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志坚,丹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市血防办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坚持防治与科研相结合,实现血防工作的新跨越。多年来,丹阳建立健全了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提升了血吸虫病应急处置能力,探索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的防螺扩散技术。从1985年到现在,连续30多年,丹阳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和本地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病畜。2016年,丹阳率先通过消除血吸虫病省级评估。丹阳疾控中心也荣获“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一切,与王志坚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密不可分。
不忘初心固成果,吹尽狂沙始得金
丹阳,地处长江下游苏南板块,境内共有河道96条,河流纵横交错。在血吸虫病肆虐的年代,“绿水青山枉自多”。丹阳曾有钉螺面积1050万m2,人群感染率曾高达77.2%,也曾出现过人亡户绝的悲惨景象。“时安头、‘死’安头,家家户户触霉头,有女不嫁时安头,嫁到时安哭回头。”解放前,丹阳丹北镇时安头村的这个顺口溜,生动形象描写了血吸虫病祸害为患所致悲状。
王志坚,1986年从苏州市二卫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站,就是丹阳卫生防疫站血寄防科,从此与血防结下不解之缘。32年来,他从普通工作人员一步步成长为市疾控中心主任、血防办副主任,始终战斗在血吸虫病防治岗位上,深入科室、现场协调指导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丹阳山山水水,连续多年组织开展血防“清螺行动”和“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市、镇两级查灭螺专业队,对历史有螺环境开展螺情调查和药物灭螺。全面试用GPS追踪定位系统提高基层查灭螺工作质量,有效压缩钉螺面积。加强联防联控,积极推动水利血防,提高环改灭螺覆盖面,仅2007年以来就完成省重点灭螺工程12项。
不忘初心送瘟神,牢记使命保安康。王志坚认真落实血防查治病等急感防控措施,继续开展省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畜同步查治病等工作。他坚持把惠民为民作为“红色堡垒”的服务基因,认真落实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救治等政策。建成寄生虫病省级参比实验室,稳步推进血防改厕,使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5%。
在他的坚守努力下,通过消除血吸虫病省级评估达标后,丹阳血防工作不停、队伍不散、经费不减,全力开展巩固监测工作,重点抓好钉螺防控,做到当年发现当年灭光。当年血吸虫病成患的时安头村所在丹北镇,现被称为丹阳“金三角”,成为丹阳城市副中心,处处生机勃勃,美如画卷。
防治科研相结合,春风杨柳万千条
“中层取水防螺技术在丹阳灌渠历经7年的观察取得了成功,可从源头上阻断河道钉螺通过电灌站向灌渠扩散。”2016年11月15日,丹阳疾控中心迎来了一批客人。出席“发展中国家传染病防治技术培训班”的16个国家45名疾病防控专家来此考察。王志坚向来宾详细介绍了“中层取水防钉螺扩散技术”及应用推广情况,并组织来宾参观了陵口镇萧梁河江家电灌站的中层取水防螺示范工程,国际友人纷纷点赞称道。
血防永远在路上,一篙松劲退千寻。王志坚坚持防治与科研相结合,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血防灭螺质量等环节上,尝试和探索新模式,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暗花明又一村。
由于受长江洪涝灾害影响,钉螺通过电灌站向丹阳内陆灌渠扩散日益加剧,威胁到灌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王志坚坚持研用结合,先后申请并承担了多项省级应用性课题,解决了灌渠钉螺扩散的迫切问题。他主持的“中层取水防螺扩散技术”课题研究曾获得了镇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丹阳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还纳入“2007-2011年国家长江委水利血防工程评价体系”,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自主研制的“全网式不锈钢架构可拆卸拦螺装置”与中层取水防螺工程互为补充,有效防止河道钉螺向灌渠扩散。在全省率先将4%氯硝柳胺喷粉灭螺应用于灌渠,现已成为丹阳灌渠灭螺的主导方法。
借力“互联网+”,提高血防监测效能。王志坚以goole earth软件为平台,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市查灭螺环境的动态数据库,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提高查灭螺质控效果。借力于省重点灭螺工程,试点应用“保芦沙埋灭螺”、“防草地布灭螺”等适宜技术,有效提高灭螺质量。在核心期刊和专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及参与发表论文十余篇。
润物无声广宣传,直挂云帆济沧海
“烟管螺的长度平均在1厘米以上,而钉螺个头较小,一般都在1厘米以内。另外,请注意观察外面壳,钉螺外壳分布着一些比较规律的纵纹,这是钉螺和烟管螺最主要的区别……”
家住华南新村的李先生发现,自家房屋一楼墙角和墙壁处爬了不少“钉螺”,担心这是钉螺,便打电话向疾控中心求助。王志坚耐心细致地给李先生做了科普介绍,令李先生茅塞顿开。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多年来,王志坚十分重视血防健教宣传。在做好流行季节血吸虫病急性感染防控的同时,大力开展介水作业人员血吸虫病免费筛查和重点人群血防健康教育,利用微信、互联网、热线电话、健康教育宣传栏、入户宣传材料、校信通等,普及血防等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在丹阳电视台、丹阳日报等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走进丹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直播间,在线解答听众关心的血防等热点、重点问题。通过“空中桥梁”,丹阳疾控中心进一步拉近了与广大群众的沟通距离,润物细无声。
不拘一格传帮带,敢叫日月换新天
今年8月17日,丹阳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大会举行,疾控中心主管医师江涛,作为我国首个援助非洲公共卫生项目——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项目队员,通过短视频吐露了作为公卫医师的心声。江涛作为王志坚传帮带培养出来的人才,政治过硬、技术精湛,在非期间,推广中国防控经验,做好血吸虫病等公共卫生帮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不辱使命、载誉而归。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王志坚深知,人才是疾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提高血防水平与效果,除了加强科学研究,还必须大力培养人才。他特别注重内部挖潜,鼓励岗位成才,形成人才梯队,所以特别重视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他组织实施了“五个一”活动,即一个月2次学科带头人学术讲座、一月1次科室内部业务学习、一季1次外聘专家授课、一年1次全员封闭性培训和一年1次闭卷考试。在他全力推动下,中心人才梯队逐步形成,春色满园关不住,已有多名业务骨干,成为中层干部、科室负责人。首个“中国医师节”大会上,急传科科长徐建芳、慢病科科长应洪琰分别被评为镇江市“百名医德之星”和丹阳市“最美服务标兵”,受到表彰。
其身正,不令而行。王志坚自己首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坚持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积极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提升综合素养,不断掌握疾病预防控制新技术新方法,跟进相关领域最新发展,并做到学以致用。近年来,丹阳发生的多起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其指导下,都圆满得到处置,获得省、镇江市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王志坚被省政府授予“血吸虫病防治先进个人”,被省卫计委授予“全省疾控工作先进个人”,被镇江市政府授予“血吸虫病防治先进个人”,获镇江市卫计委“血防突出贡献奖”称号。在他带领下,丹阳疾控坚持传承弘扬血防精神,不断激发干群创造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等也获全国先进集体,谱写了一曲曲雄浑激荡的可持续发展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