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邵丰尧,男,1964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金华市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防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从事血吸虫病防治与研究工作38年。
1980年参加工作,在金华市卫生进修学校学习,1982年1月至1984年8月就业于金华市血吸虫病防治站,1984年8月至1987年7月在温州职工中等卫生学校学习血防知识,1987年8月至1998年8月就业于金华县地防站,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向更高的学府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2001年8月至今,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防科科长。
2001年,作为科主任的他,既要以身作则做好防治技术工作,又要做好科室各项管理工作,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他对待工作从不推诿,当日须完成的工作绝不会拖延到第二天;他工作思路清晰,按照轻重缓急,将每项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成为血防战线上的一名年轻骨干。每次下乡他都率先垂范,与预防人员一起下疫区,走田埂查螺灭螺,到屋头查病治病,亲自为病人采集血样,常常是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走遍了疫区每村每组,访过了疫区的千家万户,对于疫区情况,他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几年来,他先后参与完成了全省血防疫情达标预评估、达标考核与评估、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等重要防治工作。
在几十年的检验工作中,本人始终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妥善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开展了近40万人次的地方病检验,从未出现差错事故。在做好实验室工作的同时,积极深入第一线,检查指导基层防治工作,及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防治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坚持“抓培训,抓管理、抓质量”。每年初,由他负责对全市查灭螺人员进行培训。为保证灭螺效果,灭螺前对所灭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灭螺时实行工程化管理,对不按规划设计要求灭螺的及时纠正与整改。查灭螺期间,经常深入查螺、灭螺现场,督查工作质量。坚持实行质量控制的科学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承担和推广研究新课题,尤其是当今药物灭螺与养殖业之间的矛盾,研究新型灭螺药剂迫在眉睫。
自2001年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以来,分别于2006、2008、2009、2010年、2011年度获得单位先进工作者,2005年度获得浙江省布鲁氏菌病防治先进个人,2010年度获得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工作者,2011年荣获浙江省省级血吸虫病病粪实验室诊断技能与竞赛三等奖。“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布鲁氏菌病监测地区的应用”刊于《疾病监测》,该著在布病流行区及监测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其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不需仪器设备,检测快速,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金华市婺城区2005-2007年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报告”刊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该著初步反应了该区人畜间布病流行情况,因此,加强人畜间布病监测工作已成为疾控、农业部门的议事日程。“2001-2005年金华市婺城区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刊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该著表明本地区血防成果是巩固的。但由于本地区还有残存钉螺,而且流动人口多,存在传染源输入的可能。因此,今后在继续加强螺情、病情监测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对来自疫区或疫区返乡人员的病情监测,继续加大环境改造力度,采取多部门参与的综合治理血吸虫病措施,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从一名普通的疾控新兵,到专业精进的业务专家,科室负责人,邵丰尧总是默默无闻脚踏实地把手中的事情做好,把肩上的担子扛稳——献身防疫志不渝,疾控战线排头兵。疾病控制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政府关注、群众敏感,社会影响大,且任务在基层、突发事件多、工作难度大。38年来,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科室里办公,无论是在检验室里粪检还是培训新进血防员工,无论是做具体业务还是组织领导,他都始终满腔热情挑重担,辛勤工作做奉献,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