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15中国文化财富榜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文化金融分论坛在深圳市宝立方艺术中心举行,论坛围绕“文化与金融对接的机遇与挑战”和“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有效运作”为主题进行了讨论,来自全国著名高校、金融机构、文化央企的10余名专家就文化产业的融资特性、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路径等议题展开了交流研讨。
庹祖海(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监事会主席):
文化产业的特点在于文化创意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中具有非标准化特征。其次,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产生了文化产业两个效益标准,并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鉴于此,文化与金融融合时也要注意利益融合和价值融合,解决资本逐利性与文化特殊性的矛盾。要实现这两个融合,需要从3个方面着手。
在政府方面,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政府应该提供保障支撑,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投资补助、担保贴息、贷款贴息等建立适合文化产业特殊性和企业生命发展周期的融资体系,同时加强财政对文化金融合作的支持,对投资原创性强企业、新兴文化业态、小微文化企业给予支持。同时,依法管理简政放权,提升文化政策的稳定性和清晰度,降低投资的政策风险。
从投资者方面来讲,要创新文化金融服务的组织形式和机制,在金融里面融入文化的转基因,建立专门的机构、设立专门人员,如包商银行设立的首席文化官制度。此外,投资者应该和被投资者一起成长,特别是公司治理、人才培养方面。
对于文化企业来说,要设立专门的投融资机构或者人员,提高自身经营管理和财务运营水平,提升与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和对接水平。
注:原标题为《文化金融对接 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