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曾志解释,新媒介消融了原有社会结构中个体、群体、组织等的边界,在承认个体情感、意识、差异等基础上,社会关系在跨越时空交往中解构与重构,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获取信息、表达思想和行动改变的可能,并重新形构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论坛最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胡百精教授发表主题演讲:互联网与对话伦理。胡百精认为,从议题建构和内容生产过程看,公共讨论呈现明显的庸常化、情绪化、娱乐化、祛魅化倾向。发疯的群众解构一切,恐慌的精英走向保守。从表达的动机和情感上看,公共讨论缺乏达成共识的诚意,甚至愿望;人们似乎更关心一方如何战胜另一方,而非在讨论中扩充事实、知识的整体图景,亦非平等、真诚交换意见。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立场总是轻易压倒真相本身。旗帜撕扯旗帜,意见伤害真理。互联网为公共讨论和社会交往创造平台和行动空间的同时,也呈现和放大了现代性语境下的认同危机。对此,胡百精提出互联网社会需要建设与其交往潜能相适应的对话伦理,即对话的程序伦理和实质伦理。
当天上午的论坛由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翁昌寿副教授主持,并接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公共传播系主任廖圣清教授为人大新闻学院院庆六十周年赠送的礼物。
此次活动另设两场分论坛——“移动媒体、大数据技术与数字出版”和“社交媒体与社会认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13所国内高校的学者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在当天下午的分论上,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吴文汐做了主题演讲,题为《竞争还是共生:移动互联网对当前媒介格局的影响——基于一项媒介接触时间的研究》。吴文汐认为,首先,去场景的总体分析发现,移动互联网只对电视存在显著的竞争性,对图书和PC互联网则有促进作用,对其他媒介不存在显著影响。其次,场景内分析发现,移动互联网与其他媒介均呈现出场景内竞争、场景内共生关系。其中,竞争时段主要为下午和晚间,尤其是19:00-22:00,竞争空间主要为客厅;共生时段主要为00:00至8:00,共生空间主要为工作(学习)场所(除了PC互联网以外)。第三,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在满足同类需求条件下,移动互联网在不同场景下与各类媒介的竞争与共生关系。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陈积银、刘颖琪基于SSCI期刊《New media &society》期刊1999年至2014年的实证研究,就国外新媒体研究16年发展脉络进行分析,认为,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其研究范围之广泛、学科跨度之大、学术关注度之高也使其成为当下新闻传播学研究界的热点话题。其优点在于提供了多维信息和全方位理解,为国内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国内新媒体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足在于国际性不足,综合性研究还不够全面,研究的对象时效性过强,历史跨度不够,学术本身的类型、主题、研究方法等全面性总结性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就此,陈积银、刘颖琪就未来新媒体领域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研究范围、研究群体构成、研究院校呈现出不平衡的分布趋势;2.研究学科跨度广泛,呈现出学科融合化趋势;3.跨学科、跨机构、甚至跨国界的合作研究,应是未来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4.新媒体研究视野开阔,主题多元,在关注社会现实和变化的基础上,主要聚焦于互联网和数字化的研究;5.新媒体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和混合分析比重逐年上升,学者们通过多元研究方法挖掘更为丰富的信息。(2015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