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在克罗地亚举行了“16+1”会晤。 这次会议以“搭建开放、创新、伙伴之桥”为主题,重点是古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规划了双方合作的发展蓝图,并签署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金融、教育、质检、人员往来便利化、驾照互认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
“16+1”中的16国包括: 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等中东欧国家。 一直以来,中东欧国家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双方合作范围已覆盖多个领域,合作成果丰富、实在,成为中国外交备受瞩目的亮点之一。 自2012年4月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举行首次“16+1合作”正式会议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地。 到2017年11月,中国与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亚分别签署了加强“一带一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后,中国实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欧16国的全覆盖。 “16+1合作”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中国坚持与16国政治上平等相待,经济上互利互惠,举措上同行同力,营造了相互尊重、真诚合作的氛围。 最近几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规模增长迅速,2016年为586亿美元,同比增长4.3%; 2017年达到67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尽管经济体量并不大,但凭借着地处欧亚大陆接合部的优越地理位置,中东欧国家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16+1合作”机制,实现与中国倡议的对接,双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也已驶入快车道。 在产能合作方面,双方先后建成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波兰弗罗茨瓦夫城市防洪设施等一大批基础设施。 最近更提出了匈塞铁路、“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合作”等多个重大合作项目,并推出了200多项具体合作举措。 在金融合作领域,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中资银行已在中东欧设立分行;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等国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银行匈牙利分行在当地发行了5亿欧元债券。 去年,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额却增长21%,创历史新高。 专家分析,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规模明年可能达到千亿美元,这显示中国中东欧贸易合作的广阔前景。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位于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近郊的色雷斯经济区最近建成并投入运营,通过这一物流中心,从保加利亚发往中国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农产品的运输时间缩短至3-5天。 这里汇聚了相关食品及农产品协会,帮助中东欧国家相对势单力薄的农户拿到相关农产品出口中国的资质和证明,并以“抱团”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据报道,被称作中国国家级顶层倡议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共有65个,其中中东欧就占了16个,这说明中东欧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显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5年11月,中国领导人在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提出了平等协商、互相尊重,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开放包容、携手同行,联动发展、共创共享四项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顺畅发展和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万里智库秘书长、高级研究员赵悦认为,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的有效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正确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正分别有针对性地同中东欧十六国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为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的关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中国通过加强与中东欧的经济合作,在让双方实现共赢的同时,也使中东欧国家获得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双方在产能方面的合作特别值得推广,因为这也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鉴于中东欧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是否扎实有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这一倡议能否成功向西欧国家辐射,进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