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经达到32.3%,较2015年增长4.3个百分点,较2012年增长7.6个百分点。今天上午,北京市公布了最新的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抉择,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018年5月到8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第三次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监测涉及全市16个区80个街乡240个村(居)委会,面向15至69岁常住居民。其中,城市居民占86.1%,农村居民占13.9%;男性居民占51.8%,女性居民占48.2%。
数据显示,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2018年城乡居民素养水平远高于全国2017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但是,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差距,不同年龄组之间,素养水平也存在差异。素养水平最高的是30至39岁这个年龄组,达到了41.7%,而最低的为60至69岁年龄组,只有14.1%。此外,素养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呈现上升趋势。
从健康素养三个维度上看,与2015年相比,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提高了14.9个百分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提高了6.9个百分点,基本健康技能素养持平。从健康素养包含的六类公共卫生问题素养分析,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其次为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
记者了解到,4月起,本市将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再次开展专家遴选工作,这也是市卫健委遴选的第三批市级健康科普专家,详情可于下周登录市卫健委官方网站查询。这批专家将充实健康科普资源和团队力量,在社区单位及媒体上发出权威声音,普及健康知识。此外,还将推进实施本市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重点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进校园、健康科普阵地建设等专项行动,帮助农村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