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2019-01-15 16:12来源:光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按照惯例,内陆队元旦要在营地升国旗。在大家的努力下,国旗飘扬在了距离中山站1000公里的南极内陆上。终于到达昆仑站,距离上次南极科考已经过去9年,除了昆仑站主楼的一期还在,其他全是新的。站在4000米的高原,零下30多度,但很放松。

  2019.01.01

  2019年第一天,我们在距离中山站近1000公里的南极内陆。

  连日奔波,大家都好好休息了一下。按照惯例,内陆队元旦要在营地升国旗。在卢成的安排下,姜华用两根4米长的竹竿连起来准备了旗杆和拉线,我和康首席一起升起了国旗。刘记者也事先架设了相机。

  没有风,一点也不冷,大家兴致很高,升旗后,又分别跟国旗合影。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升国旗照片

  上午王焘和姜华又把车辆的一些小事情都做了。姜华也是老南极了,一起开车,聊了很多事情。他第24、25次队在长城站,26-28次队时在家结婚生孩子,从第29次队后南极就一次没有落下,只要有内陆队,他一定在,所以老队员都认识他。

  他说早就认识我,因为我每年都去接送南极内陆队,但每次人多,我过去跟他不熟。夏天在西藏集训时,我们俩一起爬到了5000米,还拍照留了证据。姚旭跟我说,我们今年DIMM的塔架的地基,就需要找姜华帮忙来做。我们现在在昆仑站的全天相机下面的一个木盒也是他给马斌做的。

  姜华家在安徽广德,原来在宝钢,跟姚旭一样,早期参加南极的建设任务,干得太出色,所以被极地中心看中了,每年聘用他。他在营地一点都不闲着,总在做事情。最初他是木工,现在电焊、吊车、车辆维修等等啥都干。大家有事都找他,也不跟他客气,他跟我说:“年纪轻轻,多干活又累不死。”看到大家高兴,他更高兴。有一天在他们住舱,说起开车肌肉僵硬,他说会按摩,帮我按了几下,跟盲人大哥还真有点像。不过,他也辛苦一天,不好意思让他费劲了。

  姜华是80后,个子小,但大家叫他“大个儿”,不光是逗着玩儿,也是说他事情做得好,很多来南极的新队员都慕名要见他。可能因为是木工,他做事特别仔细,让人很放心。我们路上物资的绑扎都由他负责。DIMM塔架形状不规则,每天颠簸后,都需要重新加固。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图注:厕所在雪橇上太高,姜华给焊了一个梯子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图注:姜华(左)在帮徐进、姜鹏倒撬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图注:卡特车驾驶室合影,姜华比我黑,说明干活更多

  白天一起开车,十几个小时,确实没有太多的事情能做,外面也多是冰盖蓝天,开始新奇,后来单调。就是画家来这里,可能也没有用武之地,画个下面2/3白色,上面1/3蓝色,就可以表达冰盖了,也许再加一些车辙。回去找个画家画一张看看。

  但是,我们车窗上的冰花每天都不一样,仔细观察,还是很有意思。这跟水分子的结构有关系。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以上是各种冰花

  今天休息得非常充分,大家晚饭后还在生活舱打打牌,放松一下。

  2019.01.02

  气温低了,现在早上起来要先热车。每辆车启动后先预热,然后不带雪橇慢速跑10分钟左右,保证机油温度足够高,避免损害车辆。其实现在晚上每辆车也都必须插电给机油、电路板等加热保温。

  今天一天很顺利,我们装了“假肢”的卡特车也很给力。晚上6点多到了1100公里折返点宿营。这个是老队长他们1998/1999年第15次队探路返回的地点。当时已经进入冰穹A地区,离后来确认的最高点只有160公里了。但是根据当年的计划和物资条件等,为了安全,必须返回。一等就是6年,到第21次队才又有了内陆考察,他们终于登顶冰穹A。这些细节我都没有问过老队长,只听说他们有“内陆13傻”,按年龄老队长排第四,老崔现在还经常喊他“四傻”,老崔自己好像排第六。

  当年留下了油桶和旗杆,我们按惯例换了国旗。很多队友照相留念,也表达对前辈的敬仰。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图注:卢成和宋雷军都是第一次进内陆,宋大厨总是穿着他的工作服

  宿营地气温零下27度,海拔3700米了。白天开车热,只穿羽绒服内胆,但现在在外面感觉有点不够了。

  从中山站到昆仑站,1200多公里,爬升4000米,中间一段海拔变化不大,主要是前后两段相对陡一些。今天爬坡很多,但眼睛看上去最多还是一个缓坡。

  路上又经过了几个“锅底”,先下坡后上坡,本来还想数有几个,后来也数乱了。但最大的一个还没有到,姜华说那个在快到昆仑站的地方。

  2019.01.03

  今天继续爬坡,还遇到软雪带。我和姜华拉的4个雪橇出门不久就陷车了,我们自己按照老办法无法脱困,就把雪橇拆成了两组。自己倒撬太慢,徐进和姜鹏回来帮我们倒了一次雪橇。但是走一段就又会陷车,不停地解撬挂撬。我和姜华走在最后面,在一个“锅底”下折腾了几回都不行,决定还是把雪橇拆成两组倒撬。拆第3个雪橇时,看到雪橇头在“犁地”,才发现原来是雪橇坏了。一直感觉奇怪,因为雪橇也不像那么重,现在才恍然大悟。我们通知王焘,带损坏的雪橇和另外一个雪橇爬到坡顶,请徐进他们回头拉另外两个雪橇。

  大家都停了车,发现损坏的雪橇大梁断了,不能再走了。就决定把损坏的雪橇上的物资吊到沈守明和康世昌的PB300拉的垃圾撬上。垃圾撬不只是装垃圾,本来也是要备用的。

  前一天晚上我还跟姜华说:今年运气真好,雪橇一个也没有坏。现在被王焘等人“嘲讽”,以后不能说这种话了。

  换雪橇后,我们只拉3个雪橇了,非常轻松。而且下午的路也很 “平坦”。虽然换雪橇耽误了时间,但是按照前紧后松的原则,我们决定今天还是按计划走100公里。

  晚上6点多到了最大的“锅底”,谁都不会认错的。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图注:大锅底,照片比直接看还是感觉差很多

  晚上9点扎营,气温零下32度,海拔4000米。

  2019.01.04

  今天走60公里就能到昆仑站了,大家多少有点兴奋。昨天扎营比较晚,今天10点才出发。

  路上又遇到软雪带,昨天转到老沈和老康雪橇上的东西有点重,PB300拉不动,就把那个雪橇又挂我们后面了。姜华和我今天都比较谨慎,不想再陷车或者有其他问题,成为大家玩笑的话题。昨天被调侃时,我反击卢成说,拉两个雪橇的人,跟我们拉四个雪橇的哪里有共同语言。

  走到一半的时候,老沈发现车辙里有一个零件,对讲机叫卢成说你们雪橇的轴可能断了。大家赶紧停车检查。果然是又一个雪橇出了毛病,但是修一下,到昆仑站没有问题。姜华和老沈钻到雪橇下面,王焘把雪橇前部吊起来一些,大家一起帮忙,用钢缆和卸扣等捆扎了雪橇的大梁。一个多小时后,继续进发。

  不到5点钟,我们就远远地看见昆仑站和天文场地了。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图注:左侧是昆仑站,右侧是天文场地

  王焘指挥大家在昆仑站右侧扎营,在这里要住20来天了。

  今天不是印象中昆仑站的大晴天。气温零下32度,风速2米,海拔4086米。昆仑站周围积雪挺多,不光是因为时隔了两年。以前每年科考的印象,这里降雪不大,风速也很小,我们自己的气象站记录的也一致。

  可是,过去满地的霜花也不见了,只有零星的一些,可能是因为今年雪大风大。

南极内陆升起了五星红旗!|南极科考日记㉓

图注:雪面上长出来的霜花

  队友们开始打电话向家里汇报,几个人都转达了家里朋友领导的问候,在此一并感谢。

  卢成每天晚上负责向考察队汇报工作,孙老师和小魏都祝贺我们顺利到达昆仑站。

  几个队友都问我9年后来这里有啥感觉,我说除了昆仑站主楼的一期还在,其他全都没有见过。天文老场地在第33次队时也已经清理了,因为离昆仑站太近。现在的天文场地,是9年前老队长建议我选的,当时为AST3望远镜做了地基,在昆仑站西侧400米左右的地方。2011/2012年第28次队安装了第一台AST3望远镜。

  第一次来的队友可能还有些兴奋,但大多数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包括徐进和我,虽然我们都只是第2次。我个人认为我们最难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因为不确定性才是最大的困难,王焘和姜华也都有同感。而大家在昆仑站现场的工作,都有很好的计划和准备。

  还有,在4000米的高原,零下30多度,16个人都活蹦乱跳的,虽然还要小心,但总是好事情,心里也比较轻松。

  日记作者:商朝晖,国家天文台南极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昆仑队队长。

[责编:蔡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欢乐庆“六一”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