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你的儿时玩具 如今被这位匠人变成了艺术品

2017-12-19 09:07 来源:光明网 
2017-12-19 09:07:47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赵艳艳

  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

  面人

  在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下,光明网、咪咕文化联合主办的“致 非遗 敬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带你走进北京面人彭 · 彭小平工作室。

  每当逢年过节,游走于大街小巷公园庙会的时候,定能被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吸引,一人一马扎,一捆竹签,一把塑料刀,一个工具箱……分分钟让面团变得鲜活传神起来,面人,也称面塑、年模、面花。

  每次,孩子们只要一围上来就很难再移动脚步,看着灵动传神的面人在自己眼前诞生,是非常奇妙的过程。从一个个彩色的小面团,到一笔一划一块一块地被塑造成各种形象,这个过程总让孩子们好奇得目不转睛。

  面塑这门老手艺,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2008年,面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不光能用来欣赏和玩,还能吃,被称为“果食”。

  更有传说,有人拿它来祭拜神灵。相传征伐南蛮渡芦江之时,忽狂风大作,诸葛孔明便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军队之后得以安然渡江并一举平定南蛮,因此执业者多供诸葛孔明为祖师爷。

  如今在面人匠人手中,小小面人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诸葛亮周瑜羽扇纶巾,三国武将神采飞扬;肤如凝脂仙袂飘飘,嫦娥望月奔天宫……

  一个个精致的人物面塑,色彩艳丽,活灵活现,精彩绝伦。这些都是出自北京民间工美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彭小平。

  彭小平自幼对面塑艺术钟爱有加,曾向著名画家陈大章、范增学习,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探索创新,形成了独门一派的艺术风格。所传承的微型核桃面人非遗技艺堪称“北京一绝”。

  而作为“面人彭”的创始人,彭小平将面塑这一传统手工艺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形式,使中国的民间艺术在国际上享有声誉,他制作的面人多次被选为国礼。1998年,当时的国务委员戴秉国还邀请面人彭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做像,并到钓鱼台国宾馆为希拉里展示非遗技艺。

  制作面人时,主要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眼睛……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在塑造面人时,彭小平用极其细腻的制作手法,让面人从面部表情到衣角腰带,甚至连手指的动作姿态,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特别是衣服布料的动态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赞誉,称北京面人为“中国的雕塑”。

  彭小平说:“现在是面塑技艺最好的时代,一定要守住那份认真,要知道奇迹往往诞生于多坚持的那么一小会儿。毕竟,任何匠艺,终究打磨的还是人生。”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庄寄北 实习生 欧阳德芳摄影:王树平

[责任编辑:赵艳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