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伟锋
“女性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情体验,但在叙事逻辑上我并不认为男女之间有太大的区别,我们需要对世界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想象。”近日,在第一届华语编剧黄金周大会——女性之光趋势创作沙龙上,《画皮2》编剧冉甲男如是说。
近几年,大女主影视剧强势刷屏,《甄嬛传》《楚乔传》《如懿传》……一部又一部爆款剧的背后,是流潋紫、王小平、杨涛、陈岚等拥有赫赫大名的名牌女编剧。最近,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热播,除了让赵丽颖、冯绍峰官宣发糖的CP继续大热之外,坐镇创作中枢的两名女编剧曾璐、吴桐也爆得大名。殊不知,多年前的神剧《战长沙》也是出自这两名女将之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华语影视编剧的“她”力量快速成长,市场和观众既是见证者,也是投票人。一部爆款影视作品要经历怎样的道路,也绝非仅凭借人的意志来操控的。影视是集体艺术,如果没有组织矛盾、制造悬念、营造情境等四梁八柱予以支撑,很可能就成为沙滩上建房子,成为镜花水月。因此,讲故事的编剧成为关键一环,也是核心力量。女性编剧以突破传统的女性思维表达、表达女性自身的情感诉求、认同男女性别差异性平等等价值观,为电视剧创制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之前,严歌苓、琼瑶、王海鸰等女性作家靠自身小说成功转换IP,继而成为头部编剧人。对于更多的女编剧来说,依靠文字在影视创作中且歌且行,除了有来自于前行者的榜样效应,更大的愿景是在影视剧行业中构建自己的一席之地。第一届华语编剧黄金周大会——女性之光趋势创作沙龙的头脑风暴中,就有这样的落脚。
“把女性和男性创作层面放在二元论讨论是不是已经过时了?”沙龙上,《绣春刀》编剧陈舒直抒胸臆,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它表达出在影视创作中,性别的界别正在逐渐脱敏,大家更在乎的是编剧能否用好作品说话。
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感知能力越来越强,如何让观众对作品心服口服,这离不开编剧“功到自然成”的扎实基础。编剧韩家女谈到《我不是药神》的创作经历时表示,《我不是药神》初稿只能算是一部还算及格的剧本,当时的剧本水准离影视化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韩家女与主创人员一起悉心打磨、雕琢剧本,才有了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
影视作品皆称是编剧的心血之作,但是究竟是珠玉还是瓦砾,区分良莠的分水岭,很大成分在于编剧“敲敲打打”的朴实方法论。要见珠玉,就要打破包裹在外的糙石。“她”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更多优秀的女性编剧成为“幕后之王”,发挥她们善于从小事观全局的原生态视角,是现在影视创作能够渐入佳境的路径之一。
陈舒在沙龙上说“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其实心里都住着一个女性的灵魂”,这当然不是女权式的先入为主,而是对艺术创作的“心有戚戚然”——勾勒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撰写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剧情,在见事见人又见心的创作过程中,一个敏感的灵魂,不可或缺。
利民之事,见于细微。此次沙龙上,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总监吴妍姸就谈到每年举办编剧高级研习班,其中女编剧数量不在少数。编剧市场需要女性力量的崛起,需要对女性文化的挖掘,需要女性叙事策略的被认可。在可能的时候轻推一掌,让更多女性编剧的梦想照进现实。这既是观众的呼声,也是“她”时代的应有之义。(谢伟锋)
[责编:刘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