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就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民营企业的优势、民营企业走出去等问题接受了光明网记者的专访。
主持人:中央领导人一年多来多次提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您认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陈琦伟: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中央领导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这一基本理念。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现在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央提出支持,这就说明了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问题。
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因为中国的国情跟其他国家不一样,中国国情本身决定原来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间是没有地位,没有设计的。改革开放40年前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想到,40年以后会出来这么庞大的民营经济的群体跟民营经济的贡献。这个完全是改革开放市场化导向的进程,面向市场的改革跟面向国际社会世界市场开放的原因,这两个市场力量把民营经济的群体引发出来。
但是一直面临两个很大的问题,民营企业在整个中国国民经济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位?它是补充性的?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跟我们的国情有不协调地方的?还是它是我们中国国民经济的必要的组成部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未来成为社会价值和分量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到去年,社会上是有困惑的,在各种疑虑、不恰当的评论观点的背景下,造成一个直接后果是民营企业家群体产生了信心问题。这个信心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从我跟民营企业家的接触来看,他们不在乎成本和运营问题,重要的是民营企业未来在国民经济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领导人提出的“民营企业也是自己人”,这句很通俗也很有穿透力的话,加上很多辅助性的解释,大家就越来越清楚了。民营企业是跟我们中国经济现在所达到的地位,跟我们将来想要达到的更好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我想这个问题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主持人:民营经济是当下推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那么您觉得它相较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优势是什么?
陈琦伟:这个问题也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家开始重视这个事情,就是民营企业它的优势到底是什么?但是这个问题不是今天的问题。其实我们改革开放一开始,之所以改革开放就是对原来的经济运行的方式,做一个彻底的调整。这个我是过来人记忆犹新,当时讲改革开放就是要面向市场,把原来计划经济时期主要靠国家来配置资源这种传统的方式给摒弃掉,而逐渐转向以市场配置资源这样的方式。
市场配置资源就自然会引发出一大批民营企业,所以民营企业的第一个优势是市场的产物,不是任何计划的产物。你回过头看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国政府从来没有规划过,一个五年计划里面民营企业要发展到什么程度,要出现多少家企业,民营企业的产值、经济总量要达到什么规模,民营企业可以进入哪些领域,从来没有规划过。
国家发改委也每年做全国的经济计划,但做的都是国有部分的、政府部门的。民营企业就是一个市场的产物,市场的产物实际上的生命力更强,这是民营企业第一个优势,它的天生优势是由现代经济所引发出来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它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内在机制上,它是利润导向、利润驱动,比较单一,比较清晰,就是为了赚钱。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很多大事,经济学家大师都讲得很清楚。最有名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讲了,每个人追逐利润的自私的动机合在一起就促进了市场的进步,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力量所在,民营经济在这一点上跟市场经济本身的优势吻合起来。
民营经济实际上对我们中国变成当代的经济大国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如果没有民营经济这块比重的话,我们中国成不了今天的世界经济大国,光靠国有经济是不可能成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大国的。所以民营企业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它面向未来的生命力,只要是市场经济,民营企业一定会越来越有生命力。
主持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投资领域上的区别是什么?分别在哪些产业有优势?
陈琦伟:这个问题在我眼里看来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谈这个问题其实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不在一个频道上,民营企业是根据市场的规律运作,它做投资的话只要这个领域投资投进去,在未来有钱可赚,它就去投了,它的动机、运作和目的在逻辑上线条很清楚的,是闭环的。
国有企业是一个很复杂的实体,国有企业严格来说,你很难讲它是一个现代的经济体,但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实体。它的复杂性在于它不光承担企业的功能,把产品卖到市场上去,它的生产流程、运营流程好像是一个企业,但是它根本的在目标导向上不是一个企业的行为,它要配合政府的很多的决策,政府的需要,有很多这方面的考虑。
这方面的考虑甚至占的比重是更多的,超过市场对它的吸引力,所以它根本的决策、运营都是奠基在跟政府配合的基础上,国有企业这个实体也只有中国有。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比较大,国有企业就有发展的土壤。它和民营企业的游戏规则是不一样的,好比两个足球队,一个就在场上踢中超联赛,另外一个球队还要在另外的球场上踢,还有其他的功能。所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频道不一样,因此很难比较它们在投资上的区别,因为国有企业决定投不投资还有其它很多的非市场因素的考虑。
主持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您觉得有哪些领域是比较容易进入和比较容易成功的?
陈琦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开了有三年了,那时候中国经济已经到达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了,我们的投资领域是很丰富的,所有行业领域和产业领域,如果罗列出来可能有几十个。我相信中央就政府角度来说也没有想让民企去承担一个功能,告诉企业哪些领域可以进去,哪些领域不可以进去。但是事实上我们形成了一种默契,在垄断领域里面,在政府起的作用比较大的领域,包括国家战略功能的这些领域,这些领域通常是国有企业的地盘。那么民营企业,它没有其他的意图,比如说它进入每一个领域就判断赚钱的效应怎么样。纯粹从赚钱效应来说,垄断领域是最容易赚钱的,垄断领域有垄断利润,它的毛利很高,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要打破的,因为垄断利润是对消费者的不公平。
但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很多垄断领域一直保留在那里。除了赚钱以外,政府觉得这些垄断领域对于国家安全也比较重要,这也有道理,因此这些领域是国有企业的地盘。我相信十八届五中全会鼓励进入更多领域,民营企业会想垄断领域会不会有它们的份,因为市场领域不用鼓励它们自己会进。所以这个会议中央发出了非常正确的号召和决策,要落实垄断领域要向民营企业开放。
主持人:那么,在对外开放方面,民营企业目前在国外的投资情况如何?
陈琦伟:大家现在都清楚,从2018年开始,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在表面上看上去是收得很厉害的,因为前些年,往前三、五年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力度是很大的。因为大家都耳熟能详,民营企业在全世界买买买,出手也很大,决策也很快,买的很粗糙,但是买了很多东西。
我相信从未来的趋势来说,民营企业一直有对外投资的冲动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时候,走出去是一个必然,世界市场有很多的机会和落差。当然,另外一个方面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有相当一部分或者有一部分包含着它的资产配置,它要把一部分资产放到海外去,因为民营企业想法可能也不一定都是所有资产都放在国内,所以还有一个资产配置的需要。
这个野蛮生长的阶段过去了之后,我们确实要反思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会对企业自己更加有利,对我们国家也有利,包括对国际市场也有利。我觉得现在值得好好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但是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会增加的。
主持人:在推动民营企业进一步走出去方面,您觉得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
陈琦伟:民营经济现在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特别是这两年以来有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就是货币的问题,我们国家人民币不可以自由兑换的,你对外投资的话要把人民币要换成外币。这些年出于各种原因我们需要加强外汇管制,所以企业对外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资金结算的问题了。其他问题企业自己都能解决,政府不用操太多心。我们中国的特点就是有的时候政府操了太多的心了,我们政府很像一个传统的老爸很好心,希望这些孩子出去都能够赚钱都能走的好。但是其实我们要尝试考虑一下,传统老爸往往会操了太多的心,少操一点心。但是把资本这块,比如人民币的国际化、外汇管制,怎么样能够效率高一些,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其他的市场判断让民营企业自己去做,他们的投资不一定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不用政府买单,也是它们自己的事。