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年发展 40多道工序 他们把一堆玩偶变“活”了

2017-12-14 09:06 来源:光明网 
2017-12-14 09:06:47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赵艳艳

“盘中戏”

鬃 人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光明网、咪咕文化联合主办的“致 非遗 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带你走进北京,领略鬃人的神奇之处。

  “当、当、当……当、当、当……”伴随着一阵敲击铜盘的声响,一个个扮相生动的京剧人物,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有节奏的转着圈儿。若是老艺人兴致高时,还能唱上几句戏词。这便是民间艺人在百年前庙会上售卖“铜茶盘子戏”的情景。那盘中的戏曲人物有一个学名,就叫做鬃人。

  鬃人是北京独有的特色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始创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鬃人高约9-16厘米,用秫秸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色绸外衣,并絮少许棉花,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底座粘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描绘服饰便制作成一个生动的鬃人。只要轻轻敲打铜盘的边,靠猪鬃的弹力,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起来。老北京也称它为“铜盘人”或“盘中戏”。

  鬃人人物形象主要来自于京剧,形体则主要受到皮影戏的影响。鬃人是锥体的形体,胳膊扁平,中间有个铁丝,胳膊能摆动,跟皮影是一样的;在铜盘内表演的时候,跟戏曲人物打仗一样。鬃人是所有中国民间艺术品中唯一有动态的。泥人、面人、毛猴等属于静止欣赏的。鬃人既可以静观,又可以拿过来作玩具来玩。

  据传,鬃人的首创者是王春佩。清末,热衷京剧、爱票戏的王春佩,制作出了这种与京剧文化紧密相关、又吸收皮影特点的“玩意儿”,风靡市场。但有鬃人传人接触过一些90岁以上的老手艺人,他们认为王记鬃人也是综合了前辈很多艺人的成果。当时不止王家做鬃人,但将鬃人带到市场上销售的,可能只有王家,于是就名声在外了。

  另外据说最早做鬃人的是一位姓海的满族人,但已无从考证。

  1915年,美国在西海岸的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邀请中国派代表团参加。袁世凯政府将之视为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一件大事,专门成立了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各省纷纷制定章程,征集物品。而北京的鬃人,就在被征集赴美的展品之列。它没有空手而归,最终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银质奖章。

  冰心在散文《我到了北京》中曾经写道:“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著名戏剧作家翁偶虹先生在《逛庙会》一文中写道:这种工艺品,老北京人习惯的叫做“铜茶盘子小戏出”,而真正的名字却是“鬃人儿”。……而我之所以迷恋甚深者,主要是制作这些鬃人儿的巧匠王公很懂戏,他制作的鬃人儿的穿戴扮相以及脸谱、把子都是具体而细微得和舞台上的演出一样。……我最喜欢那两人一组的《龙虎斗》、《湘江会》、《金钱豹》、《白娘关》……真是无一处不生动,无一处不内行。

  据北京鬃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四代传承人白霖介绍,为了让鬃人更具有观赏性,白氏鬃人开创性的让鬃人长上了腿,而且手臂也更加写实了。服饰则变过去的纸质为绸缎。帽子、头饰上的绒毛用毛线揉成,兵器里的刀用的是薄铝片,翎子则是孔雀毛。一切造型、身段、就连神态表情都能做到和舞台上几近一致。

  制作鬃人主要有:磕泥头,泥头着色、勾脸、装盔头,扎身体底垫,剪、画、粘贴衣服,塑造型,做兵器配饰,组装,粘鬃毛等几项工序。

  人物的脸是用自己制作的泥模子“磕”出来的。脸部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这要靠泥脸造型和绘画的结合,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人物的气质。

制作鬃人脸部的模具。

传统的鬃人头部带有头冠,为了使人物更加生动,现在手工制作不同冠饰。

以京剧脸谱的画法勾画人物面部。

以绢、绸、纸等精心制成的鬃人彩衣与传统戏剧一致。

鬃人身架部分用秫秸杆做成。

有时候人物的胡子和头发也是拿猪鬃制作而成。

鬃人的底部鬃毛具有弹性,敲打的时候运用铜盘和鬃毛的振动作用,带动鬃人转动。

  大幕拉起,棍棒击盘,犹如锣鼓铿锵,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起来,再配上京剧的唱腔,就如同真人在舞台上演出,活灵活现。鬃人是北京知名的传统手艺,从小,白霖就经常见到世界各地来家里参观、交流的人,但受制于语言,交流并不通畅。对此,白霖说:“有时候翻译本身对这些传统的技艺、文化了解不足,有些词汇、概念就很难翻译,甚至传达错误的信息。所以后来我父亲跟我说,干脆你去学外语吧,学会了自己翻译、自己推广。”

  多年来,白霖应邀访问过法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每次都是他自己解说,甚至有时候也会帮同行的艺术家解说。就在今年春节,还应中国大使馆之邀,到华盛顿参与庆贺春节的活动,向当地人介绍中国的传统艺术。

  他说:“学以致用,传统文化走出去,外语其实仅仅是一个方面,还需要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手艺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要关心当代文化,才有可能让传统技艺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闻广白 摄影:冀旭

[责任编辑:赵艳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