提出了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在线购物、社交、搜索等行为均会留下印迹,对个人隐私保护造成极大隐忧。如何在提升大数据价值的同时降低使用风险,是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谢新洲)
注:原标题为《网络化数字化实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