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全景中国》节目,本次节目由江苏台为您制作,我是江苏台记者祖名。
2018年4月14号一大早,我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8楼的血液科病房,采访一名即将成为江苏第6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叫邱瑜,再过一个多月,是他40周岁的生日。这次采访,对我来说有点特别,因为邱瑜是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音频工程师,是我的同事。
中大医院8楼的血液科,除了血液病人的病房,还有一个特殊的病房,是给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使用的。我轻轻推开门进去,邱瑜正平静地躺在病床上,像平常在单位里碰面那样,他朝我微微一笑。邱瑜告诉我,他已经连续注射了四天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今天可以正式采集了。
从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那一刻开始,邱瑜的生活就发生了一些改变,他比以前更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饮食控制,他希望能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好状态,给在北京那个12岁的小男孩送去战胜病魔的力量。
【出录音】那时候的运动跟平时运动不太一样的,就是你在为另外一个生命重新燃起而在运动。那时候不觉得累,你就觉得他在等我,我就觉得那种感觉很奇妙。【录音止】
如果不是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里,要求志愿者捐献要告知本人所在单位,或许邱瑜的很多同事都不会知道。四年前,也就是2014年,邱瑜想给自己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他走上了献血车献血,并且登记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春节前,他突然接到了秦淮区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和一个12岁男孩初筛配型成功。邱瑜十分激动:
【出录音】我当时特别惊喜,他们跟我说好多人会犹豫,我当时毫不犹豫就答应他了。我说没问题,你要我怎么做?我就觉得能帮一个06年生的小男孩,其实应该是一个家的全部希望了。说实话我不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善举,我相信很多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去做,毕竟是一个孩子,你不救他怎么办?【录音止】
对于很多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样的血液病患者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最终手段。那么造血干细胞从哪里来,除了极少部分亲属配型相合的捐献外,更多的人来自于一个又一个陌生人的无私捐献,而这种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率相当低,约是十万分之一。邱瑜:
【出录音】我觉得不要拒绝科学,我相信大部分人担心的就是对身体有没有害。这么多年的跟踪来看,没有一个人因为捐了造血干细胞而引发什么不好的状况,所以我觉得作为年轻人,大家可以去做。【录音止】
接近近五个小时的采集,下午2点20分,邱瑜完成了26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工作人员立即带着这份宝贵的捐献乘高铁前往北京。
邱瑜是南京市第57例捐献者,也是江苏第638例捐献者,很多人为他点赞,但邱瑜说,我们应该为那一个获得延续的生命点赞。在中国血液病患者的数量约400万,如果多一个人的加入,就可能给其中的一个人送去生的希望。
(间乐)
中华骨髓库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在1996年。南京市第一例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在2003年11月7号,志愿者叫王淮滨。在邱瑜捐献前几天,我也去了王淮滨的家。王淮滨今年60岁,刚刚退休,我和他聊起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他给我倒了一杯刚泡的红茶,坐下说:
【出录音】实际上只要一点勇气,我捐赠完了第二年我就参加全国游泳公开赛,我就是拿冠军的选手。【录音止】
王淮滨妻子吴雯超拿出捐献的证书和游泳获奖的照片说,那一年丈夫45岁。因为一直坚持运动,王淮滨看起来很年轻。他说,没想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不久,就幸运地和一名安徽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
【出录音】你想想多幸运,二十万分之一的概率,对于我能有这份荣幸为人家做一些事,我觉得是我的荣幸,六个位点都是相同的,冥冥之中我们还是有一些缘分的。【录音止】
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在2002年建立,目前入库的志愿者已超过15万例。那时候的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了解很有限,血液采集技术也并不像今天这么成熟。所以,王淮滨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是在浙江医科大学二附院的手术室里完成的。王淮滨说,当年他只知道对方来自安徽,是一名三十来岁的医生,他也没想到受捐对象和他同在一个医院:
【出录音】在医院的走廊里面看过他的家属,他的妻子,他的孩子,还有一些亲属,等我出来的时候我就看到他们跪在走廊里,我就从另外一个走道就溜走了,实际上我也受不起,有的事情你把它做完了你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录音止】
妻子吴雯超全程陪同丈夫的捐献,俩人一起住在医院外面的宾馆,她说:
【出录音】如果你去拯救一个生命,科学医学绝对不会去牺牲一个生命去拯救另外一个生命。【录音止】
按照国际惯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供者和患者,双方遵循不见面的原则,但捐献完的前几年王淮滨都会收到对方寄来的明信片:
【出录音】这明信片也没名,也没姓。就是写工作愉快,身体健康,我就看到邮戳:“安徽宁国”。我心里边的丝丝缕缕就被牵起来了,每年的春节前夕我都会收到这么一张明信片。【录音止】
谈话间,王淮滨说他一直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出录音】这件事虽然前无古人,但是后有来者。第一例和第一万例、第一百万例,没有任何区别,他的爱心、奉献和志愿,他的心是一样的。我年纪大一点,痴长几岁要先做这件事,一件小事。(您希望更多人一起做这件小事吗?)我们的内心放平了,反而我就觉得这件事推广开了。就像比我年纪更大的我扶她一把,纸屑我捡起来,看见狗粑粑我铲起来,就这么一件平常的事,就推广开了。【录音止】
是的,我们相信也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做,因为有很多人已经做了。来自江苏泰州的石云根张冬梅夫妇是中国第一对夫妻捐献者。石云根今年43岁,是泰州一名公交车司机。妻子张冬梅在银行工作,小他两岁。在很多人看来,这对夫妻是令人敬佩的,但他们却总跟人说自己是幸运的:
【出录音】我们夫妻都是平常心对待,没有人家说的多伟大,希望通过我们夫妻的捐献,更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录音止】
还有,五年前19岁的徐洋在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科采集室捐献他的造血干细胞,救助一位远在广东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他也因此成为目前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年龄最小的捐献者。当年为了捐献,180斤的徐洋为自己制订了一个魔鬼训练计划:运动、饮食控制一起上,一个月减掉20斤。现如今再问起,他也只是淡淡一笑:
【出录音】助人为乐嘛,没有跟大家太多的提起这件事情。还是在心中感觉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吧。【录音止】
一件平常事,这是徐洋对自己当年捐献的评价。但是当你的细胞流淌在他人的血液里时,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爱,如此交织而又如此深刻。即使素未谋面,当你选择奉献的时候,天平早已倾斜向了希望。最后我想说,可能真的是只要一点点的爱心,还有一点点的勇气,走上身边的献血车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就可以给一个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您刚刚听到的是江苏台制作的《多一点点勇气,一起为陌生的生命加油》,感谢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