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拘留“号贩子”900余人、号源将统一管理规范发放、研究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方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北京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内远郊区将新建7个血库,同时将开展《北京市献血条例》立法调研。
21家医院共享“号贩子”信息
市民关心的挂号问题是今年市卫健委的重要工作之一。去年,本市建立了北京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信息系统,初步形成医疗机构自主监管机制。推动将“号贩子”等严重扰乱医疗秩序行为纳入全市信用监管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开展整治“号贩子”“网络医托”专项行动,配合公安机关治安拘留“号贩子”900余人。
今年,在挂号方面,北京将继续开展多部门联合打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专项行动,促进号源统一管理,规范发放。同时,本市也在加大技术防范力度,联合市网信办、市公安网监以及通信管理等部门,提高医疗机构挂号平台技术防范水平,切断商业APP与正规医疗机构挂号平台之间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医院实地调查,全市已经有30多家医院都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对现场挂号的号贩子有较大识别作用。目前市公安局已经把2100名号贩子的人员身份信息输入人脸识别系统,在全市21家重点医院共享这些号贩子信息。未来这些“号贩子”一旦进入医院,将可通过后台监控到信息。
年内郊区将新建7个血库
据了解,本市去年共新增26个献血点,全市采血量比上一年净增13.1%,增速和公民无偿献血率均居全国首位,有效应对处置了季节性血液供应紧张的问题。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本市要继续加强血液保障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区建立采供血机构,形成“一个血液中心,三个中心血站,七个血库”的基本格局,优化采供血机构布局。具体来说,除了已有的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和通州、延庆、密云三个中心血站外,今年,本市将在门头沟、房山、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7个远郊区新建中心血库,预计6月底可以挂牌,投入运转。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心血库多数是依托区域医疗中心,和医院的血库合二为一,但建设标准比医院输血科标准要高得多。其主要负责辖区范围内的采、供血,相当于一个大的采血点,这将使得血液调剂更加方便,解决了远郊区用血不便的难题,从而确保血液供应以及区域医疗中心的正常运转。
此外,今年本市街头采血点将增至70个以上,积极组织团体无偿献血,促进血液供需平衡。同时还将推进《北京市献血条例》立法调研工作。
“网约护士”试点调研中
作为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城市,目前北京市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方案正在研究中,并将于今年内出台。目前市卫健委正在朝阳区、东城区和石景山区3个区开展“网约护士”的相关试点调研工作,未来北京市到底最终会选择在某一个区还是某一家医院试点,还没有最终确定。
“我们定位的是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比如说APP的方式让护士来上门服务,是预约上门服务的一种方式,医疗行为实际上是在线下。”北京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刘颖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导尿管留置更换、压疮护理等需求量较大的服务,以及母婴护理、灌肠、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25种医疗服务有望通过APP预约护士上门完成。
刘颖透露,为了保障互联网护士的资质和安全,本市将对护士、机构和平台准入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要依托医疗机构开展护理服务,原来有些不规范的互联网公司,以公司的名义派护士上门是不对的。未来首先要有一个实体的医疗机构,然后由有资质的护士到实体的医疗机构进行多点执业备案,这样就解决了机构和护士的问题。还有就是平台,我们要求医疗机构可以自己建平台,也可以跟第三方的平台合作,但是平台上要公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双方要签订协议,并对权利、义务、责任、风险分担、利益分成做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