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由工业起步,因创新闻名。25年的建设历程,园区以国际视野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这座创新之城筑起了非凡的发展基石。
——25年来,园区始终坚持放眼世界、开放包容,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积极抢抓全球产业梯度转移、新一轮科技变革、价值链重构等历史机遇,推进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在全球范围汇聚和配置创新资源,着力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新模式,实现了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的重大跨越。
——25年来,园区开放优势持续放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累计创造超过1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截至2018年底,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近5000个,实际利用外资312.75亿美元,其中92家世界500强在园区投资156个项目。309家企业在53个国家及地区境外投资476个项目。
——25年来,园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开放与创新同步推进,形成了“2+3”特色产业体系。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加速转型步伐,经认定的省级总部机构39家、占全省20%。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蓄势崛起,年均增速30%左右,2018年分别实现产值803亿元、650亿元、250亿元。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更多发展可能 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
1994年9月,首批落户园区的14个外商投资项目在苏州饭店签约,三星电子位列其中,投资1.5亿元建设半导体的组装和测试工厂。三个月后,一张由园区工商局颁发的“00001号”营业执照成了三星电子在园区发展的起点。
2000年,中磊电子入驻园区,致力于光通信、DSL、有线电视缆线等宽带接入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近二十年来,中磊电子已经从一个留学归国的9人团队小组起步,发展到拥有三个制造工厂、3400名员工的全球前三大家用宽带网关设备商,每年出货量超过3000万套,占领全球市场份额约10%。
早在开发建设之初,园区就将电子信息作为重点聚焦的产业,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与产业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大力引进电子信息领域的世界500强项目,逐渐形成了集聚效应。
伴随着前行的脚步,园区的土地资源瓶颈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发挥开放创新的优势?园区的答案是“腾笼换凤”,做效果最佳的“加减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速度和效率。当前,园区正积极推动电子信息这一“元老级”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快向“制造+研发+营销+服务”转型、向企业总部转型,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地位。
新的探索总是存在不确定性,但也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中磊电子就是行进在这条产业升级道路上的一员,不久前,其在园区设立的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未来,这个创新“大本营”将集聚数千名工程师,围绕网络终端产品进行设计与研发,提供全方位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支撑起园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同时,也逐渐实现了与区域转型发展的“同频共振”。
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接连“加码” 自主品牌“智慧力量”崛起
作为全球驱动技术的领航企业,德国SEW公司专注于模块式生产减速机、电机、电控驱动部件。回首其与园区携手发展的17年,销售收入从最初的近2亿增长到如今的30亿,增长16倍,投资总额从最初的500万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用地面积从2.5万平方米的一个厂区增加到现在近30万平方米的四个厂区,成为高端制造企业在园区发展的“样本”。
同样是世界知名的制造“巨头”,博世也扎根园区20年,演绎了精彩的发展故事。先后投资建设3个工厂和3处办公楼,设置汽车电子、汽车多媒体和底盘控制等多个生产基地,2018年全新的研发中心启用,成为博世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如今,约1500名研发人员在园区开展智能交通和互联工业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在提升本土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来自园区的“智慧”也将服务博世全球的研发网络。
25年来,一批又一批国际化的力量驱动着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引擎”,而“土生土长”的自主品牌企业则为产业的创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从被国外排挤到占领一半欧洲市场,与园区同龄的宝时得用勇气和魄力赢得了行业的“话语权”。在宝时得产区的展厅里,一款电动除草机被悬挂在一个醒目的位置,这是企业自主开发的第一款产品,独创了主动消震技术,可以将作用于操作者手上的有害振动转移到机器上。以此为起点,宝时得开始了自主创新的历程。如今,宝时得自主品牌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申请专利超过5200件,其中创新发明专利达到50%以上……
江苏北人是一家以机器人应用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系统集成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小到自动化单元,大到数字化车间,为客户定制智能制造生产线,可极大地提升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日前,上交所公布了首批受理的9家科创板申报企业名单,江苏北人成功入选。未来可期,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智慧力量”迈上新的发展平台,也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积累着蓬勃的后劲。
生物医药产业——“从0到1” 演绎独具精彩的“春天故事”
十二年,足够一颗种子长成茂密大树,也足够一批新药创新的有生力量从萌芽到破土而出。
十二年前,在静谧的独墅湖畔,两栋灰色橙色相间的大楼拔地而起,外墙上印着的“BioBAY”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伴随着第一拨十几家公司进驻,这里成为园区最早的生物医药孵化载体。
那是2007年的春天,正如大家看到“BioBAY”这几个字母有些不明所以一样,徐敏第一次带着安全帽进公司时同样内心忐忑。他创立的派格生物作为最早一批新药研发公司落户BioBAY(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如今已成为中国唯一自主研发糖尿病新药并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的企业。
时针转向2019年的春天,香港联交所内一声清脆的铜锣声,宣告年仅“4岁”的基石药业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基石药业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构建起丰富、极具竞争力的研发管线,14项研发管线有三款肿瘤免疫治疗候选药物已处于临床阶段。
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在园区,近千家生物医药自主品牌企业、数万名高层次科技人才用勇气与激情演绎着各具精彩的“春天故事”。新药研发领域,园区已累计获得1类新药临床批件63个品种,仅2018年就新增生物一类新药临床批件18个,约占全国的20%;医疗器械领域,累计获得注册证580余张,10个产品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占全省同期的36%。2018年,园区生物医药产值达803亿元,连续多年保持30%的增长,这里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生物医药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有人说格局预示着结果,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从一开始就瞄准高精尖的“创新种子”,给予阳光雨露,每日细心呵护。科研院所、论坛会议、金融资本、产业联盟……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发酵”,形成最适合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
目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完成一期、二期的建设,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喜欢称之为“B村”,一个创新人才荟萃、创新主体集聚、创新生态优良、创新活力迸发的产业发展生态在这里初见端倪。生态系统给产业发展不断“增值”,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并且锻造出了迈步未来的坚韧力量。
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分寸间逐梦 竖起“园区纳米”产业旗帜
作为园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纳米技术应用的发展史也是园区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多年来的砥砺奋进,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已成为科技战略国家队创新价值链的点睛之笔,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引领者,而后打造的苏州纳米城也被誉为全球最大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综合社区。
2008年,李清文邂逅了苏州。她清晰地记得刚来到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时的荒凉,处处都是农田,方圆几里只有两栋楼,其中一栋就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是国内首个以“纳米”命名的研究所,于2006年创建。2010年,园区率先在国内把纳米技术产业作为引领区域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这十一年,我见证了园区纳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已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所长的李清文自豪地说道。
在园区的支持下,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建设了国际一流的纳米加工、测试分析和纳米生化平台。目前,纳米所已成为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高开放度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李清文认为,园区纳米产业和苏州纳米所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一方面,正是因为有着中国科学院的品牌引领,众多国际纳米人才汇集到苏州工业园区;另一方面,从纳米所也走出了不少创新创业人才,覆盖新材料、能源、生物医药、传感、通讯等领域;与此同时,苏州纳米所还进行着技术输出,坚持将技术转化给企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2013年1月,苏州纳米城开园,当时,这座中环旁的巨大建筑群还不为人熟知。作为第一批搬进苏州纳米城的代表,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允军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画面。“地下车库空空荡荡,公共汽车还未通车,就连打车都要描述老半天才能让司机找到方向。”王允军说。
王允军见证了苏州纳米城从当初的两三家企业到现在的数百家企业的成长过程,同时,他也带领着自己一手创建的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披荆斩棘。公司队伍从开始的几个人逐渐壮大到如今60多人的规模,产品服务于全球上百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显示行业领军企业。而目前,纳米城已集聚像星烁一样的创新型企业近600家,引进国内外院士创新创业团队16个、国家重点人才计划76人。连续举办9届中国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为全球第二大纳米产业专业展会,产业发展稳步前行。
十三年来,从概念到孵化器再到招商引资,“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了园区的一面旗帜,园区已成为全球纳米技术领域八个代表性产业区域之一。
人工智能产业——借力“智慧大脑” 千亿级产业集群涌现
互联网技术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就像一种“新重力”,它无处不在又让人习以为常……语音识别早已不是难事,而更为生动的“语音合成”技术,则将成为人工智能下一阶段的关键“赛点”。日前央视《经典咏流传》第二季,因为一个技术“爆款”而频频问鼎各路社交“热搜榜”,而这个“读诗成曲”的技术支撑就来自园区企业——思必驰。
诞生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寒冬,如今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十多年来,思必驰不仅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更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平台企业”,助力产业的发展。它自主研发的DUI全链路智能对话定制平台就算得上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个性化语音交互解决方案。
在园区,有数百家像思必驰一样的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它们在这里汇聚、成长,既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又有着诸多政策的扶持。2017年3月,园区率先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和相关政策,正式吹响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集结号”。截至2018年年底,园区已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超2万人,产值继续保持30%左右增速,全年共有46家企业获得融资,年度累计融资额超63亿元,获投亿元级的企业近20家。
在率先布局人工智能产业之初,园区就提出“要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和产业集聚地”。为加速实现这一目标,园区明确要在全局中抓重点、在重点中抓关键、在关键中抓具体,示范应用就是推动园区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和具体。目前,园区人工智能产业不仅形成了估值上千亿的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细分的语音识别、机器视觉、大数据诊断等技术更在商业、医疗、制造、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均实现了应用项目落地,不断深化着“科技为民”的产业内涵。(唐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