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958年以来,余江坚持组织大批干群投身到巩固血防成果一线,组建起100多支查螺服务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查螺标兵”。从2005年开始,余江县将每年4月30日定为“领导干部查螺日”,全县领导干部带头查螺。6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紧绷巩固血防这根弦,一任接着一任干,做到巩固血防“思想不松、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工作不停”。
立足于群防群控,余江县1986年发出了第一份查螺奖励通告,凡在该县境内发现钉螺者,奖励30元,2004年奖励标准提高到300元,2017年7月又提高到1200元,至今未有人申领。自1994年起,该县一方面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充实到在原血防疫区乡(镇)设立的血防站点上,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健全持续稳定的血防队伍和县乡村三级血防防控网。
60年来,按照“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方针,该县以原疫区为重点,辐射全县乡村,坚持实施卫生、水利、林业、农业等综合治理项目,先后在971个村兴建无害化厕所3192个,在农村新建沼气池2500座,完成改水4010户。
弘扬血防文化 打造血防品牌
作为全国血防战线的“第一面红旗”,60年来,余江县以厚植文化土壤为支点,着力培育血防文化、弘扬血防精神,并将其融入本土文化,融入百姓血脉。
为强化全民血防意识,该县先后4次兴建、改造血防纪念馆,使纪念馆集历史性、文化性、教育性为一体,成为全省唯一、全国最大的血防纪念馆和全县干群接受血防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年,余江血防纪念馆升格为中国血防纪念馆。同时,聘请10多名亲历过血吸虫病的老人进机关、校园、社区、文化站,讲述血防历史。为最大限度地延伸血防文化培育触角,该县将血防精神融入农闲时节、传统节日和村民嫁娶等重大民事活动中。
目前,该县正着力打造大型赣剧《红雨青山》,推动血防精神融入群众的血脉乡愁。今年5月,该县成立了血防精神研究会,同时,余江血防干部学院已在蓝田宋家村破土动工,学院将通过“学习在田野、吃住在农家、群众是老师、实践是课堂”的教学方式,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没有围墙的干部学院。
谱写血防新篇章 助力乡村振兴
平定乡蓝田宋家村是曾经因血吸虫病肆虐而闻名的“寡妇村”。近年来,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切入点,该村实施了“园田化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使村内“田成方,渠成网,东西一个向,南北一个样,丘丘都平整”。如今的蓝田,已成为余江重要的血防文化游览区、乡村振兴的典型区。
2015年以来,余江抢抓农村宅改试点工作机遇,全面加强农业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治理规范化。截至目前,全县共退出农村宅基地30987宗4318亩,收回村庄规划内其他建设用地927亩,收回的宅基地可满足未来10年至15年村民建房需求。
精准扶贫工作再发力,谱写血防精神新篇章。该县379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4700余名村理事会成员一道,严格落实、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2015年以来,全县完成脱贫2294户6720人,贫困发生率从3.423%下降到1.24%,其中黄庄乡沙湾村、锦江镇范家村、平定乡洪桥村三个省级贫困村已完成退出。(周博强吴茂兴 记者 钟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