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 陈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小康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难中之难。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在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如何改变文化影响力上“西强我弱”的态势,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考验着整个民族的文化智慧,更是文化建设需要破解的重大历史课题。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可能脱离价值追求而独立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越是进入到注重内涵和品质的阶段,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批示中,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也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深刻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体系建构、制度保障等,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在智库建设方面的博大胸怀和坚强决心,也成为中国现代智库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6年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调研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的建设。为推动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文化系统相关科研院所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成为真正的国家级文化艺术智库,文化部还策划编制了“文化艺术智库体系建设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演讲中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专门安排“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旨在突出智库独特优势,促进沿线不同国家和文明交流互鉴,加深相互了解和认知。习主席特意强调各国智库的交流与沟通是推进一带一路民意相同的基础,第一次提出智慧丝绸之路,用民意相同去解决世界对一带一路认识问题。我的观点是一带一路落实需要三点:文化认同是基础,经贸合作是纽带,政治互信是目标用政治互信去实现共商,用经贸合作去实现共建,用文化认同去实现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文明的历史推动,需要文化的心意相通,需要文脉的荣辱与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党和国家的文化自觉达到了历史新高,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为文化智库在政策咨询、开启民智、提供谋略、培养人才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我们更应该意识到,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在文化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工作日益繁杂,迫切需要智库力量大力参与到公共政策专业咨询和科学决策的主要环节中来。文化智库在公共决策和战略研究方面充分释放能量、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迎来重要历史机遇。无论是针对长期的宏观文化政策、还是针对短期的微观文化策略,无论是布局物质的文化设施、还是倡导精神的文化理念,都需要整个文化智库体系在公共政策领域创造性地发挥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其核心在于文化的复兴。中国特色新型文化智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必然会书写精彩的时代篇章。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